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霞
(蘇州市相城區漕湖人民醫院,江蘇 蘇州 215131)
據統計,我國幽門螺桿菌(Hp)感染者消化性潰瘍(PU)的發生率為1%,是未感染Hp者PU發生率的6倍以上。PU可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臨床上主要為PU合并Hp感染患者使用三聯療法或四聯療法進行治療[1]。該病患者通常會在家中用藥進行治療,難以及時得到藥師的指導。部分患者對用藥治療的依從性較低,無法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提高PU合并Hp感染患者用藥的依從性是提高其治療效果的關鍵。有學者發現,對PU合并Hp感染患者進行藥學服務可顯著提高其對用藥的依從性,改善其預后[2]。為探討對PU合并Hp感染患者進行針對性藥學服務的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蘇州市相城區漕湖人民醫院收治的50例PU合并Hp感染患者。對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其病情符合《消化性潰瘍診斷與治療規范》中關于PU的診斷標準[3]。2)其病情符合《幽門螺桿菌感染診療指南》[4]中關于Hp感染的診斷標準。3)對本次研究知情。對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為:1)合并有精神障礙、腫瘤等可影響本次研究結果的疾病。2)處于哺乳期。3)具有使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的禁忌證。4)無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經該院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中共有25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16例(64%),女性患者9例(36%);其年齡為18~67歲,平均年齡為(42.15±2.48)歲;其病程為3 d~5個月,平均病程為(2.43±0.14)個月;其中學歷為本科以上的患者有8例(32%),為大專的患者有7例(28%),為高中的患者有6例(24%),為初中的患者有4例(16%)。對照組中共有25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15例(60%),女性患者10例(40%);其年齡為20~65歲,平均年齡為(42.34±2.51)歲;其病程為7 d~4個月,平均病程為(2.18±0.32)個月;其中學歷為本科以上的患者有9例(36%),為大專的患者有7例(28%),為高中的患者有6例(24%),為初中的患者有3例(1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使用三聯療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每天口服2次奧美拉唑,每次服20 mg,飯前30 min服用。讓患者每天口服2次阿莫西林,每次服1000 mg,飯后30 min服用。讓患者每天口服2次克拉霉素,每次服500 mg,飯后30 min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4 d。同時,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藥學服務。具體的方法是:1)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根據其年齡、精神狀態、合并疾病評估其用藥的安全性。告知患者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2)每周對患者進行1次電話隨訪。隨訪時詢問患者是否遵醫囑用藥、是否發生不良反應,并解答其提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針對性藥學服務。具體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了解其年齡、文化程度、職業、性格特點、家庭環境及具體病情。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選取合適的健康教育方法。通過為患者發放健康教育手冊、口頭講解、播放視頻及開展健康講座等方法為其介紹PU和Hp感染發生的原因、三聯療法的優點及用藥的注意事項等,提高其對疾病和三聯療法的認知水平。告知患者用藥的療程及按療程用藥的必要性,避免其因短時間內無法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而放棄治療。2)及時消除患者的疑慮。設置專門的用藥咨詢電話、微信號和郵箱。將用藥咨詢電話號碼、微信號和郵箱地址寫在用藥咨詢服務卡上。由專門的藥師負責管理用藥咨詢電話、微信號和郵箱。在患者取藥時為其發放用藥咨詢服務卡,并讓其通過用藥咨詢服務卡上的聯系方式向藥師咨詢與用藥有關的疑問。3)及時調整用藥方案。每3 d對患者進行1次電話隨訪。隨訪時詢問患者是否定時定量用藥及用藥后的感受。及時將患者病情的變化反映給消化內科的醫師。與消化內科的醫師協商,根據患者Hp的清除情況調整其抗生素的使用劑量,避免其因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而產生抗藥性。4)開展用藥提醒和不良反應關懷服務。制作用藥記錄表。在用藥記錄表的表頭上記錄患者用藥的劑量。在用藥記錄表上標注每種藥物每天具體的用藥時間。告知患者在用藥后在對應時間的表格上打鉤,以便記錄其用藥的情況。通過給患者發送微信消息、短信或為其設置手機鬧鐘等方式提醒其定時定量用藥。讓患者的家屬監督患者用藥的情況。告知患者治療期間不能飲酒,以防影響其使用抗生素的效果或誘發嚴重的不良反應。若患者患有心肌梗死等疾病需要長期服用氯吡格雷,則囑咐其將服用氯吡格雷的時間與服用奧美拉唑的時間錯開半小時以上。
進行藥學服務前后分別使用胃腸道癥狀評定量表(GSRS)評價兩組患者胃腸道癥狀的嚴重程度[5]。該量表的分值為0~5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臨床癥狀越重。使用該院自制的用藥依從性評定量表評價兩組患者對用藥的依從性。該量表的分值為0~4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對用藥的依從性越低。在患者治療結束4周后觀察其Hp清除的情況。觀察兩組患者發生惡心嘔吐、腹瀉、疲勞、頭痛以及口腔異味等不良反應的情況。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進行藥學服務前,兩組患者的GSRS評分及用藥依從性的評分相比,P>0.05。進行藥學服務后,觀察組患者的GSRS評分及用藥依從性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GSRS評分及用藥依從性的評分(分,±s)

表1 兩組患者的GSRS評分及用藥依從性的評分(分,±s)
組別 例數 GSRS評分用藥依從性評分進行藥學服務前 進行藥學服務后 進行藥學服務前 進行藥學服務后觀察組 25 4.08±0.71 1.11±0.23 3.61±1.15 0.75±0.13對照組 25 4.02±0.58 3.24±1.11 3.62±1.08 1.83±0.74 t值 0.327 9.395 0.032 7.187 P值 0.745 0.000 0.975 0.000
進行藥學服務后,觀察組患者的Hp根除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Hp根除情況
進行藥學服務后,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n(%)]
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導致消化性潰瘍發生的原因主要有胃酸分泌過多、胃黏膜保護作用減弱、胃排空延緩、膽汁反流、遺傳因素及精神壓力大等。近幾年,隨著人們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的改變,PU的發病率逐漸上升。PU患者常合并有Hp感染。PU合并Hp感染患者具有病程長、病情易呈周期性發作的特點。該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是有節律性的上腹部疼痛。該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發生胃出血、胃穿孔及消化道梗阻等,甚至可發生胃癌。PU合并Hp感染可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降低其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三聯療法或四聯療法治療PU合并Hp感染。該病患者治療的周期較長,且通常在家中用藥,其對用藥的依從性較差。藥學服務是指藥師提供的可促進患者合理用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服務。對患者進行藥學服務可預防和發現與用藥有關的潛在問題,以提高其進行藥物治療的效果。李靜靜[6]等對某醫院門診收治96例PU患者分別進行常規門診服務和臨床藥學服務,結果顯示,接受臨床藥學服務的患者,其用藥依從性的評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用藥的依從性越好)及胃腸道癥狀的改善率均明顯高于接受常規門診服務的對照組患者。這與本次研究的結果相一致。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PU合并Hp感染患者進行針對性藥學服務可提高其對用藥的依從性,促進其康復,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