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珍
摘 要:生物學是一門基礎的自然科學。當今社會不斷進步,生物科學不斷發展,20世紀三四十年代科學家們就曾預言:“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生物科學將成為21世紀的領先科學。”所以在生物科學的時代,就需要生物教師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培育出適應當今社會要求的新一代人才。生物課的教學方法很多。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應用,才能收效。在教學中常以一種教學方法為主,結合其他教學方法加以運用。
關鍵詞:生物學;生物課;教學方法
一、初中生物課的現狀
目前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面臨的困難:生物學實驗設備設施的建設嚴重不足,許多初中缺乏實驗器材,沒有生物學實驗室,實驗開設遇到了很大的障礙。同時由于初中生物教學師資薄弱,的原因很多年初中中考不考生物,不少初中生物學教師轉教其他學科,導致生物學專業教師流失,雖然現在恢復初中生物的會考,但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初中生物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相對落后,初中生物學課大都是靠教師“一張嘴,一根粉筆,一幅圖”講授,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生物學實驗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許多教師認為“實驗教學費時、費力、費錢,在黑板上講實驗也能讓學生通過高考”。于是,生物學實驗課往往通過教師“講實驗”和學生背實驗原理的方式來完成的。這樣的“實驗課”完全失去了其原本的價值,生物學課也因此失去了其應有的特點。再加上學生缺乏學習的原動力,這些原因都是生物教學面臨很大的挑戰。如何教好生物實驗課,怎樣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這是目前擺在生物教師面前的一個突出問題。
二、解決生物課面臨的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生物課雖然是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但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難以引起學生重視,認為生物課是一門“副課”學不學無所謂,這給我們生物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生物課應該怎樣上,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嘗試。
(一)創設愉悅課堂,讓生物課堂變成快樂的海洋
馬克思說過:“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勞和痛楚”。教師用愛心創造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減輕了學生心理上的負擔,學習將變得輕松愉快。現代學生觀認為: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是有獨立人格的人;是獨特和發展的人。因此,在數學教育教學中,不能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應該有情感的溝通,只有尊重學生,激發興趣,充分開發利用學生的智能和潛力,才能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例如,學習《尿的形成和排出》這一節的時候,我講完尿液是如何形成的之后,我就會對學生說,現在讓我們來當一下醫生,給幾個病人看看病,學生的熱情就上來了,對于問題也是非常的感興趣。
(二)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教學中
有人說:“激情是生命的亮點,更是學習動力的源泉”。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用自己飽滿的精神狀態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盡量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和諧、平等、活躍充滿生氣的課堂氣氛。一節課如果老師的情緒低落,學生的學習激情就不會高漲。教師上課前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用你的激情去感染學生,教書是一門語言藝術、表演藝術。教師要使自己的語言合乎學生的理解水平,對待不同年齡的學生,教師的語言結構、語氣輕重等都對教學效果起重要作用。尤其是生物課研究的對象都是有生命的,所以生物學的特色語言,即言詞語言和體態語言,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運用生動形象的藝術語言,并通過表情、手勢等簡單明快的體態語言相配合,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濃厚興趣,還可以轉化學生記憶生物學知識和理解生物學原理等知識,是一種強力的催化劑從而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果。
(三)就地取材,加強實驗教學
盡管無實驗室、缺乏實驗器材,只要老師思想重視,敢于創新,因陋就簡,充分利用身邊常見的材料或廢棄材料設計低成本實驗,很多生物學實驗還是能夠正常進行。如:以教室為實驗室,以學生文具(如文具小刀、圓規等)為“解剖器”,開展一系列的植物形態解剖實驗;又如:利用廢棄的有螺旋蓋的透明飲料瓶,開展小生態瓶的制作實驗,等等。再比如在八年級下冊中有關生物技術的教學可以根據實際選取“酸奶的制作”、“米酒的制作”作為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這樣,不僅能較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能充分體現“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的新課程理念,使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活動貼近生活和實際。
實驗前除要求學生明確教材上的實驗目的外,還要明確該實驗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實際應用。如上顯微鏡使用一課時,提出醫生對貧血、癌癥等疾病的診斷,除看、問、查以外,還要通過化驗,用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等對病人患病部位的細胞組織等進行病理診斷,才能得出結論。沒有科學手段會使病人誤診,嚴重時會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同時介紹顯微鏡在工、農、醫學方面的廣泛應用,以此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樹立科學態度,提高學習興趣,這樣有利于克服組織教學難的問題。
(四)充分利用配套的教學資源拓展教學深度
新版生物教材中增加了許多生物插圖,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這一主陣地,在教學中我們經常苦于尋找培養學生能力的素材,其實教材本身就有許多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素材,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課本的資料分析、插圖來解決實際問題。
負責研發新教材的“課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課程研究開發中心”的老師學者們還煞費苦心的開發了教學內容相匹配的視頻資源,這部分的內容是每一節課學生最感興趣的,因此必須要把握好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來觀看,要帶著問題或者思考去看視頻,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語言等多種感覺器官。
三、總結
總之,生物課的教學方法有很多,關鍵是教師要善于把握和總結,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多做實驗,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這樣,生物課堂才會更加有趣,學生的學習成績才會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