張歡
[摘 ? ? ? ? ? 要] ?學校一直是推廣普通話的重要陣地,大學生的普通話使用狀況對加強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管理和營造學校良好的普通話語言環境有著重要影響。貴州健康職業學院的學生普通話基礎較為薄弱,通過調查問卷和個別訪談調查學院學生普通話使用現狀,并對調查結果成因進行分析,從而提出改進方法。
[關 ? ?鍵 ? 詞] ?普通話;職業學院;學生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144-02
一、研究背景
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群體,大學生的語言使用狀況能夠很大程度反映出其所在社會環境語言運用的正面態勢。關注這一群體對普通話的使用狀況,深入貫徹我國普通話推廣的基本國策,豐富社會語言學有關內容等都具有積極意義。
貴州健康職業學院是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納入國家計劃內統一招生的,集醫護、藥和大健康管理與服務為一體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通過調查學院學生普通話使用現狀,對其成因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方法,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我校的“推普”工作。
二、調查方法及過程
本文是對學院健康管理系和藥學系在校一年級學生進行的隨機抽樣調查,以問卷調查法和個別訪談法相結合為調查方式,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32份,其中有效問卷為232份,有效回收率為100%。此次調查問卷從基本情況、語言能力、語言環境和語言態度四個方面來進行設計。
三、結果與分析
(一)基本情況統計
在有效調查問卷中,家庭所在地屬于農村的有211人,占調查總數的90.9%;屬于縣城的有17人,占調查總數的7.3%;屬于城市的有4人,占調查總數的1.7%。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同時城鄉差距也在不斷被拉大。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也呈現出城鄉失衡的狀況,致使農村中小學接受的教育質量遠遠落后于城市學生。貴州健康職業學院學生大部分的生源來自貴州省的農村地區,加上少數民族眾多,從小所處的環境、接受的教育與城市相差很大。由此可見,城鄉差異是造成學生普通話水平差異的一個原因。
(二)語言能力統計
在調查問卷中,既會講普通話又會講方言的人有229人,占調查總數的98.71%。在調查中,沒有只會講普通話而不會講方言的人。只會講方言不會講普通話的有3人,占調查總數的1.29%。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同時講普通話和方言的能力。
在普通話自我評估中,有9個人認為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很高,占調查總數的3.88%。26人認為自己普通話水平比較高,占調查總數的11.21%。139人認為自己普通話水平一般,占調查總數的59.91%。認為自己普通話水平不高的有58人,占調查總數的25%。在普通話與方言調查中,僅12人認為自己使用普通話更熟練,更能表達自己的意思,占調查總數的5.17%。認為自己使用方言更加熟練,更能表達自己意思的有79人,占調查總數的34.05%。認為無論是普通話和方言都熟練都能表達自己意思的有141人,占調查總數的60.78%。雖然學生已經具備了同時講普通話和方言的能力,但可以看出普通話水平還是參差不齊的。
在調查問卷中,參加過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人數有197人,占調查總數的84.71%。未參加過普通話測試的僅35人,占調查總數的15.09%。根據貴州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達標創建工作的通知》(黔語發〔2018〕4號)文件的要求,全省高等院校學生必須全部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并達到二級乙等以上的水平。貴州健康職業學院的學生大部分都積極參加了普通話測試,在經個別訪談后發現,貴州健康職業學院高度重視組織學生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
不同的人開始學習普通話的時間不同,在所有問卷調查中,只有19人是從小開始學習普通話,占調查總數的8.19%。有41人上幼兒園開始學習普通話,占調查總數的17.67%。有68人上小學開始學習普通話,占調查總數的23.91%。有44人初中才開始學習普通話,占調查總數的18.97%。有37人上高中(中專)才開始學習普通話,占調查總數的15.95%。有23人大學開始學習普通話,占調查總數的9.91%。大部分學生都是從上小學后才開始學習普通話,開始習得普通話的時間相對較晚。
(三)語言環境
在家庭內部使用普通話交談的僅有1人,占調查總數的0.43%。而在家庭內部使用方言交談的有215人,占調查總數的92.67%。在家庭內部有時候使用普通話有時候使用方言交談的有16人,占調查總數的6.9%。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導師,大部分學生最先學會或使用的還是家庭中的常用語(方言)。
在所有調查者中,認為周圍同學大部分講標準普通話的只有6人,占調查總數的2.59%。認為周圍同學講帶有方言的普通話的有134人,占調查總人數的57.76%。認為周圍同學大部分講方言的有92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9.66%。學生長期生活在講方言的環境里,這對提高普通話水平還是一個嚴峻挑戰。
在課堂或正式場合中使用普通話的有155人,占調查總人數的66.81%。而使用方言的有48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0.69%。有時候使用方言有時候普通話的有29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2.05%。在課堂或正式場合里,講普通話離不開言語交際過程中語言的雙向傳輸和交互模仿。離開了這樣的場合后,不講普通話很有可能是受了“外界”的影響。
祝畹瑾①(1994)指出,“有三種原因促使人們進行語碼轉換。它們是:(1)言談時想不起來或缺少適當的表達法;(2)不想讓在場的其他人知道交談內容;(3)為了突出某些話語”。大部分學生明明會講普通話,但是在學校與老鄉交談時,根據調查顯示使用方言交談的有125人,占調查總人數的53.88%。而普通話和方言都使用的有95人,占調查總人數的40.95%。從這些結果也可以看出,學生普通話使用場合很局限,由于個人某些原因,很容易被身邊其他人再次帶回家鄉方言的語言環境中去。受此影響,學生對方言的心理認同感也會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而產生變化。
(四)語言態度
語言態度是社會語言學家和社會心理學的重要研究課題,是人們社會心理的反映,對語言的發展和變化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講普通話的感覺調查中,有84人感覺講普通話很自然,占調查總數的36.21%。同樣還有84人感覺講普通話不自然,很別扭,占調查總數的36.21%。有64人選擇了沒感覺,占調查總數的27.29%。在調查普通話和方言哪個更親切時,選擇普通話更親切的只有16人,占調查總數的6.89%。選擇方言更親切的有110人,占調查總數的47.41%。覺得普通話和方言都親切的有85人,占調查總數的36.63%。在調查認為普通話和方言哪個更好聽時,認為普通話好聽的有71人,占調查總數的30.60%。認為方言好聽的有88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7.93%。由講方言過渡到講普通話,要有一個心理適應過程,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講方言比講普通話有更強的接受力。
在調查普通話和方言哪個更有用時,有117人認為普通話更有用,占調查總人數的50.43%。只有8人認為方言更有用,占調查總人數的3.45%。有103人認為普通話和方言都很有用,占調查總人數的44.40%。在調查普通話和方言哪個更有影響力的時候,有153人認為普通話更有影響力,占調查總人數的65.95%。有11人認為方言更有影響力,占調查總人數的4.74%。認為兩者都有影響力的有66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8.45%。雖然學生的普通話基礎薄弱,但可以看出學生對普通話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
在調查認為是否有必要推廣普通話時,認為很有必要推廣普通話的有228人,占調查總數的98.28%。大部分學生還是很認可推廣普通話的,這為以后推廣普通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調查希望學校通過何種方式幫助學生提高普通話水平時,有113人選擇定期開設普通話培訓班,占調查總數的48.71%。有40人選擇開通“推普熱線”,占調查總人數的17.24%。有56人選擇開展普通話晨讀活動或者其他相關普通話比賽,占調查總人數的24.14%。大部分的學生還是希望通過培訓班的形式加強訓練,希望學校在提高普通話水平上提供多種幫助。
在調查求職過程中普通話是否是重要因素的時,有178人選擇了非常重要,占調查總人數的76.72%。有54人選擇了比較重要,占調查總人數的23.28%。普通話已經不再是一種普通的交流手段,越來越多的學生已經意識到普通話水平是求職的重要參考因素。在這種心態影響下,學校大力推廣普通話教育,勢必會激起學生巨大的學習熱情。
四、思考與建議
(一)加大推廣普通話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普通話學習氛圍
從問卷調查中得知,大部分學生認為在求職的過程中普通話比較重要,并且希望能夠繼續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梢?,學生還是有學好普通話的強烈愿望的。同時,學??梢酝ㄟ^頒發獎狀或者證書、增加創新學分等辦法鼓勵學生積極提升普通話水平,鼓勵學生取得二級乙等以上普通話證書。高校教師應當加強自身的表率作用,努力營造全體師生在全校范圍內共同使用普通話的良好語言環境。學校應該加強整頓措施,在宿舍、食堂、小賣部等校園里規范普通話用語。
(二)重視來自農村的學生的口語練習,教師應該多鼓勵他們使用普通話來表達
貴州健康職業學院的學生大多是少數民族,其民族語言和方言是多種多樣的。由于長期使用民族語和方言,很多學生在使用普通話表達時,會不自覺地帶上地方的語音或語調。大部分學生開始習得普通話的時間相對較晚。對這部分學生,要讓他們大膽開口說話,在訓練中注意根據他們的發音進行糾正。
(三)立足本民族語言文化,正確認識普通話與方言的關系
在學校里,很多學生都在使用方言或者講帶有方言的普通話。有學生認為學習普通話是不是就要摒棄自己本民族的語言或方言,這其實是個認識的誤區。教師首先應當要讓學生消除這種心理障礙,使他們了解國家推廣普通話并不意味著要消滅民族語言或方言。于根元先生說過:“方言同普通話是不可能完全對應的。的確,方言里的一些成分普通話難以表達,同樣,普通話的不少成分,方言也不可能完全表達”。只有正確認識了方言(民族語)和普通話的關系,才能解放思想,努力學好普通話。
五、調查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筆者初次從事調查研究工作,因此在問卷內容的設計上還存在很多問題,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對數據的分析統計帶來影響。筆者將會在今后更大范圍的相關調查研究中,從多個角度來研究學生的普通話使用狀況,以期能夠得到更為客觀、更加有價值的研究結論及發現。
參考文獻:
[1]于根元.語言應用論集[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
[2]于根元.推廣普通話60年[J].語言文字應用,2009(4).
[3]王冰潔.青島大學生方言與普通話的使用狀況及其語言態度調查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5.
[4]鄔美麗.在京少數民族大學生語言使用及語言態度調查 [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7.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