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艷清 冼麗瓊 羅莎沙
【摘要】目的 探討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對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于2018年04月~2019年04月本院接收的腦卒中患者74例,為此次觀察對象,將之分為兩組,一組行常規健康教育,作為常規組,另一組行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作為研究組。兩組各37例。結果 研究組MBI(改良Barthle指數)、FMA(Fugl-Meyer肢體運動功能)、SDS(抑郁自評量表)、SAS(焦慮自評量表)均優于常規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 通過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能夠進一步提高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腦卒中;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ealth educ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QOL) of stroke patients.Methods? ?74 stroke patients received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the other group received health education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s a research group. There were 37 cases in each group.Results? ?The MBI (modified Barthle index),FMA (Fugl-Meyer limb motor function),SD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AS (anxiety scal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rough health educatio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stroke patients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Key words】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Health Education;Stroke;Quality of Life
腦卒中每年發病率越來越高,死亡率也不斷呈攀升態勢,80%存活的患者遺留程度不一的認知障礙、運動障礙、心理障礙,不僅加重了患者身心壓力,而且還加重了患者家庭負擔。相關實踐發現,健康教育能夠進一步提高腦卒中患者遵醫行為,促使其早日轉歸。鑒于此,本文特此對腦卒中患者實施了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效果滿意?,F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中接收的觀察對象為74例腦卒中患者,接收時間為2018年04月~2019年04月。均知曉本次研究意義、目的,簽署同意研究書。排除意識障礙、心肝腎功能障礙、聽力障礙、血液疾病患者。通過點隨機法,將所有觀察對象進行分組,主要包括常規組、研究組,兩組各37例。研究組中男性觀察對象22例,女性觀察對象15例,年齡49~83歲,平均(67.5±5.9)歲;常規組中男性觀察對象21例,女性觀察對象16例,年齡49~85歲,平均(67.9±5.8)歲。兩組臨床資料P>0.05,均衡一致,可分組探討。
1.2? 方法
常規組行常規健康教育。研究組則行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即(1)基礎指導。了解患者基本信息;講解注意要點;為患者免費發放健康手冊;講解疾病知識、藥物治療、并發癥、自我保健、復診相關內容。(2)生活指導。禁止患者抽煙喝酒,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學飲食,以免便秘,科學運動,嚴格控制體重。(3)運動康復指導。肢體保持功能位,健側臥位、仰臥位交替,間隔2h變換1次體位,以免肢體遭受壓迫。與患者家屬一起,協助患者進行肢體功能鍛煉,肌腱牽拉,以免肌張力過高,按摩少海穴、曲池穴、合谷穴、照海穴、雙膝眼、昆侖以及承山穴,被動活動患者肢體。運動康復過程:首先在病床上進行鍛煉,然后再坐起、站立,再到扶拐行走、獨立步行,最后過渡到跨步、爬梯訓練。日常生活中,鍛煉患者自理能力,包括洗臉、刷牙、穿衣、吃飯、如廁、更衣、沐浴等等。(4)語言訓練。首先發音訓練,讓患者發出簡單的“a”音,或是利用吹紙、咳嗽、吹滅蠟燭等方式,誘導患者發音??谡Z表達,讓患者重復旁人所講的詞匯或音節,不斷重復數字、短句、詞語,對著鏡子,糾正口型,從易到難,從短到長。聽力鍛煉:讓患者聽前半句,而后讓患者說出后半句。閱讀練習:讓患者說出指定物品的名稱或漢字。書寫練習:讓患者抄寫、聽寫或默寫。(5)心理與認知護理。主動迎接患者,詳細講解病情,主動為患者科普疾病知識,說明負面心理對疾病的不利影響,為患者需求社會支持,讓患者通過中醫情志相勝方法、疾病認知、全身性放松、聽音樂等方式,減輕不良情緒。
1.3? 觀察指標
用MBI(改良Barthle指數)評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用FMA(Fugl-Meyer肢體運動功能量表)評估患者運動功能,分值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運動功能恢復越好;用SDS(抑郁自評量表)、SAS(焦慮自評量表)評估患者抑郁/焦慮情緒,分值越高越嚴重。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研究數據,(x±s)描述計量資料,予以t檢驗。P<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 果
研究組MBI、FMA高于常規組,且SDS、SAS低于常規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3 討 論
腦卒中可導致患者偏癱失語、情感或心理障礙。腦卒中發病后7d偏癱大約80%,行動不便大約70%,無法自主坐起大約47%。存活的患者一般需依靠他人來完成吃飯、洗漱、行走等日常生活行為。腦卒中焦慮風險30%、抑郁風險50%。腦卒中康復過程較長且十分復雜、艱難,不能全靠臨床護理。故而通過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讓患者及其家屬掌握穴位按摩、肢體功能鍛煉、情緒與心理調節、語言訓練等知識和技能,促使早日恢復肢體運動功能,達到改善生存質量的目的。本文研究組MBI以及FMA均高于常規組(P<0.05)。
中醫理論認為,腦卒中焦慮抑郁為“郁證”范圍。腦卒中突發,患者對疾病缺乏了解,極易過度焦慮抑郁,故而護理人員通過移情易性、語言安慰、音樂療法、情志調節等方式,讓患者避免過悲、過喜。與此同時,按摩穴位以及功能鍛煉,可以調節患者氣機,最終減輕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本文研究組SDS以及SAS低于常規組(P<0.05)。由此證實,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的應用價值高,值得臨床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吳瓊華.腦卒中患者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進展,內蒙古中醫藥2017年04期.
[2] 劉啟純.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中國中醫急癥2012年03期.
[3] 張玉婷,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療效觀察醫藥,2016年8月01.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