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以兵,陳紅麗

[摘 ? ? ? ? ? 要] ?口腔醫學技術是一門實踐操作性極強的應用性專業,口腔實訓室是口腔醫學技術專業進行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主要場所。從強化專業培訓、建立健全管理規章制度、加強實驗物品日常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等方面深入探討對口腔實訓室的規范、有序、合理、高效管理,從而能夠充分提升實驗資源的利用率,更加有效地保障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果,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合格人才。
[關 ? ?鍵 ? 詞] ?口腔醫學技術;實訓室;管理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248-02
宣城職業技術學院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是在原蕪湖地區衛生學校口腔修復工藝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近年來,學校在原有的兩個理實一體化口腔實訓室的基礎上,投入100余萬元建造了口腔多功能綜合實訓室、口腔烤瓷實訓室和口腔模型制作、鑄造、噴砂三合一實訓室三個校內實訓室,隨著學校口腔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生源不斷增加,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完善,新型專業課程體系逐步形成,口腔實訓室的管理難度逐步加大。通過不斷探索,學校對口腔實訓室的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積累了一定經驗。
一、強化專業培訓,口腔實訓室管理規范化
(一)加強崗位培訓,提高實訓室管理員的專業能力素養
沒有一流的實訓管理人員就沒有一流的實訓室管理水平[1]。實訓室管理員是實訓室管理的一線工作者,承擔著實訓室管理的主要責任。提高實訓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素養是保證實訓室規范化管理的基礎。實訓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強烈的責任擔當意識、豐富的專業知識,能熟練掌握口腔實訓的各項操作技能,具有很好的組織引導能力。只有不斷地加強崗位培訓,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實訓管理人員。我校高度重視口腔實訓室的管理,配備專任口腔實訓管理員,并對其進行“雙考察”“雙培訓”,合格后才予以上崗。“雙考察”即個人綜合素質考察和業務能力考察;“雙培訓”,一是安排到相關口腔實訓設備廠家對設備使用進行專業培訓,二是安排到校外大型義齒加工廠進行技能操作培訓。同時每年我校均安排口腔實訓管理人員參加口腔醫療器械博覽會,了解口腔技術新進展,學習新知識。
(二)加強操作培訓,提高實訓教師和學生的操作規范
1.不斷提升實訓教師自身的專業實踐操作水平
培養動手能力強的高技能型人才、培養專業實踐操作水平高的高素質實訓教師隊伍是關鍵,實訓教師的專業實踐水平直接決定著所教學生的最終技能水平。我校通過多種形式不斷提高教師的實踐操作水平:(1)有計劃地組織教師深入義齒加工一線進行頂崗實習;(2)加強校外考察、促進交流學習;(3)在校內制定“師帶徒”制度,組織老教師對年輕教師進行一對一指導;(4)普遍開展組內公開課、示范課,嚴格評課制度,實行聽課教師“一課一評一心得一操作”;(5)組織教師口腔技能操作大賽,以賽促學。
2.嚴格實訓教師對學生實驗操作的規范化培訓
學生操作的規范化培訓有助于提高實驗操作的安全性、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1)開設口腔材料學、口腔設備學課程,對口腔各種材料的性能、組成、使用方法和器械、設備的功能、原理、注意事項等做詳細講解,讓學生對即將進行的實驗操作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2)安排專項操作規范化培訓課時,要求各口腔專業核心課程必須安排一定學時對所涉及的材料、器械、設備的使用進行集中規范化示教;(3)加強規范操作意識的宣傳,對操作不規范引發的相關安全事故進行舉例講解,分析事故原因,強調不規范操作的后果,使規范操作意識入心、入腦;(4)制作規范操作流程圖,在各設備上方張貼,操作時嚴格比照執行;(5)分組操作管理,明確組員分工,強化組員的合作意識,相互監督;(6)加強實踐操作過程管理,細化實驗計劃指導,增加實驗操作指導教師,對不規范操作及時糾正,并對相關學生進行機械性反復規范操作練習。
二、建立健全管理規章制度,口腔實訓室管理有序化
管理規章制度是保證實訓室管理和實訓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法規。幾年來,學校針對實訓室管理員的管理制定了《口腔實訓室管理員職責》;針對口腔醫學工藝技術工作過程的新型專業課程體系,通過對不同工作過程開設的口腔實訓內容制定了《口腔實驗技術操作規范》;針對口腔設備的采購、驗收、入庫、存放、報廢等制定了《口腔設備管理制度》;針對具有危險性的設備(如茂福爐、高頻離心鑄造機、高壓蒸汽清洗機、金屬切割機等)以及具有安全隱患的材料(如失活劑、銀汞合金、酒精等)的安全使用和存放制定了《口腔實訓室安全管理規定》;為加強實訓室環境衛生,引入企業6S管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制定了《口腔實訓室6S管理制度》;為加強對口腔實驗耗材、器械的統一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消耗,節約成本,制定了《口腔實訓耗材管理規定》;針對口腔器械丟失、損壞嚴重,制定了《口腔實訓器械發放、回收管理制度》等。
三、加強實驗物品日常管理,口腔實訓室管理合理化
口腔實訓室涉及的材料、器械、設備種類繁雜、數量多、消耗大、更新快,合理保管、使用、回收對節約材料、減少損壞、避免遺失、節約成本非常重要。我校在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對數以千計的各種材料、器械、設備進行了科學有序的分類管理。
(一)分類編碼,保管科學有序
根據用途、種類的不同,將實訓室的各類材料、器械、設備嚴格按照統一的科學標準進行分類,并運用不同的數字代碼進行編碼管理。我校主要把口腔各類材料、器械、設備編為五級代碼,如下表以口腔修復材料分類為例,每種材料對應一個代碼,如鑄造蠟為:AⅠb2-1。分類編碼管理極大地提高了管理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同時在各類材料、器械的存儲、取用中給予了極大的便利。
以口腔修復材料為例的五級代碼分類表(部分)
■
(二)領用登記,發放有條不紊
嚴格按照《口腔實訓耗材管理規定》《口腔實訓器械發放、回收管理制度》對發放的材料,器械的名稱、數量、領取(回收)日期、領取人、發放人、回收人等進行詳細登記管理,有利于了解材料、器械消耗情況,便于數據統計,為材料的采購提供參考。對大型設備的使用采用“誰使用、誰負責”“當日用、當日檢”的原則,使用人登記使用情況,實驗管理員登記檢查情況,對損壞設備進行“早發現、早上報、早維修”。
(三)分級維保,使用高效有力
我校口腔實訓設備數量較少,使用率高,按時維護保養設備,及時發現和處理臟、松、缺、漏等情況,能有效預防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的異常狀態,從而保證教學的正常運行。按照工作性質、工作量大小和難易程度對設備的維護保養分為三級:一級保養即日常保養,由使用者每次使用時進行,主要是對設備所在的外環境的清掃清理,對設備外部的清潔、內部的潤滑及相關零部件的緊固等,如對手機進行清潔、加潤滑油等;二級保養一般由使用者和實訓管理員每月進行一次,對設備內部進行清洗、潤滑,對局部拆解后檢查和調整等,如對瓊脂溶解機內部的清洗;三級保養由設備廠家技術人員和實訓管理員每學期進行一次,主要對設備主體部件進行拆解后檢查、調整,同時更換易損或破損的零部件。
(四)及時盤點,購置節約合理
在領用登記的基礎上,定期對登記庫存和實際庫存進行盤點,詳細掌握材料、器械的使用情況,對過期材料和已達到報廢的設備進行有效處理,分析每學期學生人數和材料、器械使用數量,合理規劃新學期的采購計劃,及時上報購置,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開展。
四、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口腔實訓室管理高效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現代化管理的需求,實訓室信息化建設是提高實驗、實訓的教學質量、優化資源配置和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和手段[2]。我校已建立完善的口腔實訓室材料、器械、設備數據庫,口腔實訓室管理系統已基本實現校內聯網管理,同時具有自動更新材料、器械出入庫時間;發放(回收)材料、器械的種類、數量直接采用電腦選取;領取人指紋打卡;發放(回收)人指紋確認打卡;庫存自動更新;新入庫材料、器械一鍵式表格導入等功能。信息化管理極大地提高了我校實訓室的管理水平。
我校口腔實訓室管理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如實訓設備的數量不足,實訓場地不大,實訓室的庫房環境仍需改善,新型實訓材料、設備仍需進一步添置,實訓室信息化管理還需推進(如二維碼標簽掃描技術)等,只有緊跟口腔醫學技術的發展,牢牢把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課程改革方向,不斷探索新理念,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運用新材料,不斷借鑒新經驗,才能在口腔實訓室的管理中取得新成績,才能使學校的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得到長足發展,為社會輸送高質量、創新型的優秀口腔醫學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陳耀溪,鮑鴻.新人才培養戰略下的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研究[J].實驗室科學,2008(1):128-130.
[2]關集文.淺析高校實訓室管理信息化[J].科技信息,2012(16):440.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