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漢代畫像石碑略論

2019-01-30 07:48:30鄭立君
美育學刊 2019年1期

鄭立君

(杭州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2)

兩漢時期產生了大量的石制墓碑,其中有些不僅鐫刻有篆、隸書額題和隸書碑文,而且雕刻有圖像,一般稱其為畫像石碑[注]所謂漢代畫像石碑并非原碑名稱,而是學者們因其上雕刻有圖像給予的說法。一般墓碑的名稱是依據其主人姓名,或墓碑額題名稱命名的,但歷代不同學者往往對同一墓碑又給予不同的稱謂。例如《西漢麃孝禹碑》又有《麃孝禹碑》《麃孝禹畫像石碑》等稱謂,《王孝淵碑》又稱《永建三年殘碑》,《孟孝琚碑》又有《孟琁殘碑》《孟廣宗碑》等稱謂,《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也稱《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鮮于璜碑》等,《梧臺里石社碑》又有《梧臺里石社碑碑額》《梧臺里石社碑畫像》等稱謂,《漢故領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也有稱《樊敏碑》或《巴郡太守樊敏碑》,《郭泰碑》又稱《郭泰碑陰畫像》,《漢故益州太守高君之碑》又稱《高頤碑》等等。筆者認為,按照墓碑主人姓名,或墓碑額題命名,或學界的一般命名應該更合適些。本表中列舉的名稱主要是依據石碑額題全稱和學界的一般說法等給予的。。兩漢時期制作的畫像石碑應該是很多的,但目前筆者搜集到的原碑僅有9塊、拓片3幅,列表如下(表1)[注]除表中列出的漢代畫像石碑外,也有些文獻記載和出土存世的石制墓碑上,雖然只有文字而無圖像,但它們是立于畫像石墓前的。例如《武梁碑》《武開明碑》《武斑碑》和《武榮碑》,雖然其上只有文字而無圖像,但其立于武梁祠畫像石墓室前,“這些碑刻是記載和研究武氏家族成員及石刻畫像的重要資料”(參見蔣英炬、吳文祺:《漢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修訂本,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第47頁)。再如《魯峻碑》亦無圖像,但魯峻墓是畫像石墓,且據宋代趙明誠在《金石錄》中記載:酈道元《水經注》引戴延之的《西征記》曰:“‘焦氏山北金鄉山,有漢司隸校尉魯恭(峻)冢。冢前有石祠,四壁皆青石隱起。自書契以來忠臣、孝子、貞婦,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形象,像邊皆刻石記之。’今墓與石室尚存,惟此碑為人輦置任城縣學矣。余嘗得石室所刻畫像,與延之所記合。”(參見[宋]趙明誠撰:《金石錄校正》,金文明校正,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277頁。)一定意義上說這類石碑也能列入漢代畫像石碑研究范圍,但限于篇幅,本文不列入討論。:

表1中列出的這些畫像石碑均被不少專家學者提及或考述過,其中《西漢麃孝禹碑》《漢故黃君之碑》和《白石神君碑》的真偽,《孟孝琚碑》和《犀浦薄書殘石》的年代問題,有些畫像石碑上的書體類型和畫像石碑是否應該列入漢代畫像石范疇等,學界的異議較顯著。

表1 漢代畫像石碑

清代學者陸增祥在《八瓊室金石祛偽》中將《西漢麃孝禹碑》(圖1)列為偽刻,但僅說“右麃孝禹闕,上銳下方,似圭形。分書兩行,左右各有直界,中空三寸許,上有畫鶴,蓋贗鼎也”,“并未說明任何理由”[1],可能只是猜測。就筆者的有限資料查詢,自清代至今不少關于漢代碑刻等文獻中亦未見有該碑偽刻之說。從書法與圖像方面看,雖然該碑隸書細勁流暢,樸拙自然,但“河平三年八月丁亥平邑成里麃孝禹”2行15個字,大小間隔排列不夠工整,其上的鶴鳥(或為朱雀)也雕刻得簡單稚拙,體現了西漢時期的隸書與畫像藝術的基本特點,該碑應該不是偽刻。同時,該碑上銘刻的“河平三年”為西漢成帝河平三年,也能進一步證明漢代畫像石碑早在西漢即已產生[注]關于墓碑最早產生的時間問題,有不少學者認為產生于東漢時期。例如清代葉昌熾在《語石》中說:“歐陽公集古錄石刻無西漢文字公于宋文帝神道碑跋云:‘余家集古所錄三代以來鐘鼎彝盤銘刻備有,至后漢以后始有碑文;欲求前漢時碑碣,卒不可得。是則,冢墓碑自后漢以來始有也。’”(參見葉昌熾:《語石》,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年,第9頁。)當代也有較多的學者認為“為死者立碑的風習,始于東漢初期”(參見天津市文物管理處、武清縣文化館:《武清縣發現東漢鮮于璜墓碑》,1974年第8期)。《麃孝禹畫像石碑》的出土進一步證明了畫像石碑等墓碑最早產生于西漢末年。除此,早在東漢時期劉熙在《釋名》就已記載:“碑,被也,此本葬時所設也。”(參見劉熙:《釋名》,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第93頁。)唐代封演也在《封氏聞見記》中就說,“前漢碑甚少,后漢蔡邕、崔瑗之徒,多為人立碑。魏、晉之后,其流寖盛”(參見封演撰:《封氏聞見記校注》,趙貞信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57頁),盡管封氏所說“前漢碑甚少”并非專指畫像石碑,但說明了墓碑早在西漢就已產生了。。

圖1 《西漢麃孝禹碑》碑額

《漢故黃君之碑》原碑出土地和現藏哪里均不詳,目前筆者所見的僅是現存北京圖書館的該碑拓片(圖2)。關于該碑(拓片)真偽問題,當代有學者認為橫題的碑額、碑名和首行抬頭等不合乎漢代墓碑形制,拼湊的碑文、書體風格與時代不符合和該碑的著錄流傳情況等方面均存在疑問,并說“現存《漢故黃君之碑》應該不會是東漢人的原刻,當是后人偽刻”等[2]。確實,在已往有關漢碑文獻中未見有關該碑記載,尤其是該碑(拓片)篆、隸夾雜的書法拼湊等都很明顯,作偽的嫌疑較大。但筆者也猜測該碑(拓片)也可能因年久損壞,大部分字跡不清或剝泐掉了而被后人從額題到碑文改動補刻過,只不過補刻者的水平不高等。如果說該碑是后人完全作偽,那么作偽者的技術不至于如此低能,作偽者也應該懂得漢代碑刻的一般形制,因為在歷史上后代偽刻前代墓碑等情況也是很多的,一般也都是盡可能接近原碑以欺世盜名,或牟取暴利,因此該碑(拓片)可能不是后人完全的偽刻。

圖2 《漢故黃君之碑》拓片(局部)

《孟孝琚碑》碑額和碑文上部均已殘缺(圖3),碑文中僅有首行“丙申月”和文末“十月癸卯”“十一日乙卯”時間,具體年代不詳,因而不同學者對其產生時間持有不同的看法。例如“高文先生考證此碑鐫立于東漢永元八年(公元九六年)。謝崇崐考為桓帝永壽二年(公元一五六年)立”[3]833。馬子云、施安昌認為“此書法是在東漢后期”[4]。彭興林說“羅振玉考為西漢河平四年”,且引證史料認為“予依長術考之”,漢代有“六值丙申”,分別在漢景帝中元五年、漢昭帝始元二年、漢成帝河平四年、光武帝建武十二年、漢和帝永元八年、漢桓帝永壽二年。“考中元五年十月癸巳朔十一日得癸卯,而十一月為壬戌朔,是月不得乙卯。始元二年十月戊辰朔,是月不得癸卯。建武十二年十月壬辰朔,十二日得癸卯,而十一月為辛酉朔,是月不得乙卯。永元八年十月為癸卯朔,十一月為癸酉朔,是月不得乙卯。永壽二年十月乙卯朔,是月不得癸卯。惟河平四年十月庚辰朔,二十四日得癸卯。十一月庚戌朔,初六日得乙卯。與碑中所敘甲子吻合,則此碑河平四年所立也”[注]參見彭興林:《中國歷代名碑釋要》(上),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1年,第33頁。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的《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也將此碑定為“西漢河平四年(前25)十一月六日刻”(參見北京圖書館金石組:《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秦漢部分)第1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5頁)。。在沒有確切紀年的情況下,彭先生的這種推算也較為合理。筆者認為,從書法角度看,不僅“此碑書法結字勻稱,寬博深茂,古樸而存典雅之氣”[3]833,而且其中如“改”“四”“名”“和”“仁”等不少字體形態、筆法都很接近刻于東漢永壽二年(公元156年)堪稱漢隸極品的《禮器碑》的字體、筆法。雖然有不少字的結體等顯得稚拙,章法不如《禮器碑》工整有序,總體風格上遠遜于《禮器碑》,但其體現出的東漢中期以后成熟隸書的風貌還是很明顯的,遠超西漢末年東漢初年隸書定型與發展時期的水平。至于其與《禮器碑》的差別應該與書丹者有極大關系,也即是說《禮器碑》的書丹者顯然是高水平的書家所為,《孟琁殘碑》書丹者應是一般寫手,兩者書寫水平存在高低差別是必然的。同時,也可能存在著《孟琁殘碑》書丹者或民間石刻匠人對《禮器碑》的學習或模仿等因素,據此推測《孟琁殘碑》可能鐫立于東漢桓帝永壽二年,或稍晚于《禮器碑》。

圖3 《孟孝琚碑》

圖4 《白石神君碑》(額題)

《白石神君碑》的真偽等說法主要原因是該碑末行刻有“燕元璽三年正月十日,主簿程疵家門,傳白石將軍教,吾祠今日為火所燒”等文字。據此,清代的洪適、吳玉搢等人認為此碑“雖有光和紀年,或后人用舊文再刻者耳”,或魏晉以后的“慕容時所刻”。翁方綱、錢大昕等人則認為“是碑為漢刻,無可疑者”、“要為漢刻無疑矣”等等。從書法角度看,該碑隸書藝術水平很高,與武梁祠的《武榮碑》相近,很明晰地體現出東漢成熟隸書的藝術特點與風格,有一定的價值和歷史影響,該碑應該為漢代人所刻。當然,對該碑真偽的異議也是正常的,畢竟碑末銘刻有“燕元璽三年”文字,很容易引起懷疑討論。但也正如有學者說就該碑的書法藝術價值和影響而言,“它對后世影響還是很大的,我們應對此碑的書法價值給予正確的評價,不可人云亦云隨聲附和地一味貶低”[5]。學界對額題“白石神君碑”書體(圖4)有著“額陽文篆書”“篆額”“篆書”和“額陽文隸書”等說法[注]持這些說法的文獻和學者不少。例如有北京圖書館金石組:《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秦漢部分)第1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75頁。彭興林:《中國歷代名碑釋要》(上),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1年,第254頁。王建中:《漢代畫像石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第261頁。李檣:《秦漢刻石選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59、360頁等。。該碑額題為陽刻文字是肯定的,但判斷其為篆書或隸書都似有不妥。例如“白石神”三個字顯然為帶有篆書筆意的隸書字體,“君碑”二字篆書筆意很明顯,實際上這五個字是篆、隸書體結合的額題,這種寫法也是很常見的,因此說其為篆、隸書體結合的額題應該更為合適些。

圖5 《犀浦薄書殘石》

《犀浦薄書殘石》(圖5)與《王孝淵碑》同出一墓,但無明確紀年。有學者認為該碑是王孝淵墓室中“利用一塊刻有文字的舊碑改作的”左扇墓門,該碑可能早建于王孝淵墓即永建三年,也可能是建于三國蜀漢或稍后時期;從書法方面看,“墓門殘碑書法比較工整,略似東漢孔宙碑”,“這塊墓門殘碑也是東漢時期的碑,這是沒有多大問題的”[注]參見謝雁翔:《四川郫縣犀浦出土的東漢殘碑》,載《文物》,1974年第4期。。筆者認為,從該碑的隸書章法上看,其與《孔宙碑》《華山廟碑》《衡方碑》《曹全碑》《史晨碑》和《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等,都屬于豎行間距疏朗、橫行間距緊密適中和整體布局工整、嚴謹一路;從字的結體、用筆特點與風格看,其字的結體也趨于方正,起筆收筆方圓并舉,特別是字的橫畫和捺筆等主筆有一定的流麗之感,與《孔宙碑》《曹全碑》流麗疏宕一類相似,但整體風格較敦實、厚道,又與《孔宙碑》《曹全碑》的流麗秀氣有一定的距離,倒是與《史晨碑》隸書的沉古遒厚之氣有所接近。據此,從該碑出土于永建三年的王孝淵墓室和隸書的章法布局、字的結體、筆法等水平,可以判斷《犀浦薄書殘石》可能刻于《王孝淵碑》同時代或在《孔宙碑》(東漢桓帝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史晨碑》(東漢靈帝建寧二年,公元169年)和《曹全碑》(東漢靈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等碑刻之后即東漢晚期。

漢代畫像石碑是否應列入漢代畫像石范圍,當代學界也有不同的說法。有學者不僅將其列入漢代畫像石研究范圍,而且直接冠名為畫像石碑,并認為《西漢麃孝禹碑》上“所刻鶴鳥畫像在西漢一代十分罕見,可謂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碑首畫像石”[6]。有學者將《西漢麃孝禹碑》《王孝淵碑》《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和《漢故領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畫像列入紀年漢代畫像石之列[7]。也有學者說“以前人們(包括筆者在內)把山東平邑西漢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麃孝禹碑也算作紀年漢代畫像石之列,仔細考究起來似有不妥。除了因為該碑非建筑外,更主要的是其主體是文字,兩只小鳥不過是碑額上的裝飾而已。同理,天津武清東漢桓帝延熹八年(165年)雁門太守鮮于璜碑上的青龍、白虎和朱雀也只是碑額的裝飾(圖6),不宜將其列入畫像石。盡管如此,在研究漢代畫像石的時代特點時,仍然可以把它們以及摩崖畫像作為有用的參考資料”[8]。

圖6 《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碑陽、碑陰(局部)

誠然,作為漢代墓碑之一種的畫像石碑和作為墓室、地面祠堂與石闕建筑材料和裝飾的畫像石,兩者在工藝制作方法、藝術形式等方面有一定的區別。何謂墓碑?東漢時期的劉熙解釋說:“碑,被也,此本葬時所設也,施轆盧(轤)以繩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后人因焉,故建于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謂之碑也。”[9]唐代封寅也說“豐碑恒楹,天下諸侯葬時下棺之柱,其上有孔,以貫纖索,懸棺而下,取其安審,事畢因閉壙中。臣子或書君父勛伐于碑上。后又立之于隧口,故謂之神道碑,言神靈之道也”[10]。由此可知,漢代畫像石碑等墓碑最先制作就是一種喪葬用品,有著“事畢因閉壙中”,后來置于墓室外顯要之處,用以記述墓主生平或追述墓主之功績等功能。漢代畫像石碑等墓碑一般形制是由碑首、碑身、穿孔、底座、額題、碑陽碑陰文字和圖像等部分組成,其中碑文是主要部分。畫像石一般是指附屬于墓室與地面上的祠堂、石闕等喪葬建筑物上的雕刻裝飾圖像,是我國古代為喪葬服務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因為是雕刻在石材表上面的畫,故稱為畫像石。并且,在山東蒼山元嘉元年畫像石墓的題記中,就直接稱為其為“畫”等[注]參見蔣英炬、楊愛國:《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頁;山東省博物館、蒼山縣文化館:《山東蒼山元嘉元年畫像石墓》,載《考古》1975年第2期。,圖像是畫像石的重要部分。但兩者又都是在兩漢時期厚葬等社會風氣中產生的,都是為喪葬服務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因此在圖像、書法、題榜形式和功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共通性。

首先,從圖像方面看,表1中所列的《西漢麃孝禹碑》上雕刻的兩只相向對稱的鶴鳥,《漢故黃君之碑》(拓片)上雕刻的人頭像,《孟孝琚碑》上雕刻的青龍、白虎和玄武形象,《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上雕刻的青龍、白虎、朱雀和卷云紋,《白石神君碑》上雕刻的青龍圖像,《漢故領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上雕刻的二螭龍、龜趺,《犀浦薄書殘碑》上雕刻的一拱手而立的人像,《漢故益州太守高君之碑》上雕刻的螭、龍畫像,相對比較簡單,應該是作為墓碑的裝飾出現的。但《王孝淵碑》《朐忍令景君碑》《梧臺里石社碑》和《郭泰碑》上雕刻的圖像,顯然不是僅僅為了裝飾,而是與畫像石上的雕刻圖像一樣,既有著裝飾美化幽冥世界的功能,也有著藉此表達人們希望死后升仙等理想與愿望,寄托生者對死者哀思之情的思想意圖。例如《王孝淵碑》(圖7)的“正面向著墓室,上部浮雕有朱雀、男像、女像及跪女像各一;下面刻隸書碑文。背面向著墓外,上部浮雕有伏羲、女媧、蟾蜍各一;下部浮雕有朱雀、玄武、牛首、鹿、圭、璧、璜各一。碑兩側分別浮雕有龍、虎各一”[11]。從該碑的圖像與文字比例看,顯然圖像占據了整個碑的大部分面積,文字僅占據碑的正面下部一小部分面積。從畫像內容看,碑的正面下半部分的男女像和跪地女像應該表達的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上半部分一只較大的展翅欲飛的朱雀應該是表達靈魂升仙過程。碑的背面上部的伏羲、女媧、蟾蜍形象應該是象征著仙界;下部的朱雀、玄武、牛首、鹿、圭、璧、璜和兩邊的龍、虎形象,應該是表達驅邪避禍、祈福納祥等思想觀念。不難看出正面、背面和側面圖像刻畫出了一幅現實生活——死后靈魂升天——仙界——吉祥如意等完整畫面,這種完整的圖像表達在畫像石上也是常見的圖像范式,因此這通石碑與其說是畫像墓碑,不如說是畫像石。《朐忍令景君碑》(圖8)碑額正中間雕刻一婦人半開門露出半個身體,兩邊雕刻朱雀與玉兔,碑兩側雕刻青龍、白虎,碑正面文字四周雕刻云氣紋。朱雀、玉兔、青龍、白虎和云氣紋這些藝術形象在畫像石上可謂比比皆是。尤其是婦人作半開門狀圖像,在不少地區出土的漢代畫像石上都有類似畫像,這類畫像“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啟門圖’,在川渝地區發現的數量很多,計有22處,另在魯蘇地區也有3處發現”。“這是漢代畫像中一類十分重要的題材,它不但可以揭示出墓主人希望升仙的愿望,還能勾勒出漢代人們想象和實踐中的某種升仙程式”[12]。關于《梧臺里石社碑》和《郭泰碑》的畫像,傅惜華等認為前者碑陽面畫像題材為“人事類建筑裝飾之屬”,碑陰畫像題材為“神話類神仙靈異之屬”。后者原石左部畫像題材為“人事類漁獵之屬”,右部畫像題材為“人事類百戲之屬”[13],實際上這些畫像題材內容在漢代畫像石上都是極為常見的。

圖7 《王孝淵碑》(局部)

圖8 《朐忍令景君碑》

其次,從書法角度看,雖然表中所列的各碑篆、隸碑額與隸書碑文書法水平高低不一,但它們都是兩漢篆、隸書法藝術發展水平的重要表現。特別是《西漢麃孝禹碑》《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和《漢故領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等隸書書寫水平都可謂漢代碑刻書法中的經典之作。同樣,雖然畫像石是以圖像為主,但在不少出土畫像石上也有不少篆、隸書文字,參差不齊的書寫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漢代篆、隸書法發展脈絡,其中特別是《許阿曲墓》(圖9)、《山東蒼山元嘉元年畫像石墓》等不少畫像石墓出土的畫像石上雕刻的隸書也都堪稱漢隸經典。因此,漢代畫像石碑和畫像石的篆、隸書寫水平都可以作為兩漢書法藝術發展的重要鏡像。尤其是兩者文字設計的功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即漢代畫像石碑是漢代墓碑的一種,其主要功能也是通過文字手段為墓主人歌功頌德、記事或生者對死者表達哀思懷念等,文字是主要的視覺元素。畫像石碑上的題榜文字設計的目的也是既有著標示人物、車馬、墓室等名稱、官階等作用,也有著圖像解讀、歌功頌德和表達哀思等功能。

圖9 《許阿曲墓》

再次,從題榜形式看,漢代畫像石上的榜題文字較簡短,一般銘刻于畫像中,用以標示人物、車馬、建筑物等名稱、官階等。題記文字較多,一般位于畫像之外,用以記述死者生前事跡、畫像石制作緣起與過程和對圖像內容的解讀等。而表中列舉的《西漢麃孝禹碑》“河平三年八月丁亥平邑成里麃孝禹”[注]據文獻記載,漢代山東平邑,西漢縣,屬代境,此有麃氏族。 名孝禹不可考,或即麃邑公之后裔等。參見彭興林:《中國歷代名碑釋要》(上),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1年,第29-30頁。、《漢故黃君之碑》碑額“漢故黃君之碑”、《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碑額“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梧臺里石社碑》碑額“梧臺里石社碑”(圖10)、《白石神君碑》碑額“白石神君碑”、《漢故領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碑額“漢故領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和《漢故益州太守高君之碑》碑首“漢故益州太守高君之碑”,雖然是漢碑的一般制作方式,有著認知、點題的作用,但它也是一種榜題形式。表中列舉的除《梧臺里石社碑》外的各碑碑文內容大都是記載、追述死者生前事跡或歌功頌德等而作的,這實際上是題記,所以它們與畫像石的題榜形式是相似的,將漢代畫像石碑列入漢代畫像石范圍也是合適的。

圖10 《梧臺里石社碑》碑額

綜上所述,表中列舉的有些漢代畫像石碑的真偽與年代等問題的不同討論是學術研究的正常現象,也是學術發展的表現。漢代畫像石碑是漢代墓碑之一種,其材料、制作工藝、喪葬性質和作為碑文與圖像載體、信息傳播的媒介等功能方面與其他漢代墓碑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漢代畫像石碑上既銘刻文字也雕刻有圖像。雖然畫像石碑上雕刻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人物、云紋裝飾等都較簡單,但它們既體現出了漢代墓碑的一般裝飾程式化特征,也是漢代畫像石上常見的圖像題材、藝術形象;雖然漢代畫像石碑以文字為主,漢代畫像石圖像是主要部分,但兩者的性質、功能等基本是一致的,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將漢代畫像石碑列入漢代畫像石范圍是合適的,而且也可以擴大漢代畫像石研究范圍,能進一步窺探出兩漢時期喪葬文化藝術的多樣化發展情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a级毛片免费看|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无码人中文字幕| 婷婷伊人久久|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日韩黄色在线|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lhav亚洲精品|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欧美在线国产|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色婷婷视频在线|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区|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玖玖视频|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色综合久久88|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999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91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男同| 99这里只有精品6| 色综合中文字幕|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99草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 欧美性久久久久|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福利一区在线|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国产91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欧洲av毛片| 色噜噜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激情|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天堂|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亚洲无卡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免费一极毛片|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成人亚洲视频|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久久美女精品| 中文字幕第4页| 亚洲69视频|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91国语视频|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