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歡迎品嘗!”近日在廣州市第十六中學舉辦的“熱愛勞動·擁抱生活”勞動教育政策與實踐研討活動現場,廣州市番禺區實驗中學學生黃信康端著新鮮出爐的曲奇餅干、牛軋糖,與師生分享。通過烘焙課,黃信康掌握了烘焙技藝。活動由廣州市教育局和中國教育學會聯合主辦,在勞動教育成果展示環節,烹飪、手工、刺繡等項目亮點頻出。
“新時代對勞動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廣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廣州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家務、校內外勞動,構建課堂教學、主題活動、基地教育三位一體推進機制,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共畫勞動教育同心圓。
針對勞動教育在學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軟化、在社會中被淡化的痛點,廣州市教育局日前出臺《廣州市教育局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勞動教育的指導意見》《廣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直面勞動教育課程、師資、家校聯系等方面難題,優化頂層設計,推動勞動教育做實做深。
廣州對癥下藥,要求中小學保障勞動教育課程時間,平均每周不少于一課時。同時,中小學要將國家規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通用技術課程作為實施勞動教育重要渠道,其他學科課程中也應滲透勞動教育理念。
目前,廣州已建立市中學生勞動技術學校、越秀實踐基地、荔灣區青少年勞動技術學校等3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其中,廣州市中學生勞動技術學校每年接待2至3萬名高中生,到校開展學農綜合實踐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