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揚
近日,廣西某學院的兩份奇葩“思政課期末考核試卷”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一時間,針對高校思政課的質疑和嘲諷四起,甚至有人故意帶節奏,吵吵著要徹底否定思政課建設。最新調查顯示,事件中的兩份奇葩試卷,根本就不是思政課的考試試題,相關責任人也受到了嚴肅處理。看來,思政課這次又差點“背鍋”。事實表明,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偶發問題動輒甩鍋給思政課,不僅無益于解決問題,反而容易引發新的問題。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陣地,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水平的重要標尺。對于這樣一門旨在增強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的主干課程,其嚴肅性和規范性不言而喻。實事求是地說,高校思政課建設還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如果一有問題就簡單粗暴地認為是思政課本身的問題,先入為主地把板子打在思政課身上,這或許是出于誤解,但畢竟不夠公正客觀,也會進一步加劇思政課的“污名化”。至于有些人一看到跟思政課相關的負面新聞就興奮,摩拳擦掌想把思政課“連根拔起”“擠出校園”,這種傾向則更應該引起高度注意,要及時廓清迷誤。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窗口,社會各方面對思政課建設的期待多、要求高,這既是我們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水平的動力,同時也為實際工作增添了不少壓力和難度。課程建設有其自身規律,社會有所期待實屬正常,但這種期待也應該建立在尊重規律的基礎上。我們不能拔苗助長,也不能因噎廢食,尤其要避免因為個別極端案例否定整體進步成果,甚至讓思政課為其他領域的問題埋單。為思政課建設創造良好輿論氛圍與社會環境,才真正有利于思政課建設不斷向良性軌道發展完善。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思政課建設的教育工作者,筆者認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總體形勢是好的,尤其是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以來,教育部門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思政課建設取得明顯進步。調研報告顯示,91.8%的學生表示喜歡或比較喜歡思政課教師,91.3%的學生表示在思政課上很有收獲或比較有收獲。在高校普遍開展的“學生最喜愛的十佳教師”評選活動中,思政課教師常常名列前茅。
與此同時也必須承認的是,我國各級各類高校辦學水平還很不均衡,教育管理能力參差不齊,這些“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上同樣有所表現。從根本上說,還是要實事求是地分析不同院校、不同課程存在的不同問題,著重把握好創新思維與底線思維、改革目標與規范要求、鼓勵探索與嚴肅紀律的關系,既要表彰獎勵先進,又要鞏固提升主體,更要持續整頓短板,真正做到精準施策。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再次明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維護黨和國家政治安全中的特殊地位。我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沿用好辦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真正在精準上下功夫,著力打通盲區、斷點,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水平。這也是防止思政課頻遭甩鍋的治本之策。▲
(作者是北京高校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