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濤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藥劑科, 北京 10003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持續性呼吸氣流受限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此病多發生于老年人群。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率和致死率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1]。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喘息加重、氣促、咳痰等。此病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發生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嚴重的并發癥[2]。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支氣管擴張藥和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本文對在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接受治療的160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旨在評價用沙丁胺醇聯合氨溴索治療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本次研究經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160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1)經檢查檢查被確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年齡超過18歲。3)存在咳痰、咳嗽、下肢水腫、氣促等癥狀。4)本人及其家屬均簽署了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其排除標準是:1)近期內應用過免疫調節劑。2)合并有活動性肺結核、肺部腫瘤或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3)對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隨機將這160例患者分為氨-沙組和氨溴索組(80例/組)。氨溴索組患者中有男性45例,女性35例;其平均年齡為(61.9±9.5)歲;其中肺功能分級為Ⅲ級的患者有39例,為Ⅳ級的患者有41例。氨溴索組患者中有男性38例,女性42例;其平均年齡為(58.3±7.6)歲;其中肺功能分級為Ⅲ級的患者有43例,為Ⅳ級的患者有37例。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包括對其進行解痙、抗感染、平喘、營養支持等治療。在此基礎上,為氨溴索組患者采用氨溴索進行治療。氨溴索(生產廠家:上海勃林格殷翰藥業有限公司,規格:15 mg×12袋,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0304)的用法是:霧化吸入,15 mg/次,2次/d。用藥7 d為1個療程,連續用藥2個療程。在應用氨溴索的基礎上,為氨-沙組患者加用沙丁胺醇進行治療。沙丁胺醇(生產廠家:英國葛蘭素威康制藥公司,規格:20 ml/瓶,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10457)的用法是:霧化吸入,1 ml/次,2次/d。用藥7 d為1個療程,連續用藥2個療程。
1)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后,患者的喘息、咳嗽等癥狀完全消失,可判定其臨床療效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喘息、咳嗽等癥狀有所改善,可判定其臨床療效為有效。治療后,患者的喘息、咳嗽等癥狀無改善,可判定其臨床療效為無效。2)治療后患者的各項血氣分析指標(包括血pH值、PaO2和PaCO2)。3)治療后患者的各項肺功能指標(包括FVC%、FEV1和FEV1/FVC)。4)治療后患者的生活質量。采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患者的SGRQ評分越低,表明其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氨溴索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39例(占48.75%),為有效的患者有20例(占25%),為無效的患者有21例(占26.25%)。氨溴索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3.75%(59/80);氨-沙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49例(占61.25%),為有效的患者有28例(占35%),為無效的患者有3例(占3.75%)。氨-沙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25%(77/80)。氨-沙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氨溴索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
治療后,氨-沙組患者的PaO2高于氨溴索組患者,其PaCO2低于氨溴索組患者,P<0.05;兩組患者的血pH值相比,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各項血氣分析指標的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各項血氣分析指標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血pH值 PaO2(mmHg) PaCO2(mmHg)氨溴索組 80 7.30±0.05 55.87±2.53 68.42±3.35氨-沙組 80 7.41±0.06 68.32±2.55 54.28±5.52 t值 0.532 5.763 6.838 P值 >0.05 <0.05 <0.05
治療后,氨-沙組患者的FVC、FEV1和FEV1/FVC均高于氨溴索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的比較(±s)

表3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FVC(%) FEV1(L) FEV1/FVC(%)氨溴索組 80 3.61±0.38 1.59±0.18 59.47±2.65氨-沙組 80 3.81±0.95 1.88±0.08 64.98±2.34 t值 0.638 6.518 9.526 P值 <0.05 <0.05 <0.05
治療后,氨-沙組患者的SGRQ評分平均為(13.15±5.49)分,氨溴索組患者的SGRQ評分平均為(21.46±4.82)分;氨-沙組患者的SGRQ評分低于氨溴索組患者,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為老年人。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支氣管水腫、肺通氣功能受限、肺彈性回縮力降低、喘息、咳痰、咳嗽、氣促等,嚴重者可發生支氣管痙攣[4-5]。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藥物療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氨溴索可促進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分泌及支氣管纖毛的運動,從而可起到降低痰液粘稠度、促進排痰的作用[7-8]。沙丁胺醇可促進環磷腺苷的合成,激活蛋白激酶,從而可起到緩解氣道阻塞情況、改善肺功能的作用[9-10]。有研究表明,與單用氨溴索相比,聯用氨溴索和沙丁胺醇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較好,可有效地緩解其呼吸氣流受限的情況,改善其肺功能[11-12]。為了進一步評價用沙丁胺醇聯合氨溴索治療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筆者對在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接受治療的160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氨-沙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氨溴索組患者,P<0.05。治療后,氨-沙組患者的SGRQ評分低于氨溴索組患者,P<0.05。這表明,聯用氨溴索和沙丁胺醇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較好,可顯著提高其生活質量。治療后,氨-沙組患者的PaO2、FVC、FEV1和FEV1/FVC均高于氨溴索組患者,其PaCO2低于氨溴索組患者,P<0.05。這表明,聯用氨溴索和沙丁胺醇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治療可顯著緩解其呼吸困難的癥狀,改善其肺功能。
綜上所述,用沙丁胺醇聯合氨溴索治療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較為理想。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