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嘉怡
摘 要:主要是選取某地區小學六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和調查學生習作習慣。調查結果能夠看出習作習慣對習作水平會產生直接影響作用,當學生具備良好習作習慣時,習作水平就比較高。且女生習作習慣優于男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習作習慣,以此提升習作水平。
關鍵詞:六年級學生;習作習慣;現狀調查;改進建議
按照義務教育的教學目標,寫作能力在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方面具有顯著效果。因此多數語言教師都注重培養學生的習作習慣。為了掌握和了解六年級學生的習作習慣,展開實際調查研究,深入探究小學生習作習慣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并且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起到參考性價值。
一、調查目的與抽樣
此次調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六年級學生的習作習慣,培養學生的語言素養,為寫作教學提供理論基礎。通過多環節驗證分析,并且通過修整改善,制定滿足調查標準的問卷。問卷內容包括“符合”和“不符合”選項,選取某地區4所小學六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此次調查問卷共發放900份,回收850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4.44%。
二、調查分析與結論
1.調查分析
第一,學生語言積累習慣與作文水平:通過此次調查能夠看出,有243例學生不具備語言積累習慣,有657例學生具備良好的語言積累習慣。在地域維度上,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在主動摘抄好詞好句方面無明顯差別。從上述分析能夠看出,學生語言積累習慣與作文水平呈現出正相關。
第二,素材應用與作文水平的關系。學生習作必須注重素材的積累,按照專家論證與實際測試結果,將素材應用的題項設定為“寫作素材來源于真實事件”。按照調查結果顯示,男生與女生在素材積累與應用上無顯著差異。有228例學生能夠積累優秀素材,并且應用到寫作中,其中男生共有11%,女生共有89%。在地域維度上,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無顯著差異,城市學生在素材積累與真實性方面占比40%,農村學生占比38%。從上述分析能夠看出,素材應用與作文水平呈現出正相關。
第三,作文修改與作文水平。一般來說,一篇優秀的作文需要反復進行修改。通過對六年級學生作文修改情況進行分析,有201例學生注重作文修改和潤色,其中男生占比40%,女生占比60%。在地域維度上,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無顯著差異,城市學生在作文修改方面占比52%,農村學生占比48%。上述分析能夠看出,作文修改與作文水平呈現出正相關。
2.結論
從此次研究能夠看出,男生的習作習慣良好度明顯低于女生,隨著語文素養的提升,男生的寫作習慣存在下降趨勢。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次研究對象中,農村地區的學生寫作的各項影響因素都與城市地區學生無明顯差異。
三、六年級學生習作習慣的改進措施
1.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
第一,合理應用課本資源,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知識。小學語文教學以閱讀教學為主,教材中收錄了大量語言優美的文章,文章當中包含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知識,學生通過學習語文課文,可以有效積累語言知識。
第二,朗讀和背誦優美文章。通過朗讀優美文章,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化的魅力,建立語言語感,并且注重積累優美的語言文字。在文章誦讀過程中,教師應當扮演監督者角色,引導學生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并且通過各項有效措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潛移默化地積累語言知識。
第三,開展多樣化課外閱讀活動。在語言積累過程中,課外閱讀屬于重要內容。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多樣化的課外閱讀活動,比如小小圖書角和讀書交流會等,確保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語言體系,在習作中能夠靈活應用語言素材。
2.加大習作修改力度
為了確保學生養成良好的習作習慣,鍛煉學生的作文能力,還能夠培養其寫作思想。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加大習作修改力度,教師需要通過以下措施進行完善。
第一,加強師生合作,制定合理化評價要求。教師在修改作文時,應當給予學生參考。優秀的作文應當滿足哪些標準,學生所寫作的作文處于哪個等級。例如學生在寫作記敘文過程中,圍繞中心選擇材料,評價層級標準就屬于良好評價標準。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評價不公正問題已經成為課改的關注熱點,也是多數學生抱怨寫作難的問題所在。當學生具備科學的評價標準之后,就能夠準確地修改自己所寫的文章。
第二,對照評價要求進行自我修改。學生所寫的文章需要經過多次修改,在多次討論互評之后,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這樣能夠明顯提升寫作質量。在評價修改過程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且引導學生養成互評自改的習慣,從根本上提升寫作水平。
3.引導學生記錄真實生活
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道,為了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首先需要注重觀察生活,并且記錄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然而,當作文訓練沒有遵循日常生活時,且不具備明確的表達動機時,就會導致表達的內容脫離實際。由于寫作內容并非自身的真實感受,寫出來的文章也就無法感人。基于以上方面,在開展作文教學時,必須不斷引導學生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所想,并且記錄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件,不管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是否精彩豐富,都必須力求真實性,這樣才能夠增加作文內容的生動性。其次,在作文教學中,還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所思所想,不能按照成人化思想對學生所寫內容進行評判,應當鼓勵學生積極表達出內心所想,并且注重應用優美的語言,這樣才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綜上所述,此次調查研究的范圍,只是針對某地區的小學而言,并且樣本抽取的隨機性比較大,沒有充分考慮到學校的教學水平、學生之間的差異等問題,因此導致此次研究存在局限性。
參考文獻:
[1]冷玲琳.六七年級學生習作習慣的現狀調查與改進建議[J].考試周刊,2019,23(58):6-7.
[2]林姍.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習作習慣[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9,9(3):47-48.
[3]廖黎鶯.妙用繪本培養小學生的行為習慣與習作能力[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8,17(7):94-9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