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成剛,季中華
(沭陽縣人民醫院胸心外科,江蘇 沭陽 223600)
食管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威脅其生命安全[1]。臨床上主要使用開放式食管癌根治術和腔鏡食管癌根治術治療食管癌。使用傳統的開放式食管癌根治術治療食管癌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大,其術后容易發生多種并發癥,不利于其消化系統功能的恢復。胸腔鏡和腹腔鏡均為微創診療器械,在胸腔鏡和腹腔鏡下進行食管癌根治術可減小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為比較使用胸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與開放式食管癌根治術治療食管癌的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間沭陽縣人民醫院收治的78例食管癌患者。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腔鏡組和開放組。在39例腔鏡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66.67%),女性患者13例(33.33%);其年齡為46~72歲,平均年齡為(61.7±4.2)歲;其病程為0.5~2.5年,平均病程為(1.3±0.2)年;其中有鱗癌患者29例(74.36%),有腺癌患者10例(25.64%)。在39例開放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71.79%),女性患者11例(28.21%);其年齡為49~74歲,平均年齡為(63.7±3.6)歲;其病程為0.5~2年,平均病程為(1.2±0.4)年;其中有鱗癌患者30例(76.92%),有腺癌患者9例(23.08%)。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腔鏡組患者使用胸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協助其取左側前傾45°臥位。在患者的腋中線第7肋間做一個長度為1 cm的切口作為觀察孔,置入胸腔鏡。觀察患者胸腔組織粘連的情況、腫瘤的位置和大小等。在患者第4肋間的腋前線至鎖骨中線之間做一個長度為5 cm的切口作為主操作孔,在腋后線第6肋間及右側肩胛下角線第8肋間分別做一個長約1 cm的切口作為輔助操作孔,置入手術器械。切開縱隔胸膜,游離奇靜脈。用血管夾鉗夾、離斷奇靜脈。由下向上游離食管至腫瘤上方,在腫瘤上方5 cm處切斷食管。將腫瘤及其下方食管一并切除,暫時縫扎食管斷端,清掃淋巴結。為患者止血,吸凈積血。撤出胸腔鏡及手術器械,縫合切口。將患者的體位改為平臥位,在臍上方做一個長度為1 cm的觀察孔,置入腹腔鏡。在患者的右腹直肌旁臍水平偏上處做一個長度為1 cm的主操作孔,在其右側鎖骨中線的肋緣下部位、左側鎖骨中線的臍水平偏上處各做一個長度為1 cm的副操作孔,在其劍突下做一個長度為1 cm的輔助暴露孔,置入手術器械,建立人工氣腹。游離胃,清掃賁門旁及胃周圍的淋巴結。將輔助暴露孔沿腹中線向下延長約3~5 cm,將食管和胃拉出腹腔,制作管狀胃。經食管裂孔將管狀胃拉至頸部,吻合胃和食管。為患者止血,吸凈積血。撤出手術器械,縫合切口。
開放組患者使用開放式食管癌根治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協助其取左側臥位。在患者右側第4肋間前外側做切口,切開縱隔胸膜,離斷奇靜脈,游離食管。在腫瘤上方5 cm處切斷食管,將腫瘤及其下方食管一并切除。暫時縫扎食管斷端,清掃淋巴結。為患者止血,吸凈積血,縫合切口。將患者的體位改為取平臥位,在其腹部正中處做切口。游離胃,清掃賁門旁及胃周圍的淋巴結。制作管狀胃,經食管裂孔將管狀胃拉至頸部,吻合胃和食管。為患者止血,吸凈積血,縫合切口。
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及術后住院的時間。觀察兩組患者發生吻合口瘺、切口部位感染及聲音嘶啞等術后并發癥的情況。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相比,P>0.05。與開放組患者相比,腔鏡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更少,其術后住院的時間更短,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及術后住院的時間(±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及術后住院的時間(±s)
組別 例數 手術持續的時間(min)術中的出血量(ml)術后住院的時間(d)腔鏡組 39 204.7±23.2 123.5±15.6 9.1±1.5開放組 39 201.5±22.6 187.2±23.5 16.5±2.4 t值 0.617 14.103 16.329 P值 0.539 0.000 0.000
與開放組患者相比,腔鏡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發生術后并發癥的情況[n(%)]
食管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消化道腫瘤。我國食管癌的發病率為各種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五位,其致死率為各種惡性腫瘤致死率的第四位。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食管癌根治術治療該病。使用傳統的食管癌根治術治療食管癌,術中需要大面積開放患者的胸腔和腹腔,對其造成的創傷較大,容易引發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等術后并發癥,嚴重影響其術后的生活質量[2-3]。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胸腔鏡和腹腔鏡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4]。使用胸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治療食管癌時,可經觀察孔置入胸腔鏡,清楚地觀察腫瘤與組織的位置關系,有助于進行分離食管、游離血管、切除腫瘤及清掃淋巴結等手術操作。此外,使用胸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治療食管癌無需切斷胸壁處的肌肉,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呼吸肌的完整性,降低手術對患者肺功能造成的不良影響,對其造成的創傷小,有利于其術后身體的快速康復[5-7]。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與使用開放式食管癌根治術相比,使用胸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治療食管癌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其術后身體康復的速度更快,可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