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瀟
摘 要:“互聯網+”時代,教育該如何轉變,中學生如何適應新時代要求,本文從普通學生視點,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探討思索了基礎教育階段學習者如何適應高科技社會發展,線上線下學習如何有效結合,提高各科成績及綜合能力水平。
關鍵詞:混合學習;中學生;線上;線下
《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指出“鼓勵學校利用數字教育資源及教育服務平臺,逐步探索網絡化教育新模式……鼓勵學校對接線上線下教育資源,探索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務提供新方式”。可見,線上線下教育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已是勢在必行。各類借助于互聯網技術的教學手段和模式層出不窮,比如近幾年風靡全球的慕課和微課。筆者查閱了大量資料,發現線上線下模式的研究在企業培訓和高等教育中不少,但基于基礎教育階段以學習者視角出發的研究則少之又少。
一、什么是混合學習
混合學習雖然是這幾年出現的新名詞,但它的理念和思想卻早已有之。美國Learning circuits認為它是在線學習和面授相結合,按照系統論的觀點和績效方法,恰當結合傳統學習手段和在線學習手段的學習方式。使學習更容易、效果更好。可見,混合學習是指將傳統學習和網絡化學習有機結合,不是簡單的一加一。
1.混合學習是理論的混合,包括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情境認知理論等。混合式學習的策略需要多種理論的指導,以適應不同的學習者、目標、環境和資源的要求。
2.混合學習是方式的混合,傳統的課堂面授方式,網絡課堂的適時與延時自助學習,另外討論、協作、共享學習等,將線上學習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讓知識體系渾然一體。
3.混合學習是資源的混合,無論是線下老師準備的面授內容,還是線上網絡的大量影音資料,甚至是老師的經驗分享、同學的討論心得、現成知識體系的積累、隱形知識的探索,都是其有效資源。
4.混合學習是環境的混合,除了課堂學習固定在學校中,只要有電腦或手機,有網絡,任何地方都可以是線上學習。簡言之,無處無時不學。
二、為什么要混合學習
1.線上學習優勢。網絡資源豐富多彩,首先,教師可以查閱與所授課有關的資源,比如同類的教學設計,相關的影音文件等來豐富課堂內容,不但節約了板書時間,還能有效調動學生興趣,有些無法用言語描述的實驗過程借助動畫或影音也能形象生動表現出來,給學生更直觀、更深刻的印象。
其次,教師借助一些網絡公開課或微課視頻,不但可以節約大量時間,更好地給學生布置預習和復習任務,還可以實現翻轉課堂,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疑難點。
再者,網絡資源不受時空限制,學生可以搜索資料,查缺補漏,觀看網絡視頻,了解不同方法或不同角度的分析解答,可以更全面地把握知識體系。而通過刷一些軟件的測試題,也能更好地提高時間利用率和學習效率。
最后,網絡資源不受身份限制,學生利用課余閑暇時間,在網絡資源中選擇一些感興趣的知識,培養興趣愛好,提高綜合素質。
最重要的是,學生面對網絡資源自我選擇時,能自愿自主選擇研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針對自己實際水平和興奮點,確立主體地位,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線下學習優勢。線下的傳統課堂教學經過幾千年的厚重沉淀,有著不可忽視和不可替代的優勢。
首先,教師在課堂面授時,直接面對學生,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以及語音語調的變化等和學生進行適時交流有利于師生間情感交流。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欣賞而致“親其師信其道”。
其次,教師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根據當前學生的適時反饋,可以隨時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有利于教師對課堂的把握掌控,更有利于調動學生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同時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運用。
再次,教師采用多種方式組織教學時,在解析題目及學習策略指導時,無不是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聯想等綜合能力,有效激發了學生潛力,利于綜合素質的提高。
最后,同學之間的情感影響,心得經驗共享,所獲取的要遠遠大于簡單的書本知識,包括學習經驗的交流,教訓的規避,靈感的激發,成敗的分享等都是人生成長歷程中不可或缺的財富。
三、怎樣混合學習
1.從教師角度出發,線上學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是線下授課的有效補充。
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授課時插入相關知識影音軟件,使課堂知識傳授更形象生動直觀。有些軟件開發公司還推出一些語數外練習和測試程序,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碎片時間,通過循環記憶和錯題再練等環節,有效保障了知識鞏固和系統。
其次,教師利用寒暑假等時間,引導學生觀看網絡公開課或校內視頻課,可以幫助學生合理利用時間,避免因畏難情緒或惰性而致知識遺忘,同時為以后授課做好預習。
再者,一些特定時期,如前些年的非典時期或嚴重霧霾天,不宜外出或多人聚會。教師也能利用網絡和電腦,實現在線授課,并組織學生線上討論反饋。這在一些發達城市甚至中等城市已實施。
2.從學生角度出發,多方式多渠道學習是必然之道。
首先,線上搜索解答課堂疑難弱點,如通過百度、有道等不同搜索引擎,或中學生常用的“小猿搜題”等軟件,保證了資料搜索的全面性和針對性。尤其是其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成了隨時解疑答惑的好老師。
其次,根據個人實際,使用網絡視頻課。如網上《新概念英語》系統授課,與學校英語課程相輔相成。另外,一些專門針對中學生的軟件或網站都提供了很多有效資源,如K12,猿題庫等等。
再次,QQ群、微信群等各種目的建立的即時通訊群,不僅僅是學習探討,更是信息爆炸,靈感激發,思維提升的群發地。
總之,任何新事物都是利弊共存,如何揚長補短也是問題關鍵。做為主體的學習者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習時間的寶貴性,保證課堂知識消化掌握之余,有效選擇高效有用的網絡資源。
參考文獻
[1]楊宇翔.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實施方案設計.
[2]尚巖.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從慕課MOOCs運行效果想到的.
[3]“混合學習”.
[4]中學生網絡學習現狀調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