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散文和其他的文章不同,具有很強的抒情、個性和自由的特點。對于一篇散文,教師可以分析它的思想內容、藝術特征、人物形象等,涵蓋的內容十分多。教師在教學時,也因為生怕出現遺漏,所有涉及散文的方方面面都會教給學生,不過,這樣的教學安排看似很豐富,但卻不能突出重點,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只是將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如此,不僅增加了教師的負擔,也不利于學生的吸收和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另外,新課標要求課程資源的整合與開發,重點是教學的遷移和拓展,如果盲目擴展內容,反而多此一舉。例如講《合歡樹》的時候,如果花過多的時間介紹什么是合歡樹和合歡樹的特點,就只是對文章的概述,閱讀中的遷移和擴展卻作為了教學內容的補充,這就不符合散文的教學要求了。一篇散文的教學意義并不是強調內容要面面俱到,重點是選擇最有價值的教學內容。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在分析散文的時候經常會從“作者是怎么寫的”“寫了什么內容”上開展教學。但不管是散文還是小說,教師的參考資料、設計的教學方案、講授的內容都是按照一定模式走下去的。這樣模式化的閱讀教學也影響了學生閱讀思維的發展。比如,將散文當作是一般的文章去理解,就會忽視散文的敘事、抒情等內容,這樣模式化的教學,最終讓學生所收獲的內容也只是一些表面的籠統的知識。這種固定化模式的教學,不僅不能引導學生正確地閱讀和理解文章思想內涵,也不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感知力,甚至還會影響到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這是一篇意境深遠、用詞優美的散文,描繪了月色下美麗的荷塘景色。模式化的教學方法經常使用“文章通過……表達……”的方法,如此總結會減弱對文章語言和意境美的賞析,將散文引向了一個沒有意境美感的境地,教學效果不理想。
高中散文閱讀評價單一的情況在當前的散文閱讀教學階段中依然存在,缺少語文學科全面性的評價,評價的內容缺少全面的聽說讀寫的實訓。評價一個學生的閱讀素養如何,不能僅從一方面來進行評價,這對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評價應該更加全面。在單一的評價領域中過分強調考試成績,對學生評價的考察主要還是以書面考察為主,缺少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的客觀評價。在對散文進行欣賞評價的時候,更多的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評價形式過于簡單,而結合實際教學對學生理解進行評價的方式很少。如果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綜合、全面的,并且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反思自己,這樣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發展也是有很好的提升作用的。
教學的內容選擇是由教材的開發價值決定的,散文教學的核心內容是對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體驗和認識。不同的作者呈現出來的文章在表達方式上也是各有不同的,確定教學內容也應當具體文章具體分析。不同的文章有著不同的審美情趣,重點應該放在作者的感情上。比如在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這篇散文的時候,文中體現出來的審美情緒和高中生的情感經驗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學生很難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理解文章的思路。但只要有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價值和直面生命的衰敗感覺,對于學生來說“啟示沉思生命的周期,逗起悲涼之感”也是一種生命的感受。教學內容根據散文的特點和審美特征進行,更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審美,豐富學生的內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在這樣的審美熏陶中真正地學會欣賞《故都的秋》。當然,想要完成教學內容還需要對文章進行反復的閱讀和揣摩。
對語文的學習是要掌握一定規律的,這些是相同屬性,教學的突破口卻可以多樣的形式開展。“教無定法”只要教學內容是符合規定和閱讀教學的,課堂教學的方法就可以變化,并非只有一種方法。散文是“活”的,教師在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時,可以和自己的個性結合。例如講授《荷塘月色》時,有部分教師會通過分析散文的語言來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的意境,然后分析作者當時的情感;有的教師注重閱讀,通過采用各種閱讀方法,加深學生對散文的印象,增強學生的語感,并通過閱讀來體會作者情感;有的教師會以作者的情感為線索,分析作者情感變化,讓學生對文章深入理解。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學生有了積極性,學習的欲望就會變強。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介紹一些高中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向課文,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品讀散文的興趣,也是對散文內容的深加工,通過培養學生對閱讀散文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真正地讀懂作者,加深對文章情感的理解。當然,除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和閱讀相關活動的興趣,例如開展一些散文閱讀的報告會,組織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閱讀,增強學生閱讀的主動性;還可以將學生閱讀與寫作進行結合,相互促進,綜合提升學生學習散文的能力。
多元化的評價是堅持評價功能的多元化,改變以往重視評價的選拔功能。散文閱讀的評價應當根據不同的評價需求制定,將評價的檢查診斷和反饋性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提升學生閱讀散文的有效性。與此同時,還要堅持在教學中使用多元化的評價引導教學,讓教學順利進行。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可以讓評價成為教師、學生、家長等多個主體都能積極參與進來的交流活動。重點把握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這些評價都是能夠讓學生進行反思的評價,能夠真正發揮評價的作用。
散文的閱讀是具有特殊性的,在散文閱讀的過程中要實現學生和文本之間的互動,構建的學習效果應當是時刻變化著的。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強調評價手段的多樣性。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特點選擇合理的評價手段來幫助學生,讓其成為促進學生閱讀效果的輔助手段,綜合利用評價手段。散文閱讀無法通過量化的手段來考察學生實際的水平,文本的多意義性也決定了不能量化式的評價學生,否則就會大大地限制學生的思維和教學目標發展個性教學的要求。散文的閱讀評價應該實現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學生,堅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最大限度地貼近學生的真實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