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香,吳敏良
[摘 ? ? ? ? ? 要] ?“雙一流”背景下專業群建設,需要校企合作向專業群深入與深化,形成有效合作機制。以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專業群建設為例,在剖析當前校企合作與專業群建設內在訴求的基礎上,探討構建適應專業群建設的校企合作有效途徑。
[關 ? ?鍵 ? 詞] ?“雙一流”;專業群;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152-02
“雙一流”背景下專業群建設,成為高職院校改革與發展的關鍵抓手,高職院校提高核心競爭力,需建立適應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專業群動態調整機制,緊跟區域產業發展和企業動態需求來服務區域經濟,發揮專業群動態調整機制作用,形成特色鮮明的一流專業群。以校企合作為載體,創新“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途徑,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突破口。本文以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專業群建設為例,在剖析當前專業群建設與校企合作現狀的基礎上,探究“雙一流”背景下專業群建設深化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徑。
一、適應專業群建設的校企合作的內在訴求
企業發展是一個持續優化升級的動態過程,專業群建設也需適應產業發展需要動態靈活調整專業構成,動態升級專業內涵,實現產教深度融合。目前,校企合作僅停留在單個專業層面,各專業所屬二級學院與企業單獨簽訂合作協議,各專業教研室獨立制定專業教學計劃,同一實踐資源沒有為專業群內的各專業基礎課程所共享,人才培養模式沒有以校企合作為載體實施協同與整合。顯然,這種合作模式使教育資源的優化組合難以實現,辦學的整體效益無法實現。
校企合作以專業群為單元進行建設,最大限度整合和優化專業群內教學和實訓資源,基于專業群建設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途徑方法得到創新,形成校企合作長效機制,這是構建專業群建設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內在訴求。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在基于專業群建設的校企合作建設過程中,以湖南商貿旅游職業教育集團為平臺,同京東集團等多家單位形成了深度校企合作關系,共同成立了湘菜研發中心、現代商貿服務業協同創新研究院、湘旅研究所和高職教育研究所等。這樣既能實現讓學生成為適應工作變化的知識型、發展型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又能整合教學資源,提高辦學效益,彰顯專業群的集聚效應。
二、適應專業群建設的校企合作探索
(一)確立特色專業群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堅定“立足長沙、服務‘三湘(湘菜、湘商、湘旅)”辦學定位,建設“三湘”特色專業群。以湘菜產業專業群為先導,以旅游服務業專業群、會計金融服務業、現代商貿服務業為重點,文化創意和軟件技術專業群為補充的“三湘”特色專業群體系,分別全面深度對接長沙市現代服務業。
目前學校開辦有烹調工藝與營養等31個專業,建設期內停招與學校辦學定位關聯度不高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等11個專業;湘菜產業專業群、現代商貿服務業專業群、旅游服務業專業群新增食品檢測技術、食品營養與衛生、食品質量與安全、西餐工藝、移動商務、休閑服務與管理等6個專業。
(二)推進校企一體協同發展
以“三湘”專業群為基點與合作企業在師資、技術、辦學條件等方面全方位合作。
1.對焦專業群新變化,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湘菜產業專業群以服務湘菜產業發展為宗旨,深度對接和融入湘菜產業鏈,積極探索組建股份制湘菜學院、校企共建湘菜研發中心、湘菜培訓中心等,建立合作的長效機制,形成多方共贏的局面。
現代商貿服務業專業群以專業群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校企合作共建京東·湘商學院,對接世界五百強企業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專業群人才培養新模式。
旅游服務業專業群根據湖南旅游企業對旅游服務類人才的需求特點,以“旺進淡出”促進校企合作,構建“湖湘文化育人、綜合素質育才”的“崗、證、課、賽相融”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2.校企共建理念先進、設施一流的實踐教學基地
專業群的建設必須具有與其實踐教學相匹配的實習基地群作為教學基地,是提升專業群整體教學水平的基礎保障。按照專業群“共建、共管、共享”的思路,深度對接行業、企業。
如湘菜產業專業群建立湘菜、湘點、冷拼和雕刻、餐飲服務等大師工作室,與長沙飲食集團等多家湘菜龍頭企業深度合作,建設專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校企共建湘菜產業專業群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湘菜酒店實訓大樓。行企校共建湘菜研發與認證中心、湘菜餐飲食品研發中心、湘菜營養分析與安全檢測中心,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新技術應用創新和應用技術研究。
其他兩個專業群也有先進專業群實踐教學條件,學校重點建設長沙現代服務業公共實訓基地、大學生創業街等項目,成為國家校企共建示范性校內實習實訓基地的典范。
3.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如旅游服務業專業群,為全面實行校企合作互惠雙贏,與知名企業深度合作,以混合制的形式建設長沙商貿旅游發展總公司,實施標準化經營,引領地方旅游經濟發展。與湖南湘江新區開發總公司合作,規劃開發湘江走廊旅游資源和做好長沙“城中景、景中城”和打造國際休閑都市規劃;與長沙軌道交通集團公司合作開展訂單培養。
三、適應專業群建設的校企合作有效路徑
職業院校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合作。在“雙一流”專業群建設的背景下,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建立適應特色專業群建設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一)學校自身層面,注重特色專業群內涵建設
以學校為主體,注重特色專業群內涵建設,建立適應特色專業群建設的校企合作機制。(1)根據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進行專業設置、課程調整,使教學組織系統優化,實現各類資源的“有序流動”。邀請企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共同進行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對專業、課程、師資和基礎設施建設做適當調整,靈活應對勞動力市場變化。(2)轉變辦學模式。對高職院校來說,建立適應特色專業群建設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也必須觸及辦學模式改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十大改革試點工程中提到要對職業教育的辦學模式進行改革試點,《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探索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開展多元主體依法共建職業教育集團的改革試點。探索創新校內外實訓基地運營模式,在學校專業群內進行小范圍的試點。(3)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通過企業培訓、課程建設、全員輪訓的方式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二)服務社會層面,注重企業的參與地位
特色專業群建設圍繞產業鏈崗位群構建,針對行業企業崗位背景和職業崗位需求,完善專業群建設,為區域經濟提供個性化人才服務。另外,企業的參與不可忽視。吸引企業積極參與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除此之外,按規定落實稅收政策,用相應的稅收減免或財政補貼的優惠政策來激勵企業,并從校企合作中獲得轉化的科研成果。在校企合作實踐中,互惠互利,企業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三)雙方合作層面,打造穩定的校企合作平臺
打造穩定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育人平臺,通過企業專家的指導,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人才,最終達到雙贏。
1.完善校企合作剛性制度,建立相關指令性文件,使其擁有必要的法律規范和制度保障。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分級管理負責的體系,如建立專業群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等,形成政、行、企、校共同參與的校企合作體制機制。
2.在剛性制度的保障下,打造穩定的校企合作平臺。如建立與區域相關行業協會聯系機制,在合作平臺的支撐下,一方面高職院校給教師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進行企業的技術研發、產品的升級改造以及技術革新等內容;另一方面,企業能參與到專業建設、課程安排以及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等,為高職院校提供實踐支撐、進行協同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王海娥,蔣暉.以專業群建設為重點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國市場,2012(22).
[2]周建松.構建以專業群為基點的多功能校企合作體[J].中國高等教育,2011(Z2).
[3]和震.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問題與促進政策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3(1):90-93.
[4]劉樹明,陳立佳,王庚,等.行業企業參與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2):6-8.
[5]汪清.我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5.
[6]王媛媛.構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以江蘇沿海地區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3).
[7]曹望.對專業群建設中深化校企合作的探討:以南京城市職業學院物流重點專業群為例[J].職業教育,2015(3).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