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微信、微博等為代表的自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大,這不僅體現在大學生的行為意識方面,還體現在當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方面。大學生不僅可以借助自媒體表達自我內心真實的想法,同時也接受著自媒體帶來的正確的和錯誤的甚至是反動的價值觀念。從自媒體這一角度揭示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并提出對應的策略,以期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自媒體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意識形態 網絡話語權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3-0147-02
在自媒體時代,各種不同的聲音來自四面八方,“主流媒體”的聲音逐漸變弱,在應試環境下成長并剛剛脫離出來的大學生群體恰好可以不再接受被一個“統一的聲音”告知對或錯,每一個人都在從獨立獲得的資訊中,對事物作出判斷。成長既是從外到里的,也是從里到外的。于外部,自媒體不停發展,影響著人們對待訊息的態度和方式;于內部,人群本身思想教育的開化也不斷影響著他們對自媒體的態度。總而言之,自媒體時代網絡傳播的影響有利有弊,它在讓每一個公民足不出戶就可知曉天下事的同時,也在一步步侵蝕每一個網民的思想,讓大多數網民的自主意識逐漸消耗殆盡,這種影響在大學生身上日益顯著。
一、自媒體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如今,網絡上出現了很多流行詞匯,如繼“佛系青年”“社會人”等之后,最近“隱形貧困人口”開始在網絡上走紅并為很多人所認同。“隱形貧困人口”指有些人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有玩,生活質量很高,但實際上非常窮。更多的也是指那些自我消費不節制沒有收入的大學生或者剛剛畢業進入社會的畢業生,他們可能一個月只有一千到兩千的生活費,但在護膚、穿衣打扮、飲食上毫不吝嗇,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不在意父母的辛苦,隨意揮霍錢財,甚至很多大學生用信用卡、花唄這種借錢平臺來滿足自己的日常消費。雖然從朋友圈看起來這些人都無比光鮮,外表精致,但口袋空空如也,“吃土”是常態。
二、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1.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不到位
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最重要的前沿陣地之一,也是意識形態斗爭極其復雜的領域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教育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育人作為大學的首要任務”,而且強調“要把‘培養什么人的問題作為根本問題”“要把‘如何培養人作為高校的永恒課題”。這不僅展現出國家領導人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高度重視,更體現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1]。然而,當今很多高校領導人把過多的精力放在注重學校自身利益上及本校的生源問題上,甚至有些高校只注重學生就業率的數據高低,對于學生是否真正就業、就業規劃如何等并不關心。還有部分學校大肆宣揚自己的辦學理念,本校的教學設備及師資如何,獨獨忽視對在校大學生意識形態領域的教育。很多大學生甚至不知道何謂“意識形態”,因而他們也不可能對是非對錯作出合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判斷。
2.對網絡話語權不夠重視
當代大學生更多的是通過互聯網這個渠道來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然而網絡上的一些熱點話題因其更新時間短,沒有經過合理的管控,爭議性都比較大,不利于大學生的邏輯思維管理和正確三觀的樹立。這既要求大學生具備篩選有效信息的能力,也是對政府教育行業相關人員是否能夠第一時間搶占網絡話語權的巨大考驗。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只有從大學生自身和外界兩方面相互結合來看待問題,大學生的行為意識才會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
三、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探究
1.黨員、干部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起到榜樣示范作用
不管是大到一個國家、民族、政黨,還是小至一所高校一個組織一個單位,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習近平總書記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說,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作為千千萬萬受教育者的標桿,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堅定,那么受他們行為意識影響的大學生才會做到心中有國家,眼中有道德,才不會被網絡上盛行的錯誤思潮帶偏。很多黨員干部們的精神面貌好、思想信念堅定,潛移默化地就會成為高校大學生們思想和行為的標桿。
2.政府、高校要做好輿論引導工作,唱響網絡主旋律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2月27日下午主持召開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重要講話中指出,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絡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要引導廣大群眾多看主流,不受支流支配;多看光明面,不受陰暗點影響;多看本質,不受表面現象迷惑”。這也是在提醒當代大學生看待問題不能著眼于一個點,要有全局意識,要有自主判斷對錯的能力。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同時,美國等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試圖通過網絡對其他國家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在此嚴峻形勢下,大學生更應該承擔起愛國守法的責任,堅持輿論正確走向。科學治理網絡空間,要做好對網絡意見領袖、網絡作家、簽約作家、自由撰稿人、獨立演員歌手等群體的工作,努力培養千千萬萬個真正愛國、善于“講故事”的正能量高手,積極培育、扶持我們黨自己的紅色網絡“大V”,唱響網上主旋律[2]。
3.大學生要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領悟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標志,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和民族凝聚力、創新力、發展力的基礎。在全球化浪潮下,文化軟實力在國際競爭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繼續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提高偶家文化軟實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人民精神力量[3]。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進一步學習。同時,我們也要有文化自信。中華文化歷經5000年的沉淀,對于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國之棟梁的當代大學生,有責任有義務去傳承發揚光大,而不是一味地追捧西方文化。在當今熱點更迭迅速、流量為王的時代,青年大學生應該重視自我的提高,內外兼修,而不是沉迷于物欲和享樂,多讀一些經典書籍,多學一些專業技能。同時也要樹立誠信道德意識,充分利用網絡自媒體進行政治思想教育,通過自律來約束和規范自己的網絡行為,自覺抵制網絡輿情的負面影響,培養正確的三觀,成為一個有責任心、愛國、尚學的新時代大學生。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33-534.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3]李軍.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J].高校輔導員,2019(2):59-63.
責任編輯:景辰
[作者簡介]劉凱妹,東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