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琛 彭 奇 黃安宇
作者單位:1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中醫院中醫骨傷科(寧波 315800);2浙江海寧市中醫院骨科(海寧 314400)
腰椎間盤突出癥(LDH)是骨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發病機制為腰椎間盤各部分(纖維環和髓核)出現退行性改變,當遭受外力作用后,椎間盤纖維環發生破裂,髓核則由破裂的纖維環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刺激或壓迫臨近脊神經根,從而引起腰腿痛、下肢麻木或放射性疼痛、腰部活動受限等一系列臨床癥狀[1]。目前,LDH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保守和手術治療,研究顯示,約有80%的患者經過正規系統的非手術保守治療能夠獲得滿意的療效[2]。本研究觀察自擬化瘀通痹湯熏蒸對氣滯血瘀型LDH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中醫院收治的LDH患者9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為觀察組50例,對照組48例。本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西醫診斷符合人民衛生出版社《外科學(第8版)》[3]中關于LDH的診斷標準,且經過腰椎CT/MRI檢查證實。(2)中醫診斷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相關標準,屬于“氣滯血瘀型”,表現為腰腿疼痛、痛處拒按、下肢放射痛、靜臥痛不減、局限性壓痛點、轉側不利,舌質紫暗、舌邊可見瘀斑、脈澀或弦緊。(3)腰腿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5]均為>1分;日本骨科協會(JOA)腰椎功能評分[6]≤24分。排除標準:(1)急性腰扭傷、脊椎壓縮性骨折、骨性椎管狹窄、脊髓馬尾腫瘤、結核、脊柱炎癥性病變,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2)腦梗死或腦出血,精神疾病及認知功能不全者。
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治療,包括臥床休息,平躺平板床,治療期間不做彎腰持物動作;腰腿痛明顯者給予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 151138,規格 75mg/片),75mg/次,一天一次。給予營養神經藥物:維生素B12片(上海信誼九福藥業有限公司,批號150908,規格25μg/片),2片/次,1天2次;甲鈷胺片(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號 151023,規格 0.5mg/片),1 片/次,一天三次。同時給予患者仰臥位上下肢伸直位牽引治療,牽引重量約為患者體質量的1/8~1/7,每次牽引時間20min,每天牽引2次,療程6周。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自擬化瘀通痹湯熏洗治療,方劑組成:丹參 20g,桃仁 15g,川芎、香附各 12g,青皮、川楝子各10g,延胡索 12g,陳皮 9g,桑寄生、當歸各 10g,白芥子6g,制草烏9g,狗脊6g。中藥飲片購于浙江翔生醫藥有限公司,將以上組方裝入布袋加入300mL清水煎煮,去渣過濾后放置于中藥熏蒸儀中利用其生成的蒸汽熏蒸病變部位,每次熏蒸30min,熏蒸溫度維持在38~42℃,一天一次,療程6周。
2.2 觀察指標 (1)腰腿疼痛評定: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定患者腰腿痛,VAS評分范圍為0~10分,0分=無疼痛;1分~3分為輕度疼痛;4分~6分為中度疼痛;7分~10分重度疼痛,分值越高則表示疼痛程度越重[5];(2)采用日本光電醫療公司生產的MEB-9200K型肌電圖誘發電位測量儀檢測下肢肌電圖,記錄股神經、腓神經、脛神經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CV)、動作電位的潛伏期。(3)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協會(JOA)腰椎功能評分[6],該評分包括主觀癥狀(9分)、臨床體征(6分)和日常生活能力(14分)共3個內容,總分為29分,分值越高表示腰椎功能越好。
2.3 臨床療效評定 治療6周后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相關標準制定療效,(1)痊愈:腰腿疼痛緩解,直腿抬高>70°,腰部活動時無不適感,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恢復正常;(2)顯效:腰腿疼痛顯著緩解,直腿抬高>50°,腰部活動時無明顯不適感,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有顯著改善;(3)有效:腰腿疼痛有所緩解,直腿抬高>30°,腰部活動時有一定不適感,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有一定改善;(4)無效:腰腿疼痛未能緩解,直腿抬高<30°,腰部仍無法活動或活動后有不適感,患者日常工作生活無改善。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治療總人數×100%。
2.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成組t檢驗處理;單項有序資料采用秩和檢驗(Wilcoxon法),計數資料以率或者構成比表示,數據處理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 兩組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觀察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齡26~64歲,平均(43.5±9.3)歲,病程 3個月~11年,平均(2.6±0.5)年;椎間盤病變部位L3/L4 6例、L4/L5 30例、L5/S1 14例;對照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齡28~65歲,平均(43.9±10.4)歲,病程 5個月~13年,平均(2.9±0.7)年;椎間盤病變部位 L3/L4 7 例、L4/L5 29例、L5/S1 12例。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3.2 兩組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6周進行療效評定,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2.0%)高于對照組(77.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3.3 兩組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前后腰腿痛VAS評分分級、平均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VAS分級、平均分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VAS分級、平均分值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VAS分級低于對照組(Z=2.163,P=0.031),觀察組治療后平均 VAS 分值低于對照組(t=14.310,P<0.01)。見表 2。
表2 兩組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腿痛VAS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腿痛VAS評分比較(
注:VAS:視覺模擬評分;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甲鈷銨片+牽引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自擬化瘀通痹湯熏洗治療
?
表3 兩組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前后肌電圖比較(

表3 兩組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前后肌電圖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治療后對照組比較,△P<0.01;SCV:感覺神經傳導速度;MCV: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甲鈷銨片+牽引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自擬化瘀通痹湯熏洗治療
?
3.4 兩組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前后肌電圖檢測結果比較 兩組治療前股神經、腓神經、脛神經SCV、MCV、動作電位的潛伏期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股神經、腓神經、脛神經SCV、MCV均顯著增高,動作電位的潛伏期減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后動作電位潛伏期低于對照組,股神經、脛神經、腓神經SCV、MCV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1)。見表3。
3.5 兩組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前后JOA腰椎功能評分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JOA腰椎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主觀癥狀、臨床體征、日常生活能力和總評分均顯著提高,且觀察組治療后以上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 4。
表4 兩組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前后JOA腰椎功能評分比較(

表4 兩組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前后JOA腰椎功能評分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治療后對照組比較,△P<0.01;JOA:日本骨科協會;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甲鈷銨片+牽引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自擬化瘀通痹湯熏洗治療
?
相關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成年人中LDH發病率約為5%~10%,約占臨床腰腿痛患者的一半以上[7]。該病典型的臨床表現為腰腿疼痛伴有下肢放射性痛或麻木,同時伴有腰椎功能受限,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目前保守治療仍是LDH最主要的治療方式。既往多采用營養神經、糖皮質激素抗炎消除局部水腫,輔以腰椎牽引等,但綜合療效仍不甚滿意,近年中醫療法在該病的治療中,獲得較好臨床療效[8]。
腰椎間盤突出癥歸屬中醫“腰腿痛”、“痿癥”、“痹癥”范疇。中醫認為,該病的發病病機為肝腎虧損,氣機不暢,當腰部外傷或勞損后,風、寒、濕等諸邪乘虛侵襲,引起氣血瘀滯、經脈痹阻,腰府失濡養,不通則痛[9]。跌仆閃挫或風寒濕邪為該病的發病誘因,而氣滯血瘀和經脈痹阻是該病發病的關鍵[10]。本研究自擬化瘀通痹湯方中川楝子、陳皮、香附、青皮行氣理氣,使氣行則血行;川芎祛風止痛、行氣開郁、活血祛瘀;丹參、桃仁、延胡索、當歸活血祛瘀,舒經通絡;制草烏則能提升督脈和背部足太陽經之陽氣,發揮溫經止痛、祛風除濕之功效;白芥子通絡止痛,利氣豁痰,溫中散寒;桑寄生、狗脊則能夠強筋健骨、補益肝腎。全方以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為主,兼顧扶正祛邪(寒、風、濕),堅持了標本同治的中醫辨證施治原則。本研究采用的中藥熏蒸方式是臨床重要的治療方法,中藥煮沸后產生的蒸汽能夠使皮膚溫度升高,不僅擴張皮膚毛細血管,還能加快淋巴液和血液循環[11]。此外,中藥經過熏蒸可分解出諸多生物堿、揮發油等,具有鎮痛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改善椎間盤局部微循環,促進炎性水腫吸收,緩解椎旁肌纖維痙攣,并具有保護神經纖維包膜等功能[12]。熏蒸治療中藥物與熏蒸的熱能可相互促進,發揮協同和增效效應,以達到消除腰腿痛和下肢麻木,改善腰椎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腰腿疼痛VAS評分、肌電圖檢測結果、JOA腰椎功能評分均顯著改善,觀察組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自擬化瘀通痹湯熏蒸治療氣滯血瘀型LDH的臨床療效顯著,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腰腿疼痛,促進下肢神經功能恢復,并提高腰椎功能,值得臨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