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沂市北園路涑河小學;臨沂市第三實驗小學)
在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背景下,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物質方面的需求逐漸得到滿足,但文化教育方面的需求逐漸提高,越來越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而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接觸中國傳統文化的初步階段,在培養學生語文知識水平的同時,也要采取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比如將國學經典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以此培養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及愛國主義精神,使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對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進行分析,有利于找出更好的策略進行教學滲透,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進步和發展提供有利依據。
1.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由于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我國人民逐漸受到功利主義思想的侵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我國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難以保障素質教育的整體效果。面對這種情況,在進行青少年教育的時候,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性逐漸提高,逐漸加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雖然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引領作用,但是我國更注重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對學生人格精神的滋潤,通過國學經典能夠在無形中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弟子規》中有一段話是“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所傳達的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準則,面對父母要做到尊敬和孝順,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洗滌,使其逐漸成為一種社會共識。
2.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雖然國學是承載了我國幾千年文化精神的瑰寶,但以往國學一直處于弱勢地位,直到近幾年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內外興起一場“國學熱”,如央視所舉辦的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國學的地位才逐漸提高。
隨著國外不斷涌現的孔子學院,國學的國際影響力逐漸提高,使得我國國學步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為國學的復興帶來更多機遇。但是僅僅依靠以上活動是無法實現國學復興的,必須要將國學經典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使學生能夠在進行語文學習的時候,對國學經典形成一個全面認識,充分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3.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語文教學不僅是確保學生能夠識字寫字,也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徑,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時,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性的知識積累過程,學生需要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及習慣,做到學以致用,才能夠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許多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差,在學習和朗讀文章的時候存在一定難度,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造成較大影響。面對這種情況,將國學經典滲透到語文教學中,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得到集中,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學生逐漸產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將名言名句運用到語文寫作中,使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1.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國學經典的滲透力度
為實現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經典的滲透,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提升,需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不斷提高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力度。例如在進行早讀的時候,可以向學生播放有關國學經典的音頻,也可以由學生自行錄制,使學生能夠近距離接觸國學經典。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可以播放《千字文》《三字經》等基礎的教材內容,通過播放古詩詞音頻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懷;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可以播放《弟子規》《史記》《論語》等國學經典,以此增強學生對這些國學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會,向校圖書館借書,做好讀書筆記,將自認為優美或有意義的名言警句摘錄下來,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進行相互交流和相互學習,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及學習能力。
2.加強國學經典的朗讀訓練
在進行國學經典的朗讀訓練時,教師要把握學生的生理特點及心理特點,合理選擇國學經典進行朗讀,保證國學經典在學生學習能力的范疇,并鼓勵學生進行朗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由于學生的記憶能力及思維方式存在一定差異,對國學經典的學習效果也會有所差別。例如在進行《三字經》朗讀的時候,有些學生能夠快速、通暢的背誦出來,有些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做到熟讀,這就需要合理調整學生的學習要求,在學生學習較為困難的情況下,可以將學習任務從背誦轉為熟讀,從熟讀轉為跟讀,使學生能夠真正融入到國學朗讀中,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有些學生對國學朗讀存在一定的誤解,認為國學經典的朗讀要做到文言文與白話文之間的順暢轉換,這顯然會失去國學經典的朗讀樂趣,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學習壓力。面對這種情況,需要正確認識國學經典的學習,將其作為語文學習中的補充,鼓勵并引導學生以課余時間進行朗讀,激發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興趣。
3.適時開展國學經典的滲透教育
為保證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開展國學經典的滲透教育,使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得以順利完成。例如在端午節來臨之前,教師可以搜集有關端午節的國學知識,并將其制成視頻或課件,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給學生觀看,通過這種直觀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快速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風俗及來源,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國學與生活的關系。其次,在清明節之后,教師可以搜集有關清明節的詩詞、知識及習俗等,將其制成課件向學生播放,也可以讓學生講述自身在清明節假日中所遇到的相關事物,通過這種方式使國學經典的滲透教育更加有效,為學生構建更加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有效發揮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作用。總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經典的滲透來說,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中,也要抓準時機,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國學經典的滲透教育,有效實現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
綜上所述,國學經典的滲透教育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及長期性,想要充分發揮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作用,就必須要深入了解國學教育的價值及意義,努力探索國學經典的滲透教育方式,將其合理、科學地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為保證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經典滲透教育的順利開展,需要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國學經典的滲透力度,加強國學經典的朗讀訓練,適時開展國學經典的滲透教育,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國學教育水平,發揮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進步和發展提供有利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