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
摘 ? 要: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促使現階段我國機械制造行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此種背景下,如何提升數控機床質量,保證機械制造效率,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數控機床改造角度,分析了數控機床改造的必要性,研究了改造基本分類與具體內容。希望以下內容的論述可以推動我國數控機床行業穩步發展。
關鍵詞:數控機床 ?機床改造 ?機電設計
中圖分類號:F407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9(b)-0063-02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機械制造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為可以滿足各類市場需求,傳統機床需要進一步革新,數控機床改造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但是改造過程中,機床內部機電系統設計仍然存在一定問題,最終的成品性能無法達到預期需求。因此,對機床數控化改造機電設計相關問題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1 ?機床數控化改造的必要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機械制造業發展可謂是更上一層樓,但是在新時代以及新經濟市場的多重影響下,我國機械制造行業不僅需要面臨國內市場競爭,而且需要面臨國外市場壓力。機床作為機械生產的基礎組成部分,是機械制造行業發展的動力所在,只有機床質量性能提升,才能提升相關企業的競爭力。除此之外,我國的機械制造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比較低,很多企業仍然在使用傳統的老式機床,大大影響著我國機械制造效率和質量。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提高我國機械制造業在國際舞臺中的競爭力,機床數控化改造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機床的數控化改造十分必要。
2 ?機床數控化改造機電設計分類
數控化改造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第一,需要將傳統車床改變為CNC車床,在其原有基礎之上增加數控系統,促使傳統機床在使用工程中可以完成自動化操作,讓機床帶有必要的NC功能。第二,對傳統機床性能進行分析,排除機床故障,其目的在于保證傳統機床性能良好,為后續機床革新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三,對傳統機零件進行更新換代,這樣做的目的在于,保證傳統機床內部結構穩定,這樣后續的改造才能正常進行。要求,零件的改造不僅需要保證零件與設備精度、性能,而且在更換完成之后,零件可以正常發揮作用,不會影響機床作業效率凈。第四,進行傳統工藝優化與創新,增加其它類型的先進技術,以求可以提升機床工作效率。這一部分的設計是最為重要設計內容之一,因為相比于傳統機床而言,數控機床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技術應用角度。數控機床無論是技術內容還是技術種類都要高于傳統機床。而前三部分的設計則是為最后技術融合打基礎。因為很多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都需要高精度設備以及精密零件支撐。
3 ?機床數控化改造機電設計內容
3.1 進給系統的改造
立足于傳統機床而言,其內部進給系統主要是應用T型絲杠滑動達到目的,此種形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僅會產生較為強大的摩擦力,而且長時間應用還會影響零件的傳動效率,這也是導致機床無法高速運轉,無法實現自動化的基本原因。除此之外,在常見的運動過程中,機床會因為磨損,性能逐漸降低,影響機床正常使用與壽命。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建議可以把傳統的滑動絲杠副更換為滾動形式,然后將步進電機與改造之后的絲杠副進行連接,這樣原有的絲杠副就可以在PLC控制下實現自動化。
3.2 主軸部分改造分析
在車削加工過程中,車床運動的核心在于機床內部主軸,主軸將會在工件的帶動下進行規定形式運轉,這樣就可以進一步降低機床運動損耗以及作業負擔,從而延長機床使用壽命。除此之外,主軸作為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僅是機床正常作業的基礎,也是聯系各類零件的關鍵點,可以說主軸的運動帶動了整個機床的正常運動。對于該方面的改造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綜合分析,既要保證主軸運行質量以及運行功效,而其需要保證改造之后的主軸具有良好的適應性與延展性,這樣才能在數控機床中發揮重要作用。從實際設計與應用角度而言,改造前后的機床,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明顯的差異性,數控機床主軸箱當中包含有電主軸、變頻電機以及變頻器[1]。實際改造過程中應該注意,為保證機床基本性能與完整性,需要對原有的主軸箱進行保護,如果在改造過程中必須進行改動,也需要盡量降低改幅度與范圍。
改造中,如果原有機床性能良好,不需要進行換擋處理,則需要對主軸箱內部的齒輪組進行固定,固定位置為恒定速度鏈。為保證操作安全,需要在改造開始之前將內部摩擦片應用電焊進行處理。為避免機床液壓系統受到電機影響,或者轉速的變換影響而失靈,需要采用單獨安裝的方法對電機進行處理。
立足于主軸改造基本內容而言,另一個重要的改造部分為“螺紋加工”。在傳統機床中,對零件進行螺紋加工主要是依靠掛輪組,但是此種方法操作起來較為復雜,會影響正常生產效率。籍此,通過在主軸末尾增加光電編碼器的形式,保證主軸運動同步性,當主軸運動與光電編碼器運動速度相同,就可以生產立頂螺紋。其中,絕對式光電碼盤和增量式光電碼盤是常見的兩種光電碼盤,它們的編碼方式不同,國內常用的為增量式光電碼盤。一般來說,常用的光電碼盤上的刻線條數為 1024線就能滿足使用條件。
3.3 刀架部分的改造
刀架可以說是機床中的基礎組成部分,是零件加工的重要載體,在傳統機床中,刀架部分通常情況下需要依靠人力手動完成,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在液壓以及電力的作用下自行作業。在數控化改造過程中,需要設法將刀架改造為電動形式,并且需要保證刀架作業效率與精準度。
對于刀架的改造主要分為兩種方法,一種是立式電動,一種是臥式轉塔。第一種刀架還分為四工位刀架以及六工位刀架兩種的,而第二種刀架最多可以安裝12刀。
3.4 潤滑部分改造
潤滑部分改造是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尤其是機床的數控化改造。因為在改造完成之后,機床的正常工作狀態以及工作形式將會發生極大程度改變,對于零件狀態與質量的要求更高,而潤滑部分則是支撐零件正常運行,順利生產的基礎所在。
該部分的改造應該立足于傳統潤滑構建基礎之上進行考慮,通過對老式機床潤滑部分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除了主軸箱在運行生產過程中不需要定期潤滑處理之外,其它的構件,例如導軌以及光桿等都需要定期進行油脂潤滑處理,或者是直接注油處理。然而,潤滑處理勢必會影響各類構件精度,進而導致機床穩定性逐漸下降,這對于生產與運維而言十分不利,不符合可持續發展需求。
在實際改造過程,通常情況下都需要對潤滑部分進行改造,改造的形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形式是自動潤滑,主要由編程進行控制,完成定期潤滑操作;另一種是手動潤滑方式,也就是經由人工進行定期潤滑處理。潤滑處理方式通常情況下會選擇定時、定量稀油供給方式。需要注意,不同構件采用的潤滑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機床的數控化改造是一種必然趨勢,做為改造的重點以及難點,如何保證機床機電設計質量,成為決定數控機床性能的重要內容。本文立足于機床基本組成,對其機電改造進行綜合論述,并且提出了其中的注意事項與改造內容,希望可以為傳統機床的數控改造提供一定借鑒,推動機械制造行業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步遠.關于機床數控化改造機電設計相關問題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9(4):157,159.
[2] 李學光,隋禮輝,陳莉丹,等.基于開放式數控系統的CGM6125機床數控化改造設計[J].機床與液壓,2016,44(4):1-5.
[3] 梅峰,張淼.西門子:致力于中國制造生產力的提升——訪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數字化工廠集團運動控制部機床數控系統總經理許政順[J].金屬加工(冷加工),201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