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平
新課改以來,越來越多的教師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思路。教師們在探索著如何采用趣味性教學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倡導學生采用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索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初中語文教師,也在不斷創新語文教學的新格局。進行初中語文作文趣味性教學是符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的,學生能夠從中感到學習的樂趣,也會促進教師教學效果的提高。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今學生的需求,這就使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思路得到了多元化的轉變。仍然有些教師采用“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這就導致學生被動地進行學習,沒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會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并且學習的積極性也會下降。這種教學方式是沒有效果的,還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低下,教學質量低的情況。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初中教師一定要明確當今教育的根本要求,將趣味教育理念融入教學中,進行教學內容的豐富,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學習中。這不但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而且也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學生從學習中體會到了樂趣,也使得初中語文教育改革得到理想的效果。初中時代是學生正在長身體、構造思維、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生如果對一件事物感興趣,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教師要以初中語文教學內容為基礎,充分了解學生們的興趣和愛好,為學生創造趣味性的課堂互動。可以采用童話扮演的方式進行教學,這就消除了學生對知識的枯燥無味的感覺,也使課堂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學生愿意學習語文知識,能夠在創設的情境中感受語文知識的趣味性。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也為教育事業創造了有利的教學條件,作為教師應該意識到現代化教學技術的積極作用,有效地運用現代技術,以便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多媒體技術能夠在作文課堂上被廣泛應用,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接收更豐富的課外內容,進行知識的擴展,擴展學生們的視野。這樣教師就可以摒棄傳統的逐字逐句教學的方式,為學生們提供不同的學習方法。比如,在教學《海燕》時,教師通過多媒體配樂朗誦課文,為學生插上一雙想象的翅膀,學生會像“海燕”一樣翱翔于海闊天空。多媒體的形聲結合,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一般,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滿足了學生的精神需求。在寫作中也能受到一定的啟發。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比較活潑好動,這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教師進行語文作文教學可以與課外實踐活動進行有效的結合,這對于學生是非常有益的。教師應該根據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變化,舉行一些話劇表演、朗誦比賽等活動,學生們通過這些課外活動的舉行,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并且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習興趣,也使語文學科增加了吸引力。
初中生與小學生不同的是,他們已經有自己的意識,并且更加希望教師擁有民主的教學方式。所以,傳統作文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求。在進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一問到底的特點,進行民主化的教學,為學生創造他們善于探索和學習的教學情境,不斷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開拓學生們的思維。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的進行合理的教學情境的創設,這可以有效的進行語文課程中重點和難點的講解,也開拓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作文教學中,要盡力去打破學生頭腦的“平靜”,激發學生思維活動“波瀾”。也就是激發學生的疑問,引發他們在生疑——置疑——釋疑的循環往復中探求新知,發展智能。設疑的作用不可低估,它能使學生在尋疑中產生求知欲望,形成探索和發現知識的動力,使學生學習具有自覺探索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邊看書邊思考,這比上課不作任何預習,一上課就講,效果更佳。
有些人總認為,語文作文教學就是純粹的作文課。其實不然,它也可以像物理課、化學課做實驗那樣,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操作。學生親自參加實踐操作,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而且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還使學生體味到了語文課的原汁原味。恰當、巧妙的實踐,不僅有利于學生識得課文的 “廬山真面目”,而且有利于培養其審美情趣,還有利于學生形象思維的鍛煉。
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進而促進學生思維的開發和擴散,使課堂氛圍變得活躍,為學生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趣味性的課堂,能夠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趣味性與課堂教學的結合,可以使學生的厭學情趣消除,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加快素質教育的進程,也為其他學科的教學提供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