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先輝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導彈與艦炮系,遼寧 大連 116018)
隨著科技強軍戰略的穩步實施和中國特設軍事變革的加速推進, 新型院校體系逐步完善, 對高層次軍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因此, 軍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必須圍繞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和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來展開, 完善教學體系建設, 加強實戰訓練,突出案例教學。
軍事碩士應該著重培養一下3 個方面的能力:基本職業能力、核心職業能力、自我發展能力。
基本職業能力是軍事碩士研究生所必須掌握的通用性、共性的能力。 主要包括:戰略思維能力、領導管理能力、作戰指揮能力、組織訓練能力和政治工作能力。
核心職業能力是根據培養目標未來所從事的工作領域所特定的能力。 對于軍事指揮職業領域而言,核心能力主要包括: 能夠利用信息化平臺, 利用作戰數據鏈和作戰數據庫等進行模擬仿真計算和組網用頻互聯; 能夠正確判斷形勢, 理解作戰意圖, 定下作戰決心,制定作戰計劃,組織協同保障,協調部隊行動,正確及時處置突發情況等等。
自我發展能力是就研究生個體提出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要求。 學習能力要求掌握職業領域知識的常用方法,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獲取、分析和整理專業信息,及時跟蹤相關職業領域前沿動態,不斷更新拓展知識。 創新能力要求掌握所屬專業領域相關理論和研究方法,善于發現問題,開展應用研究,提出對策建議。
三種能力相輔相成,互為前提,其中自我發展能力是對軍事研究生提出的更高要求。 為有效培養軍事研究生的上述3 種能力, 要求在軍事研究生課程教學中倡導案例式、研討式、推演式、情境式和模擬式等教學方法。 現就案例式教學方法進行討論分析。
案例教學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提出的, 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 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兩難的教育環境, 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 注重培養學員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可見, 案例教學實現了傳統教學中由傳授知識向傳授能力的轉變。 正是因為案例教學的側重點是傳授能力, 而軍事碩士研究生培養的目標也是落腳在3 個能力上, 兩者不約而同地交集在了能力上。 所以, 案例教學法才在軍事碩士研究生教育領域受到廣泛的重視和推廣。
通過上述描述發現案例教學具有三個突出的特點,一是真實性,二是兩難性,三是發散性。
案例的真實性是案例教學區別于想定教學、 推演教學和其他教學方法的最為根本的特點。 真實性是案例教學的靈魂, 它體現了知識來源實踐又指導實踐的過程, 案例教學離開了真實性就不能稱之為案例教學。 案例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 因此它應該具有真實性, 且與所對應的理論知識有直接的聯系。 它一定是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的來源于實踐的真實事件, 決不能由教員主觀臆測, 虛構而作。 因為對于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學員,一旦被他們發現是假的,虛擬的,便會出現以假對假, 把角色扮演變成角色游戲, 這樣培養能力就無從談起了。
軍事案例必須具有兩難的甚至是多難的情境。 換句話說, 案例教學必須具有矛盾沖突, 依據不同的原理、 原則和標準可以得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解決之道。 在學員對矛盾沖突梳理、分析、討論的同時發現解決矛盾和問題的一般理論、 原則和方法, 并正確運用這些已有知識。 正是這樣的過程培養和提高了學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說,兩難甚至是多難的情景環境是案例教學開展的基礎。 沒有這樣的基礎就無法開展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的發散性指的是案例教學不要求給出解決問題的具體結論, 結論是發散性的。 用老百姓的話來講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如果一個案例教學指向了特定的唯一結論, 也不能稱之為案例教學。 通常情況, 很難簡單判斷哪一種解決之道是最好的。 由于案例是真實的,發生過的事情,前人可能已經依據一定的原則采取了特定的解決方法, 但是, 即便是成功的解決方法也不能說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可見, 對于問題的解決沒有特定的唯一答案, 這正是案例教學魅力所在。
案例教學是在學員具備了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之上開展的較為深層次的教學組織方法。 它需要受訓者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 但不是全部知識。 在全軍專業學位委2015 年《關于制(修)訂軍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事》 中提出: 實踐教學環節應不低于教學總時間的60%。 換句話說,有40%的教學時間可以傳授基本理論知識。
案例教學的重點是提高學員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因此, 軍委提出在軍事研究生教育中大量開展案例教學, 而不是在本科生長干部階段。 軍事研究生已經基本具備了相關的專業知識, 部分研究生還具有了一定的部隊工作經歷, 具有一定的專業應用實踐經驗。 所以說, 軍事碩士研究生教育大力開展軍事案例教學是適宜的。
軍事案例教學的應用范圍較廣, 它可以應用在軍事指揮職業領域、 軍隊政治工作職業領域、 軍事后勤職業領域和軍事裝備職業領域等。 可以說, 軍事案例教學可以應用在軍事教育的各個領域。
在案例教學中是否要傳授知識, 傳授什么樣的知識, 和如何來傳授知識等問題一直是在案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疑惑。
盡管我們在前面強調了案例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最大區別是以傳授能力為主,但并不是說在傳授能力時不需要傳授知識。 我們知道沒有知識為基礎,能力就無從談起。案例教學畢竟也是教學,傳授知識是必須的,肯定的,不需要懷疑的。 那究竟是傳授什么樣的知識呢?
現如今的社會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社會, 每天都會有許許多多的新的知識產生。 單就學習知識來講,任何人窮其一生也是難以把所有知識都掌握的。 同時,也沒有必要掌握全部的知識,多數情況下,只要掌握我們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即可。
解決案例中的實際問題往往需要的不是某一個特定專業的知識, 它可能需要多個學科專業的知識,既包括理工類學科的知識, 又包括社會科學類學科的知識。 而這些知識又不是系統性的,通常是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識。 這就要求授課教員要具備較全面的知識體系結構, 不是僅僅掌握單一專業學科理論就能夠有效開展案例教學。 從這一點來說, 案例教學對授課教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時對學員也提出相似的要求。那就是掌握的知識要求具有跨學科,復合型的特點。
這與傳統教學中系統的, 體系化的傳授某一專業理論知識有著明顯的不同。 所有傳授的知識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點是解決實際問題, 什么樣的知識能夠解決這類問題,就傳授什么樣的知識。 盡管如此,需要提醒的是每一次案例教學還是應該找到一個知識的主干或是主線為好, 避免給學員產生無所適從的失敗感。 這對案例的選擇、 編寫和案例教學的組織、 實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傳授具體知識的同時, 還需要學員體會知識對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性, 提高學員對知識獲取的渴望程度,從而實現學員對獲取知識的自覺。
當學員發現現有知識不能滿足解決案例所設定的情景難題時, 自覺地利用各種途徑和方法去尋找、搜索、 分析和整理所需理論知識。 而獲取知識的渠道和途徑, 已經不單單是來源于書本、 教材和教員的課堂講授。 在互聯網時代, 個人所需的后續知識多數是來自互聯網, 利用大數據平臺和云處理技術可以方便地尋找到我們所需要的知識,并從中選優學習。
對于軍事碩士研究生來講, 他們應該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 如果這部分能力還不足的話, 則可以通過案例教學的形式來促進和提高其相應能力。 一般來講, 在教員組織案例教學前, 會給事先給學員發放案例材料, 并附帶相關參考資料或背景材料。 這些參考資料和背景材料的一部分就是相關知識的載體, 它可能是各類條款、規定、原理和同類事件對比等等。 學員通過這些參考資料和背景材料可以學習到部分解決實際問題的相關知識。 也有部分教員并不給學員提供參考資料和背景材料而是要求學員自己在圖書館或互聯網上親自搜索所需材料。
可見,案例教學中知識傳授的方法也不同于傳統理論教學。 并不是需要教員系統性地講解、演示和示范相關理論知識,而是輔助學員自己去獲取、理解和運用知識。
軍事案例教學是軍事碩士研究生培養中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 在研究生教育實踐中還需要不斷的摸索、 提高和完善, 對于發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還需要不斷進行深入的研究和驗證。 后續將對案例編寫和案例的教學組織方法等開展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