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曹鈺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中醫院,江蘇 南通 226300)
腦梗死又叫缺血性腦卒中,是由于腦部血液供應障礙所引起的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該病可導致患者出現頭痛、惡心嘔吐及輕度偏癱等癥狀,甚至可導致其出現急性昏迷及死亡[1]。該病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均較高。有調查資料顯示,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腦梗死的發病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老年人的生命安全[2]。阿司匹林和氟伐他汀都是臨床上治療腦梗死的常用藥。本文以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中醫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間接診的50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用阿司匹林聯合氟伐他汀治療該病的臨床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中醫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間接診的50例腦梗死患者。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其病情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上制定的關于腦梗死的診斷標準。2)不存在使用阿司匹林或氟伐他汀的禁忌證。3)不存在心、腦、肝、腎功能不全的現象。4)簽署了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其排除標準為:1)具有偏癱或精神疾病的病史。2)合并有腦血管畸形、顱內腫瘤、感染性出血或血小板減少癥等病癥。3)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或腦血管疾病后遺癥[3]。將這50 例患者中單用阿司匹林進行治療的25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將其中聯用阿司匹林與氟伐他汀進行治療的25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51~84歲,平均年齡為(65.7±4.8)歲;其中,有男性12例、女性13例。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53~81歲,平均年齡為(64.3±3.6)歲;其中,有男性14例、女性11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對其進行降壓、抗血小板聚集、調節血脂及控制血糖等基礎治療。同時使用阿司匹林(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0171021,生產企業: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阿司匹林的用法為:口服,100 mg/次,1次/d,共用藥2周。使用阿司匹林(用法與對照組患者相同)聯合氟伐他?。ㄅ鷾饰奶枺簢帨首諬20070168,生產企業:海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氟伐他汀的用法為:口服,40 mg/次,1次/d,在每晚睡前服用,共用藥2周[4]。
用藥2周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將其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觀察其血脂指標﹝包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的變化情況。
用藥2周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對其進行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的結果均為正常,視其治療效果為顯效。用藥2周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對其進行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的結果顯示其病情在好轉,視其治療效果為有效。用藥2周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未發生改變,其病情甚至在加重,視其治療效果為無效??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5]。
應用SPSS 16.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6%)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64%),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n(%)]
用藥前兩組患者血清TC、TG、HDL-C、LDL-C及C-反應蛋白的水平相比,P>0.05。用藥2周后兩組患者血清TC、TG、LDL-C及C-反應蛋白的水平均低于接受治療前,其血清HDL-C的水平高于用藥前,而且觀察組患者血清TC、TG、LDL-C及C-反應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血清HDL-C的水平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用藥前后兩組患者血脂指標及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的對比 (±s)

表2 用藥前后兩組患者血脂指標及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的對比 (±s)
時間 組別 例數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血清C-反應蛋白(μmol/l)用藥前 對照組 25 5.73±1.08 1.91±1.33 0.97±1.01 3.81±1.12 5.41±1.02觀察組 25 5.76±1.11 1.92±1.40 0.95±1.19 3.82±1.27 5.39±2.17 t值 0.334 0.071 0.307 0.225 0.21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用藥2周后 對照組 25 5.07±1.01 1.65±1.17 1.06±0.98 3.26±1.09 4.28±1.89觀察組 25 4.05±0.99 1.42±0.69 1.33±0.93 1.82±0.31 1.07±0.68 t值 5.41 2.681 1.627 12.524 6.25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腦梗死是神經內科的常見病。年齡在50~60歲之間的中老年男性是該病的多發人群。臨床研究證實,患者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其發生腦梗死的主要原因?;颊叩难疆惓t是導致其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脂水平的治療可有效地減少其病情的發作,從而可降低其死亡率[6]。
近年來,臨床上使用阿司匹林聯合氟伐他汀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阿司匹林是水楊酸的衍生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等作用。氟伐他汀屬于人工合成的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該藥可有效地抑制腦梗死患者血液中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降低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總膽固醇的水平,從而可預防其發生血栓及冠狀動脈痙攣等。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阿司匹林聯合氟伐他汀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地改善其血脂的水平,降低其血清C-反應蛋白的水平,提高其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