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智 吳東生
命題作文是根據所規定題目進行寫作的一種作文方式,它有利于寫作者思想迅速集中,在短時間內朝著一個目標進行思考,也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思維廣度和深度。正因如此命題作文在以往的高考作文命題中頻繁出現。近幾年新材料作文大行其道,然而命題作文仍占一席之地。如2017年北京卷以《說紐帶》或《共和國,我為你拍照》任選一題作文;山東卷以《回頭卻不是從前》為題;2018年北京卷又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或《綠水青山圖》任選一題作文。因此,我們還是應該高度重視研究命題作文的寫作指導。在命題作文中,比喻類命題具有隱喻性、象征性的特點,在給學生提供個性寫作空間的同時也增加了審題的難度。如何把握此類作文題目的特點并準確審題立意對高中起始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挑戰。特別是高一學生正處在初高中知識銜接的階段,在寫作上表現為從簡單的記敘文過渡到復雜的記敘文。在表達方式上由單一的記敘、描寫過渡到多種表達方式的結合,比喻類命題記敘文的寫作訓練顯得尤為重要。2019年武漢市高一年級期末語文調考的作文題就是一道非常典型的比喻類命題作文,它著重考察學生的審題能力和寫作復雜記敘文的能力。在此,筆者主要以此題為例,談一談比喻類命題記敘文的寫作指導問題。
比喻類命題作文審題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握喻體的特點,理解喻體的含義。這類作文的命題往往有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在審題立意時,要把握本體和喻體及其相似點,由此及彼、化實為虛,探究隱含在題目中的深層含義,從自己理解最深的、又最熟悉的角度入手,這樣才能使文章的立意準確深刻,進而合理選材。
以《星光點亮我的人生路》(2019年1月武漢市高一調考卷)為例,“星光”是喻體,審題的關鍵在于挖掘“星光”的深層含義。“星光”的特點是會發光,且出現在夜空。由此特點展開聯想,“星光”用來比喻對人有感召作用的事物或力量,它可以是來自師長的教誨,父母親友的關懷,也可以是榜樣的力量等等。并且“星光”出現在夜空,這一特點意味著看見它的人身處暗夜,是“星光”的指引讓人走出了黑夜。由此,這道題目的立意可以歸納為:人生路上曾有過黑暗、迷失、彷徨,是關愛或者榜樣的力量,如星光般點亮了“我”,啟發了“我”,引導“我”走上大道、正道。在準確立意基礎上,學生可以調動自己的內心,真誠地品味和解讀生活,發掘生活中對自己的成長產生深遠影響,有意義有價值的人和事,選擇自己感觸最深、最熟悉的材料來寫。
又如《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2009年高考北京卷)也是一道典型的比喻類命題作文。這道題中的“隱形的翅膀”,就是一個比喻或象征,必須弄清楚這個詞的深層含義。題中的“翅膀”用來比喻助人成長成功的條件、力量,“隱形”則強調它是抽象的,別人看不見的或者是不易察覺的,需要用心體悟品味,應該是精神意志層面的。由此挖掘思考:堅定的信念、樂觀的精神、美好的品質、健康的愛好、父母的關愛、朋友的真情……凡此種種,都可以理解成為“我”的發展助力,為“我”實現超越加油的“隱形的翅膀”。因為這些都是達到人生目標的條件。比如縱向深入挖掘“翅膀”的內涵,所給歌詞材料中已經有明確提示:“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向遠方。”其中“給我希望”“飛向遠方”即在點明擁有翅膀的結果。“給我希望”“飛向遠方”給了我們很好的思維提示,尤其“飛向遠方”一句非常有意味,值得細細琢磨。如果能在“遠方”上下功夫,就可以挖掘出更高層次的審美意味,只有從描述這種境界的角度選材,才能使得文章真正豐滿充實。
記敘文的作文題目看上去變化多端,但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即基本上是由幾個關鍵詞構成,這些關鍵詞中分別隱含著對某個(些)人、某種事、某層意義的規定或強調,如“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2015年高考北京卷)、“神奇的書簽”(2016年高考北京卷)、“共和國,我為你拍照”(2017年高考北京卷)、“回頭卻不是從前”(2017年高考山東卷)、“綠水青山圖”(2018年高考北京卷),這些題目的區別體現在:1.有哪幾個關鍵詞。一般來說,記敘文的題目由1-3個關鍵詞組成,大多為2個關鍵詞。2.是明確的要求還是隱含的信息。譬如“共和國,我為你拍照”,題目中既包含“我”和“你”兩個主體,還隱含著對共和國輝煌成就的贊美、個人對國家建設發展的貢獻等信息。3.是實在的內容還是虛指(比喻、象征)的。譬如“神奇的書簽”,關鍵詞“書簽”就是實在的記敘對象,而“回頭卻不是從前”中的“回頭”則是象征性的關鍵詞。
行文中重點處就應濃墨重彩、縱情揮灑,其他部分就該惜墨如金。這樣才能詳略得當,眉目清楚,鮮明有力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凸顯文章的主旨。行文重點的突出,要求學生在審題時能夠區分出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挖掘出題目中的內涵和重心。在《星光點亮我的人生路》一題中,學生要充分關注“點亮”一詞。結合“星光”出現在夜空的特點,明確“點亮”并非照耀之意,它是黑夜中的一種指引。題目中的言外之意是“我”經歷過了夜的黑,是在“星光”的引導下走過黑暗,踏上坦途。那么在行文中就要強調走出的過程而非結果,要寫出黑到亮的過程。在內容的安排上,可以抓住“點”去表現身處困境、低谷時的迷茫痛苦,受到感召、得到指引時的豁然喜悅,以此突出前后的變化。《必須邁過這道坎》這道題目,在準確立意的基礎上,要抓住“必須”“邁過”來審準行文重點。從這些關鍵詞中讀出的是面對挫折困境時的態度和決心,因此在記敘中要強調遭遇挫折、身處困境中的具體表現,這樣才能重點突出,避免平淡敘事。
通過審題明確了行文的重點,但在具體寫作中如何突出重點是讓很多學生苦惱的問題。高中階段要求能寫復雜的記敘文,那么意味著不能再滿足于寫作記敘一人一事,表達方式單一的簡單平淡的記敘文。復雜記敘文的“復雜”體現在內容的豐富和表達方式的綜合性。為了突出重點,首先可以選用多個不同角度的典型事件或者典型片段進行巧妙組合。其次要打破單一的表達方式,應該充分利用細節描寫的作用,放大情節發展中的重要環節,并注意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用細致的描寫去淋漓盡致地刻畫,用真切的抒情去恰如其分地渲染,用精要的議論去點到即止地升華。只有這樣在寫作中不斷實踐,才能寫出言之有物、詳略得當的記敘文。
準確的立意、豐富的內容需要結構這個精巧的容器去承載才能得以鮮明的體現,如何謀篇布局、結構全文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比喻類命題題目中含有比喻義,在行文中揭示題目中的比喻義時,必須要注意本體和喻體之間合乎邏輯的相似點,關注表層含義和深層內涵的結合。利用好這個相似點,可以幫助我們合理安排文章結構。
記敘文的基本結構形式有縱式結構和橫式結構兩種。縱式結構一般按時間先后順序或事件發展順序來組織材料。這類結構交代人物成長或事件發展的來龍去脈,有利于讀者了解人物的經歷或事件發展的過程,給人以完整感。橫式結構通常指選取不同的片段或事件性質的分類來組織材料,以突出幾個主要問題,或問題的幾個主要方面。不受時空限制,敘事也不講究完整,留白較多,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在比喻類命題作文的謀篇布局中,無論選用哪種結構形式,我們都可以通過利用前文提到的相似點,靈活設置線索,巧妙扣題,合理安排結構。
就《星光點亮我的人生路》的結構安排而言,如果采用縱式結構,可以設置雙線。一條以“星光”為線索,一條以“我”的變化為線索。可做如下安排:遭受挫折,身處困境;一片漆黑,不見星光——受到感召指引,出現轉機;星光微現——踏上坦途;星光閃爍。本題和喻體的相似點就是兩條線索的交匯處,兩條線索的交匯既緊扣題目,又有利于揭示題目的寓意。也可選用橫式結構,設置單線。如以“我”的感情變化為線索:苦悶彷徨—豁然堅定—喜悅感激。圍繞這條線索選取典型的敘事片段,并設置“星光”這個情感的載體穿插其中。這種安排同樣是巧妙利用相似點,結構全篇。在具體的寫作實踐中,可以依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運用。
以上是針對比喻類命題作文寫作所做的一些思考和梳理。總而言之,在高中起始年級,只有踏踏實實做好審題訓練,在寫作實踐中積極嘗試復雜記敘文的各種寫法,才能進一步明確文體意識,切實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