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濱州實驗學校)
自主學習主要強調學生在學習中必須充分手、腦、口。用自主學習的方法去探索知識的寶庫,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讓學生真實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轉換過去教學中師生的角色,真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作為當今社會對于每個人要求的終生學習能力的組成部分,已經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初中階段作為每個人思維最為活躍、學習能力開發最為重要的階段,對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需求也十分迫切。而生物學科對于培養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有著其他學科無可比擬的優勢:首先,生物學科作為理科類輔助學科無論在初中階段還是高中階段對于學生的精力投入要求并不十分嚴格;其次,生物學科的很多知識都可以設計成為以實驗、觀察為主的實驗性課程,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生物學科的知識大部分可以廣泛應用到生活之中的,具有很強的現實性;最后,生物學科之中很多科學家的軼聞趣事可以極大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
明確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本意義和教學的新方向是真正意義上實現工作不斷發展和改革的關鍵點,所以在實踐當中還應當加強對此環節內容的分析。在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過程當中存在有較多的缺陷部位,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養成是當前教學工作的發展以及改革的新方向。總地來講,自主學習模式是當前初中生物教學課程之中的主要教學思想,可以有效的激發師生之間的互動,同時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健全的工作方案,同時可以重新的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流程的構建,同時對教學的主要對策和教學的主導性政策方案等進行了全面和集中性的分析,使得教育工作的開展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原則性。
1.轉變傳統教學觀念
在傳統生物教學模式中,生物教師往往作為傳授者對生物學科知識進行講授。而學生只是在課堂上被動的學習,課堂上下很難形成有效的互動。同時,由于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對生物學科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專注程度不盡相同,使得教師很難兼顧每位同學獲取知識的程度,致使課堂效果達不到預期的程度。因此,需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改變教師在生物教學課堂中的主導地位。其次,要創新教學思路。在生物教學實踐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不拘泥于課本知識。要求他們從日常生活中汲取生物學科知識,培養他們善于觀察、善于分析、善于總結的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
2.鼓勵學生收集相關生物學習資料,養成自學習慣
處處留心皆學問,生物的學習當然也需要學生留心觀察。資料學習法應該從學生剛上初中時,就鼓勵學生收集資料。收集資料可以有目的的收集和無目的的收集。有目的的收集主要是指在進行某一節課之前教師指定學生收集的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資料。如在進行七年級下冊第十章第一節中的《水中的藻類植物》、第十一章第一節中的《地面上的植物》相關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提前收集藻類、苔蘚和蕨類這三類植物的相關資料。資料可以以文字、圖片或者標本的形式存在。這樣在課堂上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還可以節約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果。無目的資料收集法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可以收集與生物相關的一切資料,以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激發生物學習興趣。
3.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構建學生自主學習
心理專家認為:在和諧、寬松的環境中,人的潛能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創設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會使學生的精神得到鼓舞,心情輕松愉快。課堂上,教師熱情洋溢的微笑,親切的目光,期待的眼神,都會使學生產生安全感,縮短教師與學生的情感距離。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氛圍中自覺投入到生物科學知識的學習。即使學生出現差錯時,也不必聲色俱厲,幽默的糾正錯誤讓學生在笑聲中感受到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如一次上實驗課,一位學生用高倍鏡后還調節粗準焦螺旋,我急忙大喊:“用高倍鏡時,千萬別動粗!”操作中的錯誤在哄堂大笑中得到糾正。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
4.巧妙設計教學環節,強化自主學習的效果
自主學習也需要進行鞏固和強化,在每節課的開始,老師可以對上一節課的內容進行一個回顧,并且和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聯系,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已經學過的知識點,對新的教學內容也有一個引導作用。對于新課堂的導入可以通過一些小故事、新聞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例如,在學習人體的營養時,老師可以列舉一些國家的肥胖率、講一講現代人過胖或過瘦的原因,女生減肥是減少了對哪些營養物質的攝入等。這些都是現代學生所關心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導入,學生課堂參與度會更高。課堂上,還可以通過設疑,來啟發學生的思維或者進行小組討論來推動自主學習的進行。可以讓學生對于易于混淆的問題進行一個概念的區分,也可以拋出一些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或者對老師給出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發言。例如,在學習人體營養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對“營養過剩的小胖墩越來越多”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思考,為什么小胖墩會越來越多,他們的食物中都富含哪些營養物質,設計一份營養均衡的飲食表并說明原因。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的想法進行闡述,對別人的想法傾聽和吸收,通過這些問題的思考和討論不僅對知識點進行了總結和應用,也讓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有了一個思考,認識到了營養均衡的重要性,在日后的生活中更注重營養的搭配,改掉挑食的壞習慣。
5.加強實驗教學,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生物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自然科學。這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提高學習知識效率的重要的方式。根據初中學生的認知特性和心理特性,比較活潑,好奇心強,通過實際的實驗,不僅能獲得知識,提高對知識的掌握。有這樣的實驗表明,學生特別喜歡自己動手做實驗,實驗的進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刺激學生的學習潛能。指導學生的實驗,在創新精神學習中要提倡新的教育改革的實施,特別是加強創新的精神的培養能力是非常重要。當然,實際需要老師科學的講解和疏導:(1)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有明確的實驗目標。(2)實驗的過程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實驗中讓學生起到主導權。(3)積極參與,加深印象。(4)讓學生全部參與到實驗當中,進行比賽競爭,促使他們認真完成實驗。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關乎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提高,還有助于提高生物學科的教學質量,更能為祖國發展提供高能力高水平的科技人員貢獻力量。教學中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創造一些有一定層次的“誘因”,通過學生思考探究發現問題,由教師誘發,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產生極強烈的學習愿望,以主人的地位,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可促進學生智力潛能的開發和提高,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