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桐梓縣官倉鎮太平小學)
首先,小學語文學習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如果一個小學生不具備聽說讀寫這些基本的學習條件,那么在學習其他科目的時候就會比較吃力。所以語文的學習是一種能力的積累,是學校、老師、家長以及學生個人應該重視的一個學習科目。其次,小學階段的學習是人一生中學習的基礎階段,而且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比較強,因而小學語文學習能夠不斷提升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這樣在學習其他學科時更加容易接受和吸收。其次,小學語文知識涉及的知識面廣泛,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發揚和繼承。最后,小學語文學習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給學生的寫作提供更多參考。
自我國實行教育改革以來,從全國改革的實踐出發,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以應試教育為例,教師的教學方式大多都是傳統的灌輸方式,即老師講,學生聽的形式,而改革后,老師會采取游戲式的教學方式,把課堂知識融入到娛樂中,通過與學生進行游戲和互動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使語文課堂更加活躍,也對學生更具有吸引力。教學改革后,多媒體等教學輔助工具也走進了語文課堂,使課堂效果更好。另外老師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老師在教學時會根據課堂內容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語文的表達能力和組織、思維能力都會得到提升。如有些老師會要求學生將課文中比較優美的語句抄錄下來,在抄寫的過程中,學生就會領略到語句的美感;還有些老師把學生分組,讓他們對教學內容進行討論,這樣有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消化,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增強了語文教學的效果。
盡管在新課改中,小學語文教學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改革過程中的問題所在。
1.缺乏深度的改革認識
國家對傳統的應試教育進行改革,實質上是對教學方式的一種創新,對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就是要求要對小學教學觀念有正確的認識,特別是處于教學一線的教師,要有新的教學理念。目前很多小學都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方面提起了重視,并在此方面投入很多人力和物力。如在校園內選擇優秀的語文教師去有關的部門和機構去學習;在學校內開展教學改革培訓班;邀請教學改革專家來學校開展講座,并鼓勵語文教師積極參加。這些做法能夠讓語文老師跟上改革的步伐,建立教學改革的新理念,并且將教學改革體現在語文課堂上。但是應試教育在我國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其徹底摒棄,所以不少教師在教學中雖然注重教學模式的創新,但會很自然的回歸到傳統模式中去。如有些老師對探究式教學和問題式教學認識不清楚,老師不是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反復的朗誦和交流,而是提出很多問題讓學生思考,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只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而忽略整篇文章的學習,反而學習效果不佳。這就表明很多教師對教學改革的認識還比較欠缺。
2.教學思想存在問題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往往是比較被動的,老師講學生聽,而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則要求學生要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為主動,成為課堂的主人公,多參與師生互動環節,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思想的改革上做的并不是很好。如有些教師在教學上比較極端,一心注重課堂氛圍的活躍,而忽略了學生基本語文技能地培養;還有一些教師錯誤的理解了與學生的互動,更多的是和優秀生進行互動、交流,而忽略了在學習上存在困難的那部分學生,這與互動模式教學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樣只會造成班級中學習的兩極分化現象更加嚴重,不能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學習目的。
3.課堂教學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實行教學改革,教師的課堂準備工作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入新課改的理念,并通過互動探究等教學方式,讓學生能更主動的學習語文知識,培養學生對語文的求知欲。但是有些教師沒有真正的領悟新課改對教學的要求,對新課改的各種教學模式運用不當,沒有真正的了解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只是別人的教學方式挪到了自己的課堂上,缺乏實質性的改變,這樣就不能達到語文教學的效果了。
4.教學觀念落后
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改革,同時也要求教師要有更高的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要求教師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更高層次的認識,通過教師的教學,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但是也有些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新課改下自己的教學使命,還是一味的秉承以往的教學觀念,認為語文教學無非就是教給學生怎樣識文斷字,認為語文與其他科目的學習沒有什么區別。這種落后的教學觀念,嚴重地阻礙了小學教學的改革,使小學語文學習的目標更難達到。
1.提高教師教學改革的創新意識
提高教師教學改革的創新意識是實現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目標的關鍵所在,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應該注重創新。針對部分教師對教學改革欠缺認識,堅持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改革現狀,學校應該更多的組織教師進行專業的教學改革培訓,讓他們對教學改革有充分的認識,能夠明確自己的使命和任務,積極鼓勵教師在語文課堂上采用創新的教學模式。另外還應該對教師進行教學改革落實的定期考評,對于在教學改革中表現優異,成績突出的教師予以表彰,從而激發教師的創新意識,更好的投入到教學改革工作中。
2.不斷提高教師的職業素質
教師是教育的一線工作者,既是教學改革的實踐者,同時也是主導者,所以教師職業素質的高低對教學改革的成敗有決定性的作用。學校應該重視教師職業素質的培養,多組織一些有利于教改實現的活動,不斷為教師注入新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技巧。另外學校也要在教學上投入更多的財力支持,為每個教室配備多媒體等教學輔助設備,將網絡上的語文知識引入到課堂中,豐富語文課堂的內容。
3.突出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應試教育的發展,讓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有了一系列寶貴的經驗,并且也讓小學生更加熱愛我國的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改革過程中,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應該被繼承和發揚的,我們要取其精華,并結合當代社會的發展將其發揚光大,體現我們黨的正確領導方針,將更多的“正能量”傳遞給小學生。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除了要改變教學模式,還要注重語文教學的實質性,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注重課外知識的引進而忽略了課本知識,還有一些教師更多的采用互動、娛樂性的教學模式,忽視對課本的解讀,這些都是新課改中不正確的做法。只有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確保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