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現代信息時代了,微課教學就是在小學教學中應用微視頻來教學,教師制作視頻讓學生來自學和探討。現代教學的重點是要注重每個學生的差異,教師要根據教學的不同內容和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來制作不同的微課,以此滿足不同學生上的不同需求,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微課上學到東西,有所收獲。但是,根據研究發現,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分層教學還沒能很好發揮作用,信息技術分層教學與微課有效的相結合,能更好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分層學習資源并調高學生學習效率。本文應用“‘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微課分層教學應用研究”課題的實施過程,以閩教版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第14課《制作書簽》為例,研究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微課的分層應用。
關鍵詞:微課;分層應用;因材施教;信息技術
一、 微課分層,兩分鐘最好
在課題的實施過程中,課題組首先要確定好課程中的分層知識點,再根據確定的知識點制作微課。在多次制作中,筆者發現,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微課分層教學應用最好控制在兩分鐘左右,這樣的效果比較好,“兩分鐘微課”分層教學,首先要明確操作主題,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學生明白并掌握操作步驟和重點。這樣在課堂上微課不會占用太長的時間,學生可以多次觀看學習。在分層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第一層和第二層:第一層是學習能力強,有能力自主學習基礎知識并提高任務;第二層學習能力中等,讓他們嘗試自主完成基礎知識,再鼓勵他們挑戰提高任務。再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學目標把課題《制作書簽》課程也分為兩層。第一層的微課內容有:1. 裁剪圖片;2. 設置圖片的透明顏色;3. 設置文本框的格式;4. 設置頁面大小;5. 設置圖文的疊放次序。6. 跟我一步步嘗試做;7. 制作樹葉書簽。第二層微課的內容有:1. 插入圖片;2. 裁剪圖片;3. 設置圖片透色;4. 插入文字;5. 設置文本框格式;6. 跟我一步步嘗試做。
二、 微課分層,高效教學
在課堂上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師生之間良好互動,學生能主動構造所學內容意義,才是高效課堂,才能實現高效教學。想要實現高效教學,教師要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再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去合理地安排教學,并對教學進度及時了解、檢查、反饋,學生要配合教師,積極投入教學并積極思考。微課的分層應用,可以創建一種教師作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研究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也就是“明確教學目標——對微課進行分層,自主學習——問題反饋,總結思考”的模式。這種模式合理分配了課堂的教學時間,對教學任務、學生情況、微課資源分層,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完成學習目標,有所收獲,以此來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
(一) 明確教學目標
在課堂剛開始,教師便引導學生明白本次學習目標是認識制作書簽,具體的操作步驟是:插入、編輯圖片、插入、編輯文字、設置頁面大小、美化書簽、然后播放微視頻——“跟我一步步做書簽”。讓學生對本次課堂學習內容有一個大體了解,對書簽的制作有一個基本了解,為學生學會熟練使用打下基礎。
(二) 對微課進行分層,自主學習
這是課堂的重點內容,通過對各個部分的分層任務布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任務,并提供分層微課資源讓他們自主學習和研究,在這個過程里,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進行調整。在不同內容的教學任務時,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微課資源,讓學生各自觀看自己層次的微課視頻并完成相應的任務。如,第一層學生學習基礎較好,已經熟練掌握了插入圖片,所以只需要提供“如何裁剪圖片”和“如何設置圖片透明色”的微課;而對于第二層學生只要求學會插入圖片,裁剪圖片和設置圖片透明色的其中一項就可以。對于插入文字、美化文本框的教學也是如此,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任務,如第一層任務是利用它設置文本框格式、在自選圖形中添加文字,設置圖形格式,設置疊放次序;第二層任務:插入藝術字或者文本框,嘗試美化文字。這樣的分層教學,在相同的練習時間內,可以讓大多數學生都能完成自己相應的任務而不會出現因噎廢食的情況。
(三) 問題反饋,總結思考
在課堂最后,學生可以通過小組交流自己在操作過程中無法解決的難點,根據微課視頻進行學習后還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根據學生談論情況,對還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進一步處理教學。比如在疊放次序操作時,不知道上移一層和下移一層有什么區別,觀看微課后明白怎么操作,第二組的學生提出插入的文本框存在線條和白色背景擋住圖片,影響了美觀。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適時的向第一層學生講解疑惑,然后讓第一層學生幫助第二層學生解決問題,構建一個“師生、生生互幫”的學習層次,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來完成教學目標。在課堂提高環節,教師依然要分配分層任務:第一層“如何制作樹葉書簽”,第二層跟我一步步學做書簽。課后總結思考環節,主要是對每節課使用微課教學的情況進行各方面的調查,可以針對不同內容來制作問卷調查,讓學生在課后填寫,這樣可以反映微課教學的各方面情況,可以更好幫助教師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三、 微課分層,推動行為轉變
在推進微課分層應用中,可以推動學生學習行為和積極性發生根本性轉變,可以讓學生對微課教學方式更加熟悉,更好地適應這種新的學習模式,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能夠更好地使用信息技術獲取資料,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分層微課能夠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充足的學習熱情,都能主動地去學習。通過分層任務的完成,學生可以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成就感,更加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四、 總結
微課分層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究,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而不是“光聽不做”,更有利于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操作技巧,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能夠讓每位學生都參與課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陳明慧.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分層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基礎教育論壇,2017(11).
[2]林一珊.探析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分層次教學中的設計和應用[J].新課程(下),2017(9).
[3]孫波.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34).
作者簡介:
劉澤梅,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螺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