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德
(四川省鄰水縣豐禾中心衛生院,四川 鄰水 638512)
脊柱骨折是骨科一種常見的骨折。該類骨折的發病率占全身骨折發病率的5%~6%。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發生胸腰骨折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最高,發生頸椎骨折和腰椎骨折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次之。脊柱骨折患者多為青壯年男性。研究發現,脊柱骨折的發生多由外力因素所致。病情較輕的脊柱骨折患者,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可受到影響;病情較重的該病患者,可發生癱瘓甚至死亡。因此,臨床上應對脊柱骨折患者的病情進行及時的診斷與治療,以改善其生活質量[1]。過去,臨床上常用X線檢查對脊柱骨折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但用該檢查方法診斷脊柱骨折的敏感度較低,易出現誤診或漏診,進而可使該病患者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近年來,CT檢查被廣泛地應用于診斷脊柱骨折中[2]。為了進一步比較用X線檢查與CT檢查診斷脊柱骨折的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鄰水縣豐禾中心衛生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其年齡為18~75歲,平均年齡為(45.12±3.54)歲;其中,骨折的原因為發生車禍的患者有29例,為從高處墜落的患者有28例,為摔倒的患者有12例,為被重物砸傷的患者有11例。在入院時,這些患者均存在背部異常疼痛、部分肢體活動功能喪失的癥狀。本次研究排除患有惡性腫瘤、不愿意配合研究的患者。這些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的內容知情,且均簽署了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已經經過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這些患者入院后,均對其進行CT檢查和X線檢查。進行CT檢查時使用的儀器是GE公司生產的16排螺旋CT機。將進行掃描的層厚設置為3~5 mm,將進行掃描的螺距設置為1.3~1.5。指導患者取仰臥體位,對其骨折部位進行全面的掃描,并將掃描所得的圖像及時回傳,在矢狀位及冠狀位對獲得的圖像進行重建。進行X線檢查時使用的儀器是高頻500mA專用X線攝片機。使用該儀器對患者的骨折部位進行正位和側位的掃描,結合其實際病情對其進行雙側斜位的加攝掃描。
將進行手術探查的結果作為最終的診斷結果,比較用X線檢查和CT檢查對這些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及對其椎管狹窄、椎管容積改變、骨折片移位、脊柱曲度改變、骨折片突入椎管進行診斷的準確率。
使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進行手術探查的結果相比,用CT檢查對這些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為95%(76/80),用X線檢查對這些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為80%(64/80)。用CT檢查對這些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高于用X線檢查對這些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P<0.05)。
進行手術探查的結果顯示,在這80例患者中,發生椎管狹窄、椎管容積改變、骨折片移位、脊柱曲度改變、骨折片突入椎管的患者分別有30例、52例、60例、40例、45例。與進行手術探查的結果相比,用CT檢查診斷這些患者椎管狹窄、椎管容積改變、骨折片移位、脊柱曲度改變、骨折片突入椎管的準確率分別為80%、94.23%、96.67%、85%、91.11%。用X線檢查診斷這些患者椎管狹窄、椎管容積改變、骨折片移位、脊柱曲度改變、骨折片突入椎管的準確率分別為30%、46.15%、35%、87.5%、44.44%。用CT檢查診斷這些患者椎管狹窄、椎管容積改變、骨折片移位、脊柱曲度改變、骨折片突入椎管的準確率均高于用X線檢查診斷其上述病情的準確率(P<0.05)。用CT檢查和用X線檢查診斷這些患者脊柱曲度改變的準確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用CT檢查和X線檢查對這80例患者的影像學體征進行診斷準確率的比較[n(%)]
脊柱骨折多是由脊柱受到間接外力損傷引起的。脊柱骨折患者多為青壯年男性。患者從高處跌落時,其臀部或足部若先著地,沖擊性的外力可從其臀部或足部向上傳導至其胸腰段,進而可使其發生脊柱骨折。脊柱骨折患者可出現頸痛、胸背痛、腰痛或下肢痛的癥狀。該病患者的脊柱棘突若發生骨折,其骨折部位的皮下可出現淤血,其患處有明顯的壓痛感,其脊背部的肌肉可出現痙攣。該病患者的頸椎若發生骨折,其頸部的屈伸、回旋能力可明顯受限。該病患者的胸椎若發生骨折,其軀干的活動能力可明顯受限。該病患者的腰椎若發生骨折,其腰部可出現明顯的壓痛感,在屈伸下肢時可出現腰痛的癥狀。該病患者若合并有肋骨骨折,其呼吸功能可明顯受限[3]。
進行CT檢查和進行X線檢查是臨床上診斷脊柱骨折的常用方法。臨床上常通過X線檢查確定脊柱骨折患者骨折的具體位置、確定其骨折處位移的情況、確定其椎體的高度和椎間隙是否發生改變、判斷其脊柱是否出現半脫位的情況。但是,人體椎體的結構較為復雜,患者發生脊柱骨折后,其椎體常存在層疊的表現。在對脊柱骨折患者進行X線檢查時,上述因素可影響其影像學圖像的清晰度。近年來,臨床上常用CT檢查診斷脊柱骨折。該檢查方法尤其適用于診斷患者的椎間盤存在明顯的病理性改變、其椎管存在狹窄變形、其脊髓出現損傷、其硬膜囊存在壓迫現象、其骨折處周邊的軟組織出現損傷的脊柱骨折。用CT檢查診斷脊柱骨折具有以下的優勢:1)可以了解該病患者的椎體是否發生骨折,判斷其骨折部位的骨碎片是否已經或即將進入到其椎管中、其椎管是否出現狹窄、其椎弓根內是否存在骨折的情況。2)可以了解該病患者脊柱骨折的解剖分型,進而能夠為醫生診斷其病情提供參考。3)可以使醫生清楚地觀察該病患者的椎管與脊髓之間的關系,為醫護人員對其進行手術后隨訪提供指導。4)可判斷該病患者脊柱的生理性曲度是否發生變化。5)可判斷該病患者的脊柱是否出現裂縫或變形。6)可判斷該病患者的椎管和椎間孔是否出現變形。7)可判斷該病患者脊柱的關節突、椎弓根、椎板等部位是否出現斷裂。8)可判斷該病患者骨折處周圍的軟組織是否出現損傷。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與用X線檢查診斷脊柱骨折的準確率相比,用CT檢查診斷該病的準確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