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萍
(廈門醫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0)
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專業,我校在該專業開展的實訓課教學中以行動為導向,以學生為本,以能力為核心,突出職業道德培養和職業技能的訓練。積極開展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的專業教學改革,重視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根據畢業生就業崗位職責對實際工作能力的要求,開發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培養的實踐訓練項目,加大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所占的比例,調整原有教學進程,使實踐學時占總學時的90%,理論與實踐之比約為1∶9。將基本技能和技術應用能力訓練貫穿于教學過程,為了順應新時代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的需要,我校制訂了一套完整形成性評價方案。
指在活動過程中評價活動本身的效果,調節活動過程,保證目標實現而進行的評價。
及時檢查學生操作掌握情況,調整和改進整個教學工作,對學生及時進行指導,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形成性評價的基本任務是引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和體力,形成科學的學習觀和世界觀。
第一階段:將與技能操作基本方法相關的理論知識,先交學生分組討論,提出自己的見解并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講解,教師再結合多媒體和實物投影進行講解,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
第二階段:學生對該次實訓項目有了清晰的理論認識和了解后,再由教師按照實訓指導及操作流程來組織教學,每次實訓分為4組,每組10~12人,同時進行,由4位實訓教師分別帶教。由各組帶教教師先布置實訓內容,引導學生根據實訓指導初步探索實訓方法并進行操作,從操作中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針對存在的問題,教師邊示教邊講解操作過程的要點、注意事項及存在的問題。學生再進行修整,在這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檢查,達到教學做一體化。
第三階段:每次實訓完成后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檢查學生完成的實訓成果,由學生根據所學的理論知識來評價每個作品的優缺點,找出不足并整改。再由教師依據多元的評估標準對學生實訓的整體過程做出評估,最后根據該項目評價標準評定實訓操作成績。在整個實訓課的教學過程中,以行動為導向,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多方面的訓練,使學生在技能訓練上及時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整改,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放實訓室,安排教師指導,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反復強化訓練,能較熟練地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
第四階段:學生對該項實訓項目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就組織他們到生產車間進行生產見習,從而達到更進一步的產學一體化。
2.2.1 考核內容 根據每項實訓內容制訂考核內容及配分標準。分為實訓課評價和生產評價,實訓課評價以每項實訓項目100分計算。生產評價以每次到生產車間完成生產任務為100分計算。見表1。

表1 實訓課評價與生產評價的內容
2.2.2 考核方法 我們采用自評、同學互評、專職教師評分3種形式,考核根據評分形式取平均值,該平均值作為這項考核的成績,避免了評分的片面性。自評讓每位學生先對自己的實訓作品做出客觀評價,找出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并針對自己的缺點能加以改正。同學互評讓同學之間學會看到別人的優點,找出自己的差距。讓每位學生在學習中學會欣賞他人,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1]。教師在評分時要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評分細則要盡量具體,清晰明了,標準統一。教師評分時,學生可以在一旁觀看,以便學生更加了解本次實訓項目的達標標準,更好地指導學生指出自己的不足。在評分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失分原因進行分析,讓學生對自身不足有客觀的了解,從而在今后實訓中加以改進。
2.2.3 實訓成績 最后按實訓×80%+理論×20%計算該學科期末總成績。實訓成績是該學科這學期所有實訓項目實訓課評價成績與生產評價成績之和與實訓項目總數及下生產車間次數之和的平均值。
這套形成性評價方案把以往經典(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轉為學生先自學教師再指導的方式,但是這個評價過程中仍存在以下一些問題。(1)學生從以往經典(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轉為學生先自學教師再指導的方式,首先需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學生才可以借助相關學習工具,尋找自己所需知識。因此,需要教師事先設計一些與該次實訓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先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從中獲取與技能操作基本方法相關的理論知識;再由學生分組討論,提出自己的見解與教師共同探討。(2)教師在整個評價過程中,是課程的設計者、導師、技能操作者、成績評判者。每個角色都需要教師自己對該實訓操作流程十分熟練,理論知識也要很扎實。教師本身如若對本次實訓不夠熟練,經常會出現被學生問題難倒的現象。長此以往,學生對教師失去信任,最后對該專業失去興趣。
幾年來,我校就是在這套形成性評價方案中運轉的,應用中我們可及時檢查學生的操作掌握情況,調整和改進整個教學工作,對學生及時進行指導,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每年我校都能輕松培養出一大批優秀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實習生和畢業生,這可以從實習學生的頂崗實習“無縫對接”、畢業生就業去向和就業率來加以判斷。從我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畢業的學生都能在全國各大型或各知名義齒加工企業以及各醫療工作單位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有的在幾年時間內就已經是單位的骨干或者部門領導。我校2017年口腔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98%,對口就業率95%,穩定率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