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惠蘭
(射陽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鹽城 224300)
結直腸癌是發(fā)病率較高的消化道腫瘤。該病的早期癥狀缺乏特異性,患者往往在病情被確診時即處于晚期,錯失接受根除手術的機會,只能借助化療來控制病情、維系生命[1]。卡培他濱是一種新型的5-氟嘧啶衍生物抗腫瘤藥。臨床實踐證明,用XELOX(卡培他濱+奧沙利鉑)化療方案對晚期結直腸癌患者進行治療可顯著改善其近期的療效及預后。為了進一步驗證該化療方案的有效性,本文對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間射陽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8例晚期結直腸癌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間射陽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8例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為:1)其病情符合臨床上關于結直腸癌的診斷標準,且經(jīng)病理檢查被確診為晚期結直腸癌。2)無法進行根治手術。3)預計生存期>3個月。4)簽署了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其排除標準為:1)其KPS評分<60分。2)合并有腫瘤腦轉移或臟器功能衰竭。將這58例患者隨機分為XELOX組和IROX組。在XELOX組的32例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0例;其年齡為30~76歲,平均年齡為(57.62±4.29)歲;其中,有10例發(fā)生肺轉移的患者,有14例發(fā)生肝轉移的患者,有8例發(fā)生腹膜轉移的患者。在IROX組的26例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8例;其年齡為29~74歲,平均年齡為(57.41±5.04)歲;其中,有6例發(fā)生肺轉移的患者,有11例發(fā)生肝轉移的患者,有9例發(fā)生腹膜轉移的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接受化療前,對其進行PICC,并讓其服用拉莫司瓊,防止其發(fā)生嘔吐。采用XELOX化療方案對XELOX組患者進行化療。具體的方法為:在化療周期的第1 d,為患者靜脈滴注85 mg/m2的奧沙利鉑(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0962,生產(chǎn)廠家: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100 ml:0.1 g),持續(xù)靜脈滴注3 h。在化療周期的第1~第14 d,讓患者口服1000 mg/(m2·d)的卡培他濱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33365,生產(chǎn)廠家: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分2次服用。采用IROX(奧沙利鉑+伊立替康)化療方案對IROX組患者進行化療。具體的方法為:在化療周期的第1 d,為患者靜脈滴注85 mg/m2的奧沙利鉑、200mg/m2的伊立替康﹝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4572,生產(chǎn)廠家: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在30~90 min內滴完。兩組患者均在用藥21 d后停藥7 d,然后進行下1個周期的化療,共化療3個周期。
化療3個周期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包括治療的總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生存時間(MST)、疾病進展時間(TTP)和無進展生存時間(PFS)。其中,MST:指從患者開始化療至其死亡的時間。TTP:指從患者開始化療至其病情復發(fā)、進展的時間。PFS:指從患者開始化療至其在病情未出現(xiàn)進展的情況下死亡的時間。
參照新版實體腫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1.1版)對兩組患者進行近期療效的評定,并將評定結果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和進展(PD)。其中,CR:化療3個周期后,患者的靶病灶(即可測量到的病灶)消失,其病理淋巴結的短直徑縮小至10 mm以下。PR:化療3個周期后,患者靶病灶直徑之和比基線值減少的幅度≥30%。SD:化療3個周期后,患者靶病灶直徑之和比基線值減少20%~29%。PD:化療3個周期后,患者靶病灶直徑之和比基線值增加20%以上。治療總有效率=(CR例數(shù)+PR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疾病控制率=(CR例數(shù)+PR例數(shù)+SD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化療3個周期后,在XELOX組的32例患者中,治療效果為CR、PR、SD和PD患者的例數(shù)分別為8例、14例、4例、6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8.75%(22/32),其疾病的控制率為81.25%(26/32)。在IROX 組的26例患者中,治療效果為CR、PR、SD和PD患者的例數(shù)分別為3例、7例、8例、8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38.46%(10/26),其疾病的控制率為69.23%(18/26)。與IROX組患者相比,XELOX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χ2=4.167,P<0.05。兩組患者疾病的控制率相比,χ2=0.570,P>0.05。
與IROX組患者相比,XELOX組患者的MST、TTP和PFS均較長,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MST、TTP和PFS的對比 (月,±s)

表1 兩組患者MST、TTP和PFS的對比 (月,±s)
組別 例數(shù) MST TTP PFS XELOX組 32 12.46±2.34 6.58±1.42 9.79±2.08 IROX組 26 10.19±2.16 5.54±1.68 8.23±1.87 t值 3.802 2.555 2.970 P值 0.000 0.013 0.004
以5-氟尿嘧啶(5-FU)類抗腫瘤藥物為主的化療方案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首選化療方案[2]。卡培他濱是一種新型的氟尿嘧啶類抗腫瘤藥。該藥屬于5-Fu的前體物質,在被患者的消化道吸收后,可在其體內經(jīng)歷復雜的酶活催化反應,然后轉變?yōu)?-FU,發(fā)揮抗癌的作用。
用卡培他濱治療晚期結直腸癌具有兩方面的優(yōu)勢:1)該藥在晚期結直腸癌患者體內轉化為5-FU的過程可顯著升高患者腫瘤組織中胸腺嘧啶磷酸化酶的活性,從而可增加藥物在其腫瘤組織中的濃度,提高藥物的利用率,減少藥物的細胞毒作用[3]。2)該藥的使用方式為口服,故可避免患者發(fā)生靜脈炎,從而減少其痛苦,提高其對化療的依從性。奧沙利鉑屬于第三代鉑類化療藥物,是臨床上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一線化療藥物。有研究結果證實,用XELOX化療方案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近期療效可達55%以上[4]。該藥還能上調結直腸癌患者腫瘤病灶內胸腺嘧啶磷酸化酶的活性,從而提升卡培他濱的藥效[5]。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XELOX化療方案對晚期結直腸癌患者進行治療可提高其近期療效,延長其生存時間,改善其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