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艷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訓練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訓練。它既是語言文字的訓練,也是認識水平的訓練。作文教學質量的高低不僅關系到語文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而且還關系到人才素質。因此,必須遵循作文教學規律,著眼于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一、注重觀察,養成習慣
作文離不開觀察。訓練學生敏銳的觀察力目的是解決“寫什么”的問題。不少學生盡管生活得豐富多彩,可一到作文時就皺眉頭。原因是他們對周圍的人和事熟視無睹,對事理的認識浮泛淺薄。這就要求教師在作文前、作文中、作文后的全過程進行適當的啟發、點撥和引領。如寫景作文,可指導學生按上下,遠近,主體背景,整體局部的順序仔細觀察。對于狀物作文,可引導學生對事物的形態、情狀、構造、功能等進行仔細的觀察和了解。如果是記人的文章,則指導學生仔細觀察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選取典型事例以表現人物的個性和思想品質。當然,觀察力的訓練應適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于低年級學生主要在課內,以觀察靜物、表演、校園里的景物、身邊的人為主,觀察后練說話、寫話;中年級以觀察靜物、大自然的靜物、小動物為主,觀察后練寫片段;高年級則進行實物觀察、欣賞、領略自然風光,初步體驗社會風情而后進行篇的訓練。看圖作文應當是小學作文教學格外重視的一種方法。一篇好的圖畫或照片,是作者經過對生活反復觀察、體驗和分析。經過周密的構思,最后集中了最能反映主題的題材而創作和拍攝的。這樣的圖畫應是思想性和藝術性結合得比較好的。因而通過看圖作文的練習,對引導學生如何觀察、體驗、研究、分析現實生活甚至包括選材立意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啟迪作用。只要教師有意識地發揮教育機智,隨時隨地地引導學生進行細致地觀察并養成習慣,就可以獲得新的啟迪,新的感受,這樣學生有話可說,作文才能生動感人。
現實生活中每一個活生生的人,就是一本個性鮮明的人物傳記,每一個場景,就是一篇色彩斑斕的“抒情散文”;每一件事實,就是一幕情節生動的“活動電影”。教師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聽,要善于“發現”。假如學生能堅持寫生活手記、寫觀察日記,隨時把這些感受記錄下來,學生的作文水平不愁提不高。
二、范文引路,從模仿起步
在讀與寫二者關系中,讀是寫的前提、基礎,寫是讀的目的、歸宿。閱讀重在使學生思維活躍、視野開闊,明白事理,領悟寫作技巧,積累寫作材料,而寫才是學生各方面知識的綜合運用。古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正是這二者關系的寫照。在閱讀教學中,應重視將閱讀訓練與寫作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一些有特色的課文的教學,有意指點引導學生深入領會,學語言,學寫作方法。如學習《燕子》這篇課文,作者在描寫燕子時,為了寫出燕子飛行時“輕快”的特點,卻不用“輕快”一詞,而是捕捉住了燕子飛行時兩個富有代表性的鏡頭:用“唧的一聲”以聲音寫時間言其快;用“沾”字又把燕子飛行時的那種輕巧、活潑的情態表現得淋漓盡致。那么作者的寫作為何如此精妙呢?這是因為作者經過了認真觀察,抓住了特點,并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活動來表現它的特點。描寫的時候,又力求用準確傳神的語言形象地描繪燕子活動的生動情景,這正是這篇課文學生應當學習的重點。然后趁熱打鐵,讓學生到課文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可以仿寫運用了某種修辭手法的句子;亦可仿寫一段話,或一篇文章。本課學完后,可布置學生寫一篇作文,觀察一種動物,抓住特點進行形象生動的描繪。
學生的閱讀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內容,而應由課內走向課外,根據年級特點逐步增加閱讀量。通過課外閱讀幫助學生豐富知識,開闊視野,積累材料,培養情感。當然這種課外閱讀應當加以指導,尤其選文應當是健康向上、文情并茂、富有哲理、富有情趣的作品。
三、啟發誘導,教會思索
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往往是零星的、表面的,要讓學生認識全面,寫得深刻,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學會思索。由于生活環境、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即使是對同一事物不同的學生也往往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看法。教師應充分認識這種差異,多角度、多側面地加以引導,使學習學會小中見大,平中見奇。如以“上學路上”為題,可以寫路上遇到的某個人或發生的某件事,可以寫交警風貌,可以從人們服飾變化看時代發展,也可以寫改革開放中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變化等。當今的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異常豐富。學校、家庭、社會對他們的影響也多姿多彩。生活本身就是素材,就是小學生作文的基礎。雖然學生們在作文中會表現一些幼稚的看法,但又無不打上了這時代的烙印,教師應當還學生一個充分想象和發揮的空間,挖掘學生們獨特的童心世界,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在作文指導和講評時,要引導學生發表有個性的見解和認識,訓練學生思維的獨特性,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可忽視想象、聯想能力的培養。想象和聯想是思維的“翅膀”,想象與聯想能力也是一個人寫作能力的標志。少年兒童想象奇妙,聯想豐富,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有目的、有計劃、有側重地加以引導,學生就能寫出教師也想不到的好文章來。
四、口頭作文,以說促寫
兒童語言的發展是口頭語言先于書面語言,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要以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為基礎。小學的作文教學應當從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入手,按照從說到寫的順序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
總之,作文教學可以培養、訓練學生多方面的素質,這些素質是通過完成作文這個載體來實現的。因此,作文教學是否符合規律,效率如何,是每位語文教師在實踐中經常應當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