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鹽類的水解”為例,結合微課,探索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化學;微課
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學校育人的目標,同時也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有效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結合案例展示在微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踐探究。
一、 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和微課教學
(一) 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內涵
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核心素養在化學學科上的具體表現,是學生經過高中化學學習后獲得的能力與品質,是學生在化學學科上的價值追求。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分五個緯度:宏觀辨析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和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二) 微課教學內涵
微課是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難點)進行研究分析,錄制微視頻,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傳播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由于微課具有針對性強、個性化強和易傳播等特點,能促使教師深度整合教學資源,剖析教學重難點,改進教學方式;促進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參與度,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相契合。故微課教學對于發展學生化學核心素養有研究的意義。
二、 基于化學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微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一) 基于核心素養的微課教學運用模式
基于微課的特點,結合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借鑒翻轉課堂模式,構建基于化學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微課教學模式(見圖1)。該模式充分分析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目標,巧妙創設情境,促進深度交流、合作與探究,拓展學習空間,有效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圖1 基于化學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微課教學模式
(二) 案例實踐分析
運用上述教學模式,筆者進行了初步探究與實踐,下面以“鹽類的水解”第一課時為例,闡述培育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做法。
1. 教學思想
本節課借助微課,創設情境,通過實驗探究,呈現宏觀現象,引發學生思考,繼而深挖微觀變化過程,在合作學習、互動探究中發展學生宏觀辨析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和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等核心素養(見圖2)。
圖2 教學思想圖
2. 教學設計與分析
(1) 靈活運用微課,滲透核心素養
[問題1]其他鹽類是不是也類似Na2CO3,其水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問題2]請預測NH4Cl、CH3COONa、NaHCO3、FeC13、Na2S、NaCl等鹽溶液的酸堿性。
[問題3]根據以上你的預測結果,判斷在水中加入NH4Cl、CH3COONa后,對水電離平衡的影響情況,并結合化學符號簡單分析。
第二個視頻主要為講解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最后一個視頻為模擬泡沫滅火器滅火的實驗視頻。
微課結合教學的應用,結合實際,合理創設情境,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如第一個微課視頻(運用于課前,通過互聯網平臺上傳,學生提前下載學習)中所選用的物質純堿,來源于生活,學生較為熟悉,然而其溶液并不顯堿性,教師拋出的問題恰恰落在學生的學習發展區,極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對Na2CO3溶液呈堿性的原因的微觀剖析及在視頻后面設置的問題驅動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作了充分的思想及知識鋪墊。
在順利突破鹽類水解的本質這一教學重難點后,視頻二講授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方法。為了能讓學生輕松掌握此教學重點,教師讓學生觀看完視頻后,練習書寫水解方程式,歸納學生書寫時各種典型錯誤,并進行個別評價和糾正,深化從微觀角度理解宏觀變化到用符號的方式來表達的思維方法,發展學生的變化觀念和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等核心素養。
第三個視頻運用于課堂的結尾處,用于學生課后自主分析,進一步激發學生思考的欲望,加強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核心素養培育,能從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2) 實驗探究激活課堂,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實驗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它有著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天然優勢。通過創設條件,積極倡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能極大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參與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體會化學學科的獨特魅力,有效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教學片段1:實驗探究鹽溶液的酸堿性。
[教師]在課前,同學們看完微課視頻后已預測了部分鹽溶液的酸堿性,請用實驗驗證你的猜測。
[學生探究實驗]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分組進行部分鹽溶液的酸堿性的實驗活動。
[教師]請示同學們根據實驗結果分析鹽溶液呈酸堿性的原因,并一步分析、完善課前問題2、3。
通過學生實驗探究,讓學生驗證自己的猜想,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體驗實驗探究的快樂,另一方面可以滲透學生實驗探究的核心素養。此外,由于課前學生已通過微課的學習,對本課內容有充分的思考,對實驗探究也已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教師可以一上課就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進行實驗探究活動,這樣在課堂上就節省了前期的知識鋪墊工作,能有更多的時間留到實驗探究、分析討論中,能高效發展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3) 微課教學促合作交流,發展核心素養
基于化學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原則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設條件,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最大程度促進學生展開生生交流、師生交流與探究活動,在合作討論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例如,本課課前設置的微課,作用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利用互聯網社交平臺如微信、QQ等在線實時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解決部分問題。由于有了前期的微課學習,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在課堂上,教師有充分的時間誘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交流、展示等活動。
教學片段2:探究鹽類的水解本質。
[學生]根據實驗探究的結果分小組討論分析鹽溶液呈現酸堿性的原因。
[學生1]作為小組代表,展示小組討論分析結果(以NH4Cl溶液為例)。NH4Cl電離出的Cl-與水電離出的H+結合為鹽酸,所以溶液呈酸性。
[教師]還有沒有其他小組要補充?
[學生2]NH4Cl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應為,NH4Cl電離出的NH4+與水電離出的OH-相結合,使溶液中的c(OH-)減小,c(H+)大于c(OH-)。
經過師生、學生之間的交流,在思維交流碰撞中,引發深度思考,形成鹽類水解分析的認知模型(見圖3),逐步發展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核心素養。
三、 教學反思
微課教學融入高中化學課堂,是常規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微課教學有其獨特的優勢,它可以拓寬課堂的容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師生、生生交流,主動構建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微觀世界宏觀化。所以,合理使用微課教學,對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S].2017.
[2]李天燈,張振飛.“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化學實驗操作教學中的應用[J].化學教學與學,2016(12):49-50.
[3]陳曉云.高中化學課堂應用微課解決疑難點的研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2):91-92.
[4]劉巖.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初步探索[J].化學教育,2015(11):22-25.
[5]王新文.基于化學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學設計[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11):26-29.
[6]張玉娟.基于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6):25-27.
[7]林忠鑾.提升化學核心素養的教學過程優化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3):6-8.
[8]胡先錦.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深度教學[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7):12-14.
[9]王寶斌.核心素養化學教學的應然追求[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8):27-30.
[10]封君.基于落實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J].化學教與學,2017(3):53-55.
作者簡介:
翁永通,廣東省東莞市,東莞市塘廈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