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視工業經濟“短期承壓、長期有憂”的發展態勢,主動應對,化“危”為“機”
5月10日,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對浙江家具、汽車對美市場依存度高的重點產業帶來較大影響。加之浙江工業從3月開始逐月下行,工業經濟的“短期承壓、長期有憂”的發展態勢仍然需要高度重視。
首先是工業短期承壓。5月份以來,全省企業運行發展指數達到47.2,同比下降7.3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0.7個百分點,處于非景氣區間,表明全省工業經濟存在明顯下行壓力。生產指數和效益指數也有不同程度下滑,同樣處于非景氣區間,表明企業生產效益的總體情況也不容樂觀。其中,生產指數達到45.9,同比下降12.5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9.5個百分點;效益指數達到44.3,同比下降9.9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5個百分點。
從訂單指標看,5月訂單減少的企業比重達到22.34%,比去年同期增加2.8個百分點,訂單增加的企業比重達到25.89%,比去年同期減少0.48個百分點。從利潤指標看,超過一半企業處于保本微利的境地。其中,52.28%的企業表示凈利潤為0-5%,13.71%的企業表示企業凈利潤為虧損,21.32%的企業表示凈利潤為5%-10%,10.66%的企業表示凈利潤為10%-20%。僅有2.03%的企業表示凈利潤在20%以上。
其次是需關注重點行業。海關數據顯示,中美貿易摩擦行業涉及面廣,而浙江家具制造業和汽車零配件行業受影響最大,行業發展面臨重新洗牌。5月,浙江家具行業景氣指數快速回落,達到48.2,位于榮枯線下方,環比下降7個百分點,同比下降5.8個點。企業普遍反映對美訂單、利潤和價格有明顯承壓,部分訂單客戶要求延期,家具企業的平均利潤在5%-8%,遠遠無法消化25%關稅的成本壓力,預計一半以上家具行業的產值在5000萬元左右的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會發生嚴重困難,從而導致產業鏈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轉移。
汽車行業更值得關注。作為制造業的第一產業,汽車制造業產業鏈長、帶動性強,有工業經濟的第一支柱產業之稱。但是1-5月浙江汽車行業出口訂單減少明顯。調查結果顯示,25%的關稅執行后,企業訂單已經受到了實際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訂單數量減少。大部分涉美出口企業均表示對美國市場訂單有不同程度的減少。二是長單變短單。受貿易戰影響,美國采購商總體處于觀望態度,一方面在尋找可替代的產品,另一方面盡可能減少庫存,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具體表現為訂單周期更短,變化更多。
最后,需主動應對,化“危”為“機”。實現工業經濟的穩定增長,是確保全省經濟目標如期完成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下半年,要把保持工業經濟的平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一要進一步推進“三服務”工作的持續深化,通過“三服務”工作的持續深入,客觀把握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趨勢,幫助廣大工業企業提振信心。從根本上講,只有不斷依靠企業家的主動有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從根本上增強應對危機的能力。二要把持續推進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落到實處。實踐證明,只有通過持續不斷的創新,切實轉變工業經濟的發展動力變革、效率變革、質量變革,更好地運用“達維多”定律,尋求自我變革,實現自我革新,才能逐步從外延式發展走到內涵式增長。三要切實幫助影響比較大的重點行業度過難關。類似家具、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等,是浙江的重點優勢產業,面對這些“外部輸入型”困難,要積極出臺政策,精準幫助企業應對這種“點”上的巨大壓力,克服困難,化危為機。四要切實為工業經濟發展提供更優的社會環境。實業興則經濟興,社會各界要積極引導、努力營造有利于制造業發展的、更加優越的環境。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傳統的工業經濟注入強大的時代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