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高強
初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語文是初中的重要課程。初中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語感,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是推動學生身心發育的重要途徑。初中語文教學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影響,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
初中語文教育是初中生學習的重要內容,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語文作為各種科學的基礎,語文學習與核心素養培養具有密切的相關性,不同于其他學科著重于知識的積累,初中語文教學中具有大量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內容,需要學生進行深入探究與思考,從而形成內在的品質。語文的點撥在于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觀念,同時形成語文學習能力,并貫穿于語文學習始終,是新課程的重要目標。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初中語文教學主要是通過利用各種文學作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各種文章的同時,形成語言組織能力,并將這種能力應用在其他學科之中。初中語文教學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古文詩詞篇幅有所加重,且文學體裁方面,除了古詩詞外,還加入小說、散文、議論文、童話等文學題材,在閱讀課文的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初中語文教學在初中生核心素養培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是語文科學的重要基礎,拋開語文基礎知識來講核心素養的培養可謂是舍近求遠。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基礎知識的積累。語文基礎知識主要包括語法、詞句、句段篇、標點、修辭、結構等多方面的內容。新鵝口瘡標準對初中語文學習提出了相應的目標:掌握基本的詞匯、語法,從而了解文中的重點難點,掌握常用的修辭手法同時注重課文內外文學作品和文化常識的積累。新課程標準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要求在于文學積累,從而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與寫作能力。若學生掌握了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技能,往往能夠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閱讀教育不僅僅指課文閱讀,同時也包括了課外閱讀。課內閱讀主要是教材中出現的文章,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文學作品,從而積累自身的知識量,提高語感和審美能力。課外閱讀主要是學生自行選擇讀物,從而獲得情感體驗。新課程標準對初中語文閱讀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包括閱讀速度、文學體裁以及數量等方面的內容,并指出教師需要更加重視對學生閱讀的評價。過去許多教師與家長認為課外閱讀是不可取的,認為課外書都是“閑書”,部分家長甚至認為閱讀課外書會對語文學習有影響,因此拒絕讓學生看課外書。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閱讀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大部分教師都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例如江蘇鹽城中學要求初中生每年需要閱讀3本名著,且教師需要為同學推薦優秀名著。不少地區都開始注重語文閱讀教學。
隨著多媒體設備的完善,網絡技術成為現代初中語文教育的重要技術。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利用網絡能夠更好的開展語文教學。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收集問題相關的資料與信息,從而節省時間,提高探究的效率。基于網絡開展資源的查詢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網絡中有著豐富的圖文訊息,能夠為學生的閱讀、學習創造有效條件。教師可以通過QQ群、微信推送優美詩文,或是發送相關的資料。學生在探究中可以利用群組進行交流,也可以在微博上進行互動。使得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便捷,教師還可以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提供相應的幫助。基于網絡開展的教學活動對于現代初中語文教學來說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靈活運用網絡的時候能夠培養其對網絡的看法,從而合理利用網絡開展學習活動。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從名著出發,抓住課文的特色,采取不同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首先可以從不同類型的名著出發,例如詩歌與散文在理解與閱讀方法上就有較大的不同,例如在閱讀古詩詞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詩文內容,需要將古詩詞進行白文翻譯,從而更好的掌握其中的內涵,并對整體結構進行劃分,通過人物形象與故事的閱讀,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詩人來表述他的故事,最后在課堂中通過表演的形式進行匯報,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一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少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在旁邊寫下了自己的注釋,有助于提高閱讀的深度,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于都能力。同時,可以對重點片段進行講解,讓學生進行聯想。
新課改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根據新課改的目標,合理改進教學觀念、模式以及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效率,調動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文學素養,能夠推動人才培養制度的發展與完善。筆者認為通過選擇性吸收傳統教育的精華,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提出新的教學模式,合理利用各種教育技術,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活動的質量,有助于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和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