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隴南市禮縣北城小學)
有人說:“黃沙如海,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顆沙粒;綠葉如云,尋不到完全相同的一雙葉片。”大千世界中的萬物既具有多樣性,又存在著差異。學生群體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所處的家庭背景,文化環境的不同,也存在著差異性。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啟示我們:學生與生俱來就存在著個性差異,這種差異必然會導致學生學習效果的高低和學習效果的優劣,而且這種差異也可能使學生形成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的不同。
有的學生學習速度快,接受能力強;有的學生反應較慢,理解能力差。如在做有關長方體棱長和的練習題時,有的學生很快就搞清楚了,一下子就做出來了;而有的學生怎么也想不明白,講解了好多遍仍理解不透。
學生的記憶力也有強有弱。記憶力強的學生記得快,記得久,且記憶方法得當;記憶力弱的學生識記時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多,并且容易遺忘。
而對于興趣習慣方面,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是不同的。對數學越感興趣的學生,學習就越起勁,而且學習信心越足,學習成績也會越來越好。相反,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學生,學數學對他們來說是枯燥乏味的。學習沒有信心,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不夠,學習效果不言而喻。
學生的學習習慣也有差異:學習習慣好的學生,課前就做好一切準備,上課精神飽滿,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課后自覺復習,做作業;有的學生則松松垮垮、拖拖拉拉、不緊不慢、精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不專心聽講,不能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
一個班級里,學生總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雖處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中,這些差異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相當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由于班級人數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課前所安排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要求往往只適合于一部分學生,而不是適合于所有的學生;課堂上也只是和少數學生進行交流,一些做法只是鼓勵某些學生參與互動,而另一些學生卻缺少這些機會。
《新課標》的理念之一就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都受益。備課中不僅要備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備學生。因為一個班的學生雖然年齡層次、智力發展水平相當,但在這些共性之外,我們還必須看到每個個體有著各自的獨特性。所以作為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的共同點,更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并根據這些確定學習目標,選擇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
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不同的學生由于智力、基礎和學習態度等方面的差異,在課堂上的表現也不相同。對于基礎和智力較差、接受能力弱、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只要求其學會基本方法,掌握書本上的知識就可以了;對于智力優秀但學習積極性不高或者智力一般、但學習態度認真的“中等生”,要求其在熟練掌握書本知識的基礎上,能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于智力好、基礎扎實、接受能力強、成績優秀的學生,要求其在靈活運用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創新意識,形成一定的數學思維,有一定的數學素質。要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得,教師就要有精湛的教育藝術,讓自己的課堂充分吸引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被納入正當的軌道,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做,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要尊重學生獨立思考,允許出現不同的學習方法,給予空間讓學生暢所欲言,同時,要認同各種想法,這樣不同的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都可以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相應的發展。
在設計練習題時要分層練習。對于基礎較差、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適當地布置一些簡單的與課本內容相同的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除了掌握課本知識外,可布置一些思維拓展的練習題,以激發和滿足其學習興趣和愿望。這樣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收獲,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
不同的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也是不一樣的,教師的評價也應因人而異。對于中低層次學生要積極捕捉其身上的閃光點,只要有點滴進步,都要及時表揚;對于態度端正但成績仍不理想的學生,要幫助他們尋找原因,分析學習方法,多關心、多鼓勵,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對思想積極、大膽外向、學習優秀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大膽創新,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總之,每個學生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都具有學習、創造的潛能。教育必須圍繞“保護天性、張揚個性、完美人生”來展開。因此,作為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從學生實際出發,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確保每一個學生學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