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摘要: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財務風險貫穿于各個財務環節,是各種風險因素在企業財務上的集中表現,是企業經營狀況的信號燈。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改革的日益深入,建筑施工企業之間的競爭尤其激烈,與此同時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也提上了日程,正確有效地識別、處理和防范財務風險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
關鍵詞:風險;共享中心;風險預警;問題;防范與管控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含義及特征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各項財務活動中,由于內部和外部環境以及各種不可預測和不可控因素,使企業的實際收入偏離預期目標造成的經濟損失。財務風險有廣義和狹義的界定,狹義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負債經營需償還到期債務而引起的融資風險或籌資風險,廣義的企業財務風險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涉及的各種風險。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風險。企業的財務風險貫穿于各個環節,是各種風險因素在企業財務上的集中表現。
企業財務風險具有客觀性、共存性、不確定性、全面性以及損失性等特征。
二、建筑施工行業財務風險管理現狀
建筑施工企業生產周期長、流動性強、投資大、涉及范圍廣,財務風險貫穿于生產施工全過程。且整個行業的利潤率水平低,經濟效益低下,基本積累緩慢,發展后勁不足。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涉稅風險增高,而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加上缺乏科學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高精尖人才流失嚴重等原因都使得財務風險隱患加大。中國的建筑施工行業產業結構比較單一,特別是國資委直接控制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和中央企業,遇上國家宏觀經濟調整時,受到的影響最直接、最明顯,新制度政策一下來,沒有足夠的緩沖和調整期,抵御經濟波動風險能力較弱。
三、建筑業財務風險的具體表現
(一)合同管理財務風險
1.合同簽訂風險
合同是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源頭,如果合同存在問題,必然使工程項目在后期施工中變得被動。常見現象主要有:①合同條款不完整,關鍵因素缺失;②合同存在不平等條約,合同中約定明顯偏向乙方的有利條款;③對企業制定的范本合同直接套用不作修改,導致實際執行時與合同約定有沖突;④合同條款擬定不細致,對標的物的內容、數量、金額等主要信息描述模糊、不清晰;⑤施工隊未簽訂合同先進場施工、未簽訂采購合同已經發生采購,或合同簽訂時間晚于合同約定的開工時間;⑥合同關鍵要素發生變化沒有及時簽訂補充合同;⑦未按規定履行上級公司合同審批程序。
2.合同結算風險
在合同結算過程中,常見風險主要有:尚未簽訂合同先行辦理結算,結算單價與合同約定的不一致,導致與施工隊扯皮,糾纏不清,甚至引起訴訟發生,給企業帶來額外麻煩和損失。
(二)會計核算財務風險
基礎核算工作不扎實,建筑施工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缺乏成本管理觀念,沒有把成本核算置于管理的重要位置,特別的牽頭基礎核算的財務人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在實際核算時存在以下問題:①沒有徹底執行相關會計制度政策、企業各項制度辦法;②會計科目使用隨意、不規范;③成本入賬時間不及時;④不按要求提供附件、附件資料不全、無發票入成本;⑤實物資產管理不規范等等。
(三)資金收支財務風險
資金是企業流動性最強同時控制風險也最高的資產,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建筑施工企業常見資金收支風險主要有:①違規拆借資金,從外部單位拆借、向外部單位拆借或內部單位(項目部之間)拆借資金;②大額現金收支時有發生;③預付款、應付款支付不規范;④未按合同約定的收款賬戶支付款項、超合同約定的付款進度支付款項等。
(四)稅務管理財務風險
“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兩大問題:一是思維轉變不徹底,政策掌握不清,二是業務財務不結合,沒有體系化應對。增值稅“以票控稅”的模式與營業稅稅制下完全不同,建筑施工企業普遍存在對業主必須開票而從供應商難以取得發票或者一般計稅項目可以取得專票而取得了普票,導致銷項稅額大于進項稅額稅賦增加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此外,還存在工資發放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義務,稽查處理還將面臨稅務處罰風險。
(五)建造合同確認財務風險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5號——建造合同》,建造合同的結果應能夠可靠估計,企業采取完工百分比法在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在企業實際操作過程中,常見問題主要有:①由于工程項目價值大,生產周期長,發生工程變更引起合同總造價變化,變更索賠未經批復即確認預計總收入導致收入確認依據不足;②預計總成本沒有明細資料支撐,附件不全;③實際發生成本入賬不實,已發生成本不入賬,掛在預付款、原材料等科目。
四、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財務風險的防范與管控作用
(一)合同管理風險防范與管控
1.簽訂環節
簽訂的合同是后續諸多風險發生的源頭,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以“控”為主的合同風險防范機制,各單位將簽訂好的合同提交共享中心統一審核。共享中心按照合同審核要點審核合同,將問題合同及時退回各單位整改,未經共享中心審核的合同在后期的結算、支付環節均不能引用,從而降低合同簽訂風險,將防控關口前移。
2.結算環節
建筑施工企業合同糾紛風險主要體現在結算環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以“堵”為主的合同風險防范機制。在審核結算、付款業務時,重點審核是否引用合同,并嚴格按照合同中約定的結算、付款條款來核實業務的真實性、附件的完整性、簽字的齊全性。減少結算依據不足導致“扯皮”事件發生概率,降低了結算環節風險。
(二)成本核算風險防范與管控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正式運行后,通過制定下發業務指導書,細化共享中心審核要點,并植入審計整改要求,為單據審核提供理論依據;嚴格執行國家政策法規和企業各項規章制度,將基礎核算全面納入審核范圍,特別是對達到固定資產組資標準而直接計入費用的業務予以駁回,有效防范了國有資產流失風險;通過啟動稅務模塊,實現增值稅發票線上自動匹配,其他類發票提供發票真偽查驗單,保證了發票入賬的真實性;通過按時關賬制度,定時關閉月度會計期間,倒逼基層單位按時處理業務,及時歸集成本。通過共享中心統一化、標準化審核,規范了基礎核算,大大提升了會計信息質量,有效控制了基礎核算風險。
(三)資金收支風險防范與管控
資金收支作為風險管控的重要項目,共享中心對資金收支業務采取了多方面防范與管控:①對收付款業務的合理性、合規性加強審核,對不正常收付業務予以駁回;②針對預付款支付不規范問題,在單據審核中采取了合同條款無約定不付款措施;③啟用“應付賬款”科目余額赤字管控,赤字時自動駁回單據,從系統管控杜絕超付款發生;④開通網銀支付業務,強化資金管控力度,對低效無效賬戶要求各單位全面清查,及時銷戶,對準備開通網銀及密碼支付器的賬戶限期開通,強化資金管控力度。
(四)涉稅環節風險防范與管控
共享中心在單據審核中注重對附件的審核,對應取得發票而沒有取得發票的業務、應開具增值稅專用而開具普票發票的業務單據進行駁回;并對發票的合規性進行全面審核,把握發票入賬規則,把好審核關,發現不合規發票一律退回,確保專票進項足額取得并能及時抵扣,降低了涉稅基礎工作風險;同時,在審核計提工資、發放業務時,重點審核超過扣繳標準的個人是否按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有效防范了個人所得稅扣繳不規范風險。
(五)建筑合同確認風險防范與管控
對合同收入與成本確認單,共享中心審核附件是否齊全,重點審核“合同收入與成本確認單”是否有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分管領導、黨政主管聯簽的《期末關賬清單工作已完成承諾表》,是否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計算成本、收入。涉及變更索賠、合同外獎勵業務,審核附件資料是否完整、簽字手續是否齊全、金額是否相互印證,對不符合規定的業務予以駁回,確保建造合同確認依據充分、可靠。
參考文獻:
[1]劉俊霞,王翠花.淺析企業財務風險管理[J].財會通訊(理財版),2008.
[2]桑廣成.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淺探[J].財會通訊,2008.
[3]謝恒.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7.
[4]趙倩.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