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皇島市第一中學)
眾所周知,數學是研究一切科學的工具,無論在學習和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高中數學既是初中數學的延伸,又是高等數學的基石,其作用不容小覷。但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僅依靠教師對固性知識的填充是遠遠不夠的。培養學生的自學學習能力,把高中數學課堂的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基于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儼然成為高中數學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1.新課程改革和時代發展的需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學生全面能力的培養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越來越被廣大教育者所重視,只有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的提升才能滿足學生發展需求,讓學生將知識轉化成能力,更加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2.有助于學生實現終身學習的需要。當前時代,獲取知識的來源和方式更加多元,只有學生擁有自主學習意識和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學習理念,才能更加適應這個變化越來越快的時代。這更使得在教學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變得重要。
1.教師先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首先,教師要起到教學先導的作用,幫助學生培養課前預習的好習慣,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從學生實際能力出發,提出具體明確的預習要求,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就能大概掌握本次課程的基本內容,并可以根據自身能力進行知識的延伸和拓展,逐步帶領學生能夠進行自我預習,并讓學生的課前預習有明顯的效果。其次,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學習方法。數學學科是一門關聯性較強的學生,只做題不看書不行,只看書不做題也不行,要兩者完美結合。教師要做到幫助學生結合自身特點,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再次,也要讓學生學會“如實提問”。這是當前教學面臨的一大問題,有的學生遇到問題出于各種原因不敢進行提問,不敢直面教師。應該讓學生知道“教學相長”的道理,教師也不必因為學生有時問的問題不能夠及時解答而尷尬,學生也不必怕教師和同學如何看待自己而不敢提問。教師要多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提問,進行提問的過程其實會無形中引發解決問題的思路,這個過程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2.利用情境激發興趣,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數學教學一向較為重視培養學生計算、推理和演練等方面的培養,往往忽視人文主義色彩。新課程改革之后,現行教材中更加注重學生的人文教育,增添了有關數學家的資料閱讀材料。因此,教師要多多運用書中材料或者延展材料為學生創設學習數學的人文情境,讓學生深入其中,更好地學習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教師在課上也要多多創設和生活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在能夠感知的情況下產生學習熱情,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3.利用知識遷移和知識類比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訓練,鼓勵學生自己多動手解決問題。高中階段的數學內容較為抽象,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這些抽象的內容不易理解。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單獨僅僅講授課堂固有知識會讓學生感到枯燥,所以,教師應更加注重將數學運用到其他學科當中,將知識靈活運用。同時將不同的知識進行總結、類比,得出新的變化規律,用于強化記憶。教師還可以嘗試多元化的學習方法,先練后講,翻轉課堂,鼓勵學生并為學生創造多多動手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激發并提高學生的自我主動學習能力。
4.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監控的能力和自我反思的習慣。學生的自學監控能力在高中階段是非常重要的。面對繁重的課業,如果不具備自我學習監控能力,不能把控外界因素對自身影響的話,學習會受到很大干擾。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干擾和障礙,幫助學生建立自信,讓學生心存目標并鼓勵學生持續為之奮斗,逐步加強自我監控能力。其次,學生善于自我反思的好習慣在學習過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反思既是對自己過往知識遺漏的補缺,又是對新知識的開拓,是提升自我學習意識中重要的一環,只有學生對自我不斷的總結和反思,才能使自學之路越走越長遠。
總之,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我們更加注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社會培養越來越多的全面人才,那么,廣大教育者無論是基于課堂教學,還是基于“終身學習”的理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無疑是最佳選擇。我們高中數學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使他們“愿學”“樂學”“會學”。讓越來越多的學生能夠順利自學,使自己的課業步步提高,以更好的心態去面對和解決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真正達到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