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小鳳
政府采購是財政支出的一個重要方面,合理的政府采購能夠促進經濟結構的升級與優化,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與轉型。當前,隨著互聯網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政府采購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傳統的政府采購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經濟形勢,傳統的政府采購正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發生轉型與發展。為了推動我國政府采購的轉型與發展,我國政府先后出臺一系列的措施,如2016年8月1日,頒布實施《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管理暫行辦法》,在該辦法中,明確提出要推進政府交易的電子平臺建設,運動多種互聯網技術對政府采購進行監管。隨著我國政策與法規的實施,政府采購與互聯網的不斷深化,政府采購不斷的優化與透明,更好的服務于我國經濟的發展。
傳統模式下政府采購獲取的信息渠道較少,對于采購產品的質量以及后續的產品的監督與反饋機制不完善,導致政府采購人員更多的重視價格,使得政府采購的性價比較低,后期采購產品的質量與服務難以實現足夠的保證。此外,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導致只有少量的供應商了解政府采購,競爭性較差,使得政府采購的價格相對于市場價格較高,這也影響了政府采購的性價比。
傳統模式下,政府采購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投入到采購之中,并且需要各種紙質材料,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來管理與評判,導致了政府采購的低效率了,使得政府采購的成本較高,并且后期對于政府采購的監督的成本較高,造成整個政府采購過程的成本較高。
傳統模式下的政府采購,政府對于采購的流程特別的關注,采購過程中涉及合規性與部門的審核,對采購進行層層審批,嚴重影響了采購的時效性,降低了采購的效率。此外,盡管設立很多采購環節,但是在實際管理控制上較少,停留在形式層面,也影響了采購的及時性,忽視了對于采購結果的重視。
互聯網背景下政府采購的轉型與發展,簡化了政府采購的流程,提高政府采購的效率,使得政府采購的更加的透明,加強了對于政府的監督,使得政府采購更加的科學與規范,從而推動政府采購對于經濟的促進作用。
互聯網背景下,政府采購逐漸的建立起采購平臺,使得政府采購的流程簡化,變得更加的簡便,改變了過去采購需要多處詢價、分析以及比較的環節,這種通過電子平臺的方式瀏覽各個供應商的報價,節約了時間,提升了政府采購的效率。此外,政府采購的電子化與信息化,使得政府的審批減少,可以在線上辦公,有利于供應商與政府采購的交流談判,從而使得整個政府采購的時間減少,審核與流程簡化,從而提升了政府采購的效率。
政府采購的電子化與信息化,使得政府采購可以通過各種網絡平臺進行采購,平臺上有著眾多的商品與庫存,從而使得政府采購的渠道更加多樣化,有利于政府采購人員獲取更多的信息,比較不同的供應商的價格與服務,并且現代化物流的發展成熟,使得政府采購人員可以更多的選擇不同的采購,從而降低了政府采購的成本,使得政府采購更加的科學與規范。此外,供應商可以從政府采購平臺上獲取信息,從而更多的供應商參與其中,加劇了競爭,有助于政府采購人員從中選取供應商,提供了政府采購的性價比,從而有利于政府采購降低成本。
政府采購過程中,互聯網的應用,使得政府的透明性增強,加強了對于政府的監督,避免腐敗問題的發生。由于互聯網北京下政府的采購,來自于不同的地方,打破傳統采購模式的時間與地域限制,避免了信息的不對稱,并且信息需要披露在政府平臺上,降低了政府采購人員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推動了政府采購的透明性,也促進了人民對于政府采購的監督。此外,互聯網背景下政府采購是要進行信息公開,需要公開各種信息(除了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等),并且采購合同簽訂后也需要公布,這些信息的披露,切實有效的遏制了過往因產品信息不全而導致的腐敗現象。
當前,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我國應該不斷的推動政府平臺的網絡信息化建設,把握當前網絡發展的方向,把網絡信息化建設與政府采購改革相結合,把當前的熱門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網絡電子簽名、網絡監督等技術應用到政府采購過程中,為“互聯網+政府采購”平臺建設提供支持,推動政府采購向著信息化與網絡化方向前進。
政府采購需要規章制度來規范,只有這樣才能使政府采購規范化。當前,我國的“互聯網+政府采購”發展時間較短,還在探索階段,規章制度采用的仍然是傳統政府采購的規章制度,隨著互聯網政府財政的深化與發展,政府采購的規章制度需要進一步的創新與改革,針對互聯網政府采購的特點,制定適合于互聯網政府采購的規章制度,可以借鑒當前民間電商平臺發展的經驗,統一標準,制度適合于中國特色制度的規章制度。
隨著互聯網在政府采購中的應用,互聯網的風險也帶給政府采購不同于傳統政府采購的風險。當前,網絡病毒、網絡攻擊頻發,網上詐騙也時有發生,網絡安全成為當今互聯網的核心方面之一。在互聯網的政府采購下,要特別注意網絡安全問題,提升政府部門的防范意識,加強政府采購部門的網絡安全建設,對于采購的設備進行專用專管,設定相應的權限,并且定期對計算機與網絡進行更新與安全監測,定期更換采購平臺密碼,確?;ヂ摼W政府采購的網絡安全。
互聯網的發展,給政府采購帶來了渠道的豐富性,也給政府采購帶來了便利性,但是政府采購一般需要網上支付,資金網上支付的安全性存在很大的風險。為了更好的保證資金的用途與資金的安全性,必須對結算的方式以及政府采購的用途進行限定,使其符合政府采購的規范。對于支付的方式與資金的用途進行登記記錄留存,易于追溯采購資金的用途,對于大額的資金設置更多的審核,確保資金的正確用途與信息的透明。
盡管,互聯網政府采購比傳統的政府采購的透明性更好,監督更強,但是,仍然不能忽視政府采購的監督,防止腐敗問題的發展,對采購過程的各個環節加強監督,避免腐敗行為的發生。加強監督的技術更新,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極端之中,推動政府采購的信息透明化,對于政府采購動態監督,建立合適的獎懲機制與問責機制。
當前,互聯網政府采購已經逐漸的取代了傳統的政府采購,互聯網政府采購的優勢逐漸的顯露出來,給政府采購帶來了效率、便利等,面對互聯網政府采購的發展與轉變,我們應該加快互聯網政府采購建設,建立合適于互聯網政府采購的規章制度,加強網絡安全假設,對支付方式與采購用途進行適當的限制,從而不斷的推動政府采購的網絡化與信息化,提高政府采購的效率,使其更好的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更好的發揮出其對于經濟結構的轉型與優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