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閱 萬濤
摘 要: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是由教育部主辦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賽事。各省教育廳也紛紛主辦了相應的省賽(一類),吸引了廣大職業院校的一線教師踴躍參與。大賽的舉辦對職業教育的方方面面起到了積極深遠的影響。作為一名高職英語教師也投入其中,在認真準備的同時整理了一些經驗心得和遇到的問題,在此與大家分享討論。
關鍵詞:英語;信息化教學;高職
一、 引言
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的生活被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所包圍。職業院校的教學方式也從簡單的投影儀、PPT課件向多種信息化手段綜合運用發展。隨著國家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穩步推進,各個學校對信息化教學綜合實驗室,錄播大廳等硬件設施也投入不菲。但教師對信息化設備的使用,信息化教學的理解以及如何有效地進行信息化教學在不同專業、不同領域有著非常大的差距。教育部、各省教育廳都主辦了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并將競賽級別定位為一類競賽。不論是為了提升教學能力、提高學院競爭力還是評聘職稱,都吸引了大批一線高職教師參與其中。參與的學校越來越多,參與的專業教師也從理工類逐步擴展到文科類、藝術類。信息化教學技術必將或者已經引發了高職英語教學領域的變革。
二、 信息化教學對高職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技術能力的要求
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是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把紙質講稿轉為PPT用電腦投影儀展示,口語聽力邊播放英文視頻老師邊講解而已。信息化教學是將信息技術、信息資源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需要教師的教學能力多元化、個性化,對學生的適應性也有要求。隨著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大大增加,各個學校紛紛建起了漂亮的、先進的多媒體教室、現代化的錄播室,校園網也接入了互聯網,4G信號、WiFi信號也遍布周圍。這些在客觀上為信息化教學提供了硬件條件。
如何充分發揮這些資源,如何利用它們提高教學成績,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但高職英語教師一般都是文科出身,本身對信息化的理解和能力都有限,但信息化教學的成效和教師的信息化技術能力有非常大的正相關性。那么信息化教學到底需要英語老師具備哪些能力,這些能力目前我們的英語老師又掌握如何呢?就這些問題,筆者對本校和幾所兄弟院校的部分英語教師進行了初步的調查。我們調查的方面有:1. 英語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技術的頻率,2. 自認為影響英語教學應用信息化技術的主要因素,3. 自身的計算機能力是否滿足目前實現信息化英語教學的目的,4. 是否參與或計劃參與信息化技術運用能力的培訓,5. 參與過的培訓對信息化教學的目的是否滿足。
調查表明很多老師對信息化教學的理解不足、自身信息化能力不足。一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有排斥和擔憂,認為在線課程、網絡課堂,慕課(MOOC)會取代他們;英語四、六級通過率的壓力,讓部分老師不愿冒險嘗試新的教學方法;還有部分老師自身計算機能力相對較低缺乏信心。信息化教學大賽需要參賽老師真人入鏡,而且信息化課堂教學環節需要一個機位一錄到底,不能中斷,不能剪輯。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雖然學校會投入大量成本向專業的公司購買服務,但具體到專業知識點的錄制還是只能由專業老師自己完成,不但要求老師專業水平過硬,化妝燈光、錄制設備、視頻處理軟件、PPT互動設計、思維導圖、說課稿文案美化都需要耗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三、 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技術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很多老師都參加過各種信息化培訓,并受益良多。但回到教學崗位上進行實際操作時,卻總感到無處施展。因為這些培訓主要是教授老師掌握信息化技術,但并沒有教他們如何運用到實踐教學當中去。我認為教師應該參加整合式培訓,不要認為教授的技術越高端越前沿越好,重點是如何整合信息化技術到課堂中去,不要為了比賽而花一點時間錄制一段視頻。應該把信息化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階段,有的老師每堂課都開著手機錄制,每天都會處理視頻。天長日久,老師的信息化技術就潛移默化中熟練提高。信息化教學并不僅僅是在課堂中,課前、課中和課后都要將信息化融入。特別是大賽評委不會只看你的一段視頻,他們會要求你提供平時信息化教學的數據,信息化的考勤管理,課前課后的師生互動,平時的照片視頻也有可能要求展示,網上作業批改會查閱時間看你是不是臨時突擊上傳湊數的,系統評分的依據等等都不可或缺。所以參加信息化教學大賽,如果僅僅是做一段精美視頻,只準備幾個課時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將信息化教學融入平時,到時候遇到專家問題才能從容回答。不用一開始就參加信息化教學大賽,可以先參加信息化教學設計大賽,要求的視頻時間較短(只要10~15分鐘),視頻可以剪輯,注意培養團隊,不要單打獨斗。錄制視頻時不要一錯就停下從來,出了錯停幾秒就繼續錄制,后期剪輯時再做處理。現在的視頻錄制條件都能滿足要求,畢竟連手機攝像頭的像素都幾千萬了,但錄音設備普通的麥克風和電腦聲卡就不太能勝任了,應該采購專門的錄音設備(網上商城一千元左右即可)。建立一個穩定的團隊(最好是同一個教研室的),比賽答辯環節所有組員都要回答問題,否則扣分。
有效的管理是信息化教學順利推進的保障,學校要建立科學可行的激勵方案和管理制度,對積極參加培訓,認真參賽,切實將信息化運用于教學當中,并取得一定成績的及時予以獎勵。師資的培養、信息化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要只看短期成效,要以長期發展為重。
四、 結束語
信息化教學是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教師的信息化觀念和信息化技術能力是制約英語信息化教育改革發展的一大瓶頸。所以,要首先幫助教師正確認識信息化教學并不會取代他們,而是會幫助他們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水平。要培養英語教師形成積極的信息化教學態度,自覺提高自身信息化能力水平。最后不要忘記解決學生對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適應。以上是筆者根據自身體會,對信息化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實踐的一點探討。
參考文獻:
[1]劉靜,高英.信息技術環境下高職英語的教學研究[J].外語界,2014(2).
[2]王益發.淺談教師信息素養及其培養[J].信息化教學研究,2015(4).
[3]肖俞鑫.論計算機信息化給英語教學帶來的機遇和挑戰[J].外語研究,2012(5).
作者簡介:
閔閱,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萬濤,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制造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