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穎
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是搞好作文教學、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至于如何去調動,老師們自有其辦法,任何統一的“模式”都是無法解決眾多紛繁的實際問題的,這里我只談談我的想法和做法——鼓勵學生記日記。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青年期的學生,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好奇心、好勝心是很強的。他們絕大多數都有“我要學”的迫切愿望,他們很敏感。甘心落后于他人、不求上進的學生也許有,但這畢竟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學生都是愿意寫得一手好文章的。教師如能抓住他們這種敏感心理,并能利用好這一心理特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有位學生寫了這樣一則日記:
一提到老師,我就難過到想哭。在班級里,我是很不起眼的,可以說,沒有幾個人能叫出我的名字。一種孤獨,永久的孤獨纏著我,使我不能脫身。本來,我想老師也許會幫助我解脫困境,可是,我絕望了。沒有一個老師關心我、對我好,起碼那么一點也沒有。因為我一不出眾,二沒有“眼力見”,三不會溜須,四不會吹牛,五不會聯系人,六不……所以幾乎沒有一個老師認得我,我在短暫的時間里,發現那些會說、會干、會……的同學都受到了“優待”,老師很重用他們。整天,那些人圍著老師前后轉。我一看見他們,總不舒服,離開他們,我便像獲得了自由。不光學生愛和老師“密切”,連老師也愿和學生“貼乎”。我瞧著這些師生,他們象團火,而我象塊冰,這是為什么?其實,我很敬重老師,但老師卻像不知道我也是他們的學生似的。我多么希望老師也抽空幫助像我這樣“沒資格”的學生??!我是多么需要您呢!老師您聽見了嗎?——一個學生的心靈的呼喚!
這是一位自我感覺在老師面前受到冷遇的學生內心的自白。從語文的角度來看,這則日記很出色。當然,也許可以從這篇日記中看出這個學生的思想有點偏激,他太敏感于這些“似有非有”的細微小事了,而且把自己弄得不可自拔。但透過這些表面的東西,我們可以發現他的敏感正是因為他有很強的自尊心和好勝心。在他苦惱煩悶之際,在他需要老師幫助的時候,老師若能及時發現他并能抓住他的這種心理特征,給予幫助,那么,他的進步將是驚人的。
在這篇日記的批語里,我贊揚他 “有一定的觀察力,表現力,有一定的文學才能”,說他如果堅持下去很可能在文學上會有所造就,同時又尖銳地批評他說“從你的日記看你的思想,你‘既高尚又庸俗’。不要以自己的小心眼去衡量老師和同學以及周圍的其他事物。真需要老師的幫助,是否愿意找我面談一次呢?”果然,日記本下發的當天,他就表示要和我交談。談后的第二天,他又拿來一則日記讓我看:
幸福女神悄悄地降臨了……我對她的姍姍來遲毫不責怪,倒是有點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是好了。日記本發到手,懸了一天的心終于能落下來,我的大腦被老師的似懂非懂的話塞滿了,待我的心情漸漸平靜后,我思索著,回憶那一行行的紅字,象是在苦思冥想一道難題,但這比難題現實得多,有意思得多。我并不認為自己有什么天資,至于寫日記,……那是我覺得非說不可,不寫不行才寫的……可沒想到,您卻被日記中的某些情節所感動,寫了那么多的批語,我深感榮幸。
說實在話,學生這則日記,也使我深深感動了。我為取得了學生的信任感到羞愧,我給予他們的太少了。但是,反過來說,信任你的學生,你說的話,他當然愛聽,你要他多寫,他自然肯多寫,有你及時地鼓勵,他是會堅持不懈地寫下去的。你不用擔心他的文章寫不好,他的語言,以及通過語言表達的感情,有著動人的力量。
調動學生寫的積極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正面激勵。多說學生文章的“好話”,少說或不說風涼話、泄氣話,不潑冷水。非說不可時,也要盡量委婉含蓄,點到為止,以免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好勝心和好強心,萬不可掃了學生“我要寫”的興頭,要讓學生心理上始終有一個念頭:“我要寫,我能行!”只要有這個念頭在,學生就會一種異乎尋常的前進動力,這動力就會鼓勵他經常堅持下去。寫得多了,文章水平常隨之提高了,這就是“熟能生巧”的奧妙,而取得此奧妙的途徑就在于設法調動學生寫的積極性。
學生寫的積極性有了,就要設法使這積極的勢頭長久不衰的保持下去。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思想言行,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要想讓學生總有一股“要寫”的勁,也同樣離不開思想工作。
號召學生寫日記是了解他們思想狀態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提高他們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教師鼓勵學生在日記里說真話,寫自己的真情實感,特別要求他們把寫文章的感受,都在日記里表現出來,這樣會有助于教師較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當然,要想讓學生將自己的真實思想“暴露”給你,要以信任為前提。你要想讓學生把“心”交給你,先要想想,自己是否把“心”交給了學生。信任源于師生的彼此理解,源于師生感情的彼此交流。我覺得,認真檢查批閱學生的日記,通過日記和作文的批語和同學談話,是師生交流思想,增進理解,取得信任和諒解的最好方式,也有助于調動學生寫的積極性。
在寫日記的過程中,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得到了極好的展示和提高。中學生作文,要求學生會綜合地運用多種表達方法。我批改學生的作文常苦于學生的記敘不具體,不生動,更為學生不會發議論和抒發情感而撓頭。但在日記里,我卻常能發現學生很好的記敘、議論、抒情和描寫。下面是幾則學生的日記:
“……課堂上,老師提問我,我答錯了,老師沒讓我坐下,我像電線桿子一樣站著,眼里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淚水,我本來就愛哭,但我不愿在別人面前哭,讓別人可憐我,可眼淚偏偏像斷線的珍珠,在這眾目睽睽之下,我心里真像翻騰著苦水”。
“……早晨,晨讀時間,語文老師走進了教室。她的左手悠閑地背在了身后,右手習慣地用中指向上推了推黑框眼鏡,只見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就說到,‘課代表,明天收日記本。’”這話雖是對課代表說的,卻是給我們大家聽的,這誰都心里明白,可他卻像沒事似的,不管我們心里多急?!?/p>
這里的記敘是具體的,描寫是生動的,議論是恰到好處的,感情的流露也極自然。
有人說:要想寫好文章,就要多讀,多看,多寫,這是對的,三者互為補充,缺一不可。我在這里強調多寫,并不排斥另外二者。學生寫的積極性有了,也就愿意多讀、多看了;反過來,多讀、多看又促進了多寫。
一學期里,學生每人寫了十余篇文章,寫二十幾篇的也有,學生寫、老師批,師生都覺得緊張,但又覺得值得,我覺得我的氣力沒有白費,學生正在或已經很信任我,他們寫的積極性已經或正在被調動起來,通過他們的文章,我也看到了未來作文教學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