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輝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明確將勞動教育確定為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介紹了勞動教育的意義和作用,對目前高職學生的勞動觀念現狀進行分析,強調在高職學生中開展勞動教育的必要性及實現途徑。
【關鍵詞】勞動教育;高職院校;問題;對策
勞動是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 作為一種教育方式, 它應該被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不僅要重視課堂上的理論認識, 更要體現在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工作中, 使他們從勞動實踐中獲得更真切的感性認識, 從心理上、意識上認同勞動觀念, 接受勞動教育, 熱愛勞動生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勞動教育工作的開展,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成果和實踐經驗。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黨立足新的歷史方位和時代使命,在充分繼承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新時代勞動教育內涵。
一、在高校學生中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需要一直以來黨和國家對青年學生的勞動教育是非常重視的,在國家教育方針、學校德育實施意見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見中都強調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學校認真落實。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需要。教學質量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人才培養質量教學質量的根本體現,德育、智育、體育是社會考量人才的重要標準,在高校學生中開展勞動教育既能解決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問題,又能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在勞動觀念、勞動知識和勞動能力上有所提升;解決教育的知行合一和全面發展問題。
(三)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對高校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一是可以培養其自理、自信、自立、自強的獨立生活能力;二是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樂于助人、敬業樂群的良好品德;三是可以扭轉學生勞動價值觀,豐富大學生的勞動情感,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當前高職院校勞動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有勞無教”, 忽視了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這是勞動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 很多勞動教育的開展只是單純進行勞動技能和勞動技術的傳授, 或者以單純的體力勞動代替勞動教育的系統教學活動, 沒有把勞動觀念教育、勞動技能教育和勞動精神教育相結合。為此, 我們提倡在傳授勞動技能的同時, 應充分挖掘和發揮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
2.“有勞無范”, 輕視了勞動教育的標準建設。當前的勞動教育中, 缺乏評價標準是一個突出問題。勞動教育體系應該有一套科學規范的評價標準, 這樣一套評價標準是衡量勞動教育質量、保證勞動教育實效性的關鍵。為此, 我們要堅持量化標準與公正評比相結合, 制定統一的勞動教育評價考核項目和標準, 并把它們貫徹到勞動教育質量的科學測評當中。只有這樣, 我們才能夠從測評所反饋的信息中不斷改進工作。同時, 還應該加強勞動教育的教材建設, 組織精干力量編寫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的相關教材, 并根據時代發展需要, 不斷注入新的內容。
3.“有勞無師”, 漠視了勞動教育的師資質量。普遍來看, 針對勞動教育的資源投入還是比較缺乏的, 還沒有形成一支思想政治素質高、業務工作能力強、充分掌握勞動教育特點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能傳授勞動技能, 還能進行勞動思想教育的專業教師隊伍, 這直接導致了勞動教育教學效果的不明顯。
三、整體系統的教學設計是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根本保證
高職院校是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陣地。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是一個包含了專業學習在內的勞動價值觀念的教育、勞動技術技能教育、勞動制度教育和勞動社會影響教育等方面的系統組合。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要明確目標,建立完整的課程體系,處理好勞動教育內部的一些關系。
1.明確勞動教育的目標。勞動教育的目標主要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①正確健康的勞動觀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崇尚勞動,勞動創造價值的觀念,以不勞而獲為羞恥。②具有分析具體勞動意義和價值的知識和能力。分析和了解整體勞動流程和勞動制度的設計,理解具體勞動環節和產品對社會發展的意義和影響?!胺磳椭鸩较齽趧赢惢?,鼓勵受教育者追求‘按勞分配等社會主義分配原則與社會制度正義。”③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和知識。勞動需要以一定的知識技能為基礎,在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的發展。④實現個人的全面的發展。由于學生從事的生產性勞動和各類服務可能只涉及個人某一方面的發展,要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勞動教育要能夠平衡和彌補個人的片面發展。
2.建立勞動教育課程教學體系。形成基礎勞動教育課程、專業勞動教育課程和平衡勞動教育課程層層遞進的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課程體系。①基礎勞動教育課程建設。根據學生個人生活的實際需要,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以及學校可能提供的條件,專門設立基礎勞動教育課程?;A勞動教育課程包括個人生活勞動、集體義務勞動和社會公益勞動3個方面的內容。基礎勞動教育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在參與個人生活勞動、集體義務勞動和社會公益勞動時所需要的觀念習慣、情感精神和知識能力。此外,還要進行勞動安全、勞動協作和勞動責任等方面的觀念習慣和知識能力的教育。②專業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在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如果脫離了專業學習,就會失掉堅實的基礎。因此,勞動教育需要深入融合到專業課程學習中去,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把勞動教育作為重要的一個目標。需要在專業課程學習中增加正確勞動觀念、勞動習慣、勞動制度、勞動整體過程和勞動社會影響等方面的課程內容教學,避免學生局限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忽視對職業勞動觀念、制度、過程和社會影響等方面的思考以及勞動精神的培養。③平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陳桂生指出,“教育可為生產部門造就合格的勞動力,由于勞動過程本身既能為個人發展提供某種機會,又有可能限制甚至損害個人的自然發展,所以,教育對生產的意義,不限于訓練勞動能力,在一定情況下通過教育保護勞動能力的意義更為重要。”因此,平衡勞動教育課程主要是針對長期從事某項職業對個體發展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所進行的平衡和補充。如會計類專業和軟件類的學生,補充適當體力勞動課程,陶冶情操,更好促進學生健康和全面發展。勞動教學的形式可以根據具體教學目標的需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和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活動指導法、演示法、參觀法、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和陶冶法等都可以根據具體需要加以靈活運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
[2]任然等.論高校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讀天下,2016(18):330.
[3]徐長發.勞動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5-05-06.
[4]左雨薇等.淺析大學生敬業精神的培育[J].商,2016(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