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之中,許多教師開始站在學生的角度,針對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聽說訓練。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聽說訓練對學生和教師是一個較大的挑戰,其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復雜,為了保障這一教學板塊的有效落實,老師需要構建全新的教學思路和框架,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掌握恰當可行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以此從整體上增強學生的聽說能力,實現學生語文學習成績和水平的綜合提升。對此,本文以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訓練為分析對象,了解聽說訓練思路構建的相關要求,以期為推動初中語文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聽說訓練思路;構建探析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9-0063-02
引言
聽說訓練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不難發現,有一部分語文教師還沒有意識到這一訓練板塊的重要價值和作用,直接以簡單理論知識的灌輸為主要形式,將體驗式教學和說教式的教學相融合,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引導,教師個人決定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無視與學生的互動及溝通,極少有學生能夠獲得充分的聽說訓練機會及平臺。對此,老師需要重新調整聽說訓練的思路方向,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圍繞學生來設置有針對性的聽說訓練形式,保障思路的正確性及合理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整體上提高這一教育教學板塊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聽說訓練存在的問題
從上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現,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之中,聽說訓練的質量和現狀不容樂觀。首先,初中語文教學之中所涉及的聽說訓練比較復雜,但是這一教學板塊是學科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不可或缺的。有一部分初中語文教師自身的教學經驗比較有限,教學實力不足,難以擺脫傳統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直接以簡單機械的形式要求學生完成讀寫訓練,沒有具體開展形式多樣的聽說能力訓練活動,有的老師認為聽說訓練會直接影響教學進度,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另外,初中生的普通話水平不高,在聽說訓練的過程之中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障礙,無法保障個人翻譯的準確性,因此在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的過程中,教師也面臨著重重的困難和障礙,難以開展有針對性的聽說訓練實踐活動,學生的學習行為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在與教師進行溝通的過程中語氣的輕重緩急控制能力相對較差,無法意識到語言的變化要求。
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有一部分教師的教學能力不足,現有的教育方式仍然以應試教育為主體,學生在參與聽說訓練的過程之中遇到了重重的阻礙。我國還沒有將聽說能力納入現有的初中語文考試范圍之中,有一部分教師為了抓教學進度直接跳過這一板塊和章節,沒有花時間和精力去引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聽說能力訓練,最終導致學生的聽說能力難以得到有效增強。
其次,有一部分初中語文的聽說訓練內容和形式比較簡單,現有的訓練教材較少,無法為這一活動的開展指明道路和方向,大部分的訓練內容非常粗淺、單一,不夠深入。
最后,我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都比較單一,還沒有營造良好的聽說訓練教學環境,整個語言環境大體較差,許多教師和學生受到了方言的影響,發音不夠準確,有一部分老師甚至不會講普通話,因此實際的聽說訓練質量和水平與前期的教育教學目標之間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聽說訓練的思路構建
為了彌補上文中提到的各類不足,在開展初中語文聽說訓練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理論教學與實踐研究之間的完美融合,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了解學生的真實狀態,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優勢,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基礎之上促進這一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實現聽說水平的綜合提升。
1.分段訓練,結合實際
與其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相比,聽說訓練更為復雜且系統性比較強,因此為了實現這一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老師需要結合實際,采取分段訓練的形式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減輕教師的教育教學壓力。其中初中生的聽說能力會受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雙重影響,教師需要結合這一教育教學策略以及影響因素,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年級教學要求安排恰當可行的分段聽說訓練,關注不同階段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及個性化發展要求,在引導學生、尊重學生的基礎之上體現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整體上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
例如,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自信心為基礎,鼓勵學生大膽說話,勇于表現自己,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真聆聽他人的發言,提高個人的專注力及注意力。對于八年級學生來說,教師最需要以增強學生的發言能力及表達能力為基礎,積極調整訓練方式及訓練內容,將復述課文、講新聞和講故事相融合,給予學生更多自主體會以及領悟的機會,讓學生在表達清晰的基礎上對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一個客觀的認知,增強個人的理解能力。對于九年級學生來說,教師需要關注九年級學生的學習壓力,分析九年級學生接受訓練的具體內容和形式,以口頭語文為重點和核心,合理安排不同的作文內容和題目,收集與課文教學相關的資料,讓學生在自主分析的過程之中提高個人的寫作水平,將更多豐富和多元化的內容融入口頭演講之中,保證個人演講的感染力及表現力。
2.結合課堂內外
課堂教學時間非常有限,難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學生提供更多有針對性的輔導,對此,教師需要注重對課堂教學內外的分析及研究。聽說訓練需要以課內和課外的結合為基礎和前提,為了保障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完成前期的主題教學環節之后教師需要注重課外知識的有效延伸,著眼于目前的教育教學基礎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和多元化[2]。首先,語文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朗讀能力,提供一些優美的作品讓學生進行主動的欣賞,通過情感來打動學生,與學生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和共鳴。其次,老師需要根據現有的教育教材內容挖掘課外知識,分析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真實狀態,給予學生相應的輔導和幫助,保證學生積極接受優秀思想文化以及語言的熏陶,在一個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中提升個人的聽說讀寫水平,主動與老師進行溝通和互動。
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聽說訓練尤為關鍵,教師需要了解這一教學板塊的具體內容和形式,掌握恰當可行的訓練思路和訓練技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之中說出個人的真實意見和看法,提高聽說水平,以此來更好地踐行素質教育并推動新課程改革。
[參考文獻]
葛明存.巧妙訓練,創新教育——初中語文教學的聽說訓練思路構建探析[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22):151.
胡雪梅.巧設主題,構建高效課堂——初中語文課堂主題型教學實踐探析[J].課外語文,2013(24):57.
作者簡介:王永(1973.11—),男,甘肅天水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語文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