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臨沂第四十中學;山東省臨沂第十九中學)
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學習語文學科的關鍵因素,在課文講解中,一個精彩的導入語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夠讓學生更為直觀的理解課文內容大概,了解作者寫作情感,分析其中優美的詞語和句子含義。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注重導入語內容設計,從情境創設到解決問題,從巧設懸念到朗誦詩歌,從高猜謎語到觀看表演等,通過多樣化的導入活動,讓學生形成較強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們學習語文學科的興趣。如《荷塘月色》課文中,教師首先讓學生整體感知閱讀一遍課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內容,初步把握作品內容的基本結構和分析作者寫作時的情感,再設計導入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無數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許多關于荷花的優美詩句,請問你們能夠說出幾種呢?”這時學生紛紛展開探討和分析,或者查閱資料。有的同學說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有的同學說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有的同學說李商隱的“秋陰不散霜飛晚,留的枯荷聽雨聲”;有的同學則說孟浩然的“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荷花已然成為中國文史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其中荷花在不同詩句和文章中所表達的作者情感也不同,其意境獨特多樣,這時教師又可以這樣設計問題:那么在這篇《荷塘月色》中,學生能夠理解作者利用荷花來抒發自己什么樣的情感呢?學生很快被激發出探究興趣,通過精讀文章,從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晰淡雅,和諧朦朧,令人心醉,再到荷塘四周寂靜無聲,只有樹上的蟬聲和水中的蛙聲,而作者的孤獨之意被襯托出來,以景襯情,作者忽然想到故鄉的采蓮情境。所以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借助荷花的景色,側面烘托出對家鄉的懷念之情。在語文教學中,采用趣味性的導入語,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文章中潛在的問題,更為直觀的了解作者的寫作用意,所以,教師必須重視課前導入。
語文學科注重理解,課文中不僅蘊含著豐富的生字詞和優美的句子,還包括作者寫作時的情感,而在文章內容中,作者寫作的方式往往多種多樣,許多作者通常會采用獨特的句子和段落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或利用比喻的手法表示自己對家鄉的懷念,或借助景色的優美和動物的形態來表達自己喜悅之情,或借助戰亂時的情境,表達自己憂國憂民的不安心情等。在文章中作者還會采用多樣化的表達手法、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等,如比喻、擬人、反問、記敘、議論、描寫、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等,通過這些形式多樣的表現手法,不僅體現了文章的意蘊之美,更強化的文章的可讀性。所以,針對這些因素,教師更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多閱讀和多理解文章的句子和段落大概,了解文章中包含了那些寫作手法,這些手法概述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教師通過創建問題情境,讓學生更為直觀、清晰的理解文章內容。如課文《雨巷》中,作者在描寫姑娘這一意象的時候,為什么要把她比喻成丁香般的姑娘,而不是比喻成其他花?根據對作者寫作的用意和丁香花的特點進行分析,丁香花類似于百合花,具有純潔和美好的象征,象征著圣潔的意義,而丁香花有白色的,還有紫色的,畫的形狀獨特而具有魅力,丁香盛開在暮春時節,因此很容易被詩人用來抒發自己感傷情緒。又如,《沁園春·長沙》中,“獨立”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意境?獨立意為孤獨,詩人獨自一人來游覽景色,通過遠望和凝思的詞語可以體現出作者十分孤獨。在品讀文章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其中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和發掘文章的內容,做到真正理解文章,在解決問題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樣也鞏固了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
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注重知識的傳授,在課堂中,教師講解什么,學生就聽什么,完全沒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思考意識,所以,大部分課堂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方式開展中,教師雖然自由度較大,可以任意的引申出多種的語文知識,但是由于知識點過多且沒有較好地講解,學生沒有較好地理解,就使得課堂越來越枯燥、乏味,學生不敢在課堂上主動提出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完全是一個人的舞臺,學生在課堂中只能是被動接受知識,缺少語文能力的發揮空間和機會。語文知識點繁多且復雜,詞語的利用和句子的結構形式多種多樣,而教師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沒有有效的理解和探究,所以導致他們在實際運用中缺少分析技巧,學生的主動性被長期壓制,以至于在日后的教學活動中出現厭學的情緒。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主導式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首先要認清自己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公,而教師只是起到輔助學習的作用,課堂中應該積極鼓勵學生發表意見,提出問題,并且組織學生對文章中產生的疑問進行相互交流和探討。如《雨巷》課文中,現代詩歌的意象往往具有獨特的象征意義,那么請同學們說一說“丁香般的姑娘”聯想到了什么?同學們紛紛展開討論,并且給出多種不一樣的答案,“丁香般的姑娘”象征著詩人在大革命失敗后苦苦追尋的前景和希望;“丁香般的姑娘”象征著詩人的戀人形象;“丁香般的姑娘”意為著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就如的人生夢想一般。學生總結出“丁香般的姑娘”代表的含義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總結進行合理的評價,對錯誤的地方要予以糾正,對正確的地方要予以表揚,學生被教師賦予肯定的態度之后,就會被激發語文學科的探究興趣,在日后的語文課堂中表現的更為積極。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安排學生的合作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既激發出探究意識,鞏固基礎,又能夠鍛煉語文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語文學科學習重在積累和理解,課文中的知識點往往有限,所涉及到的內容沒有課外豐富。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拓展他們學科認識,讓他們不僅在課內學習基本知識,還能夠利用課外書籍掌握較為豐富的語文知識,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和含義。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合理的安排學生課外閱讀書物,而不是讓學生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這樣既浪費了學習時間,又取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學生課外閱讀書籍,教師要嚴格把關,注重理解類型的課外書物,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既能夠被激發出學習興趣,又能夠培養語文思維,拓展學科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