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萍
摘 要:基于波特鉆石模型,分析陜西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的現狀。結合陜西省農村養老實際情況,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互助養老服務供給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農村;互助養老;陜西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23-0013-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D669.6? ? ? ? 文獻標志碼:A
1陜西省農村互助養老概況
近些年來,伴隨人口老齡化迅速推進,老年人口數量快速增長。截至2018年底,陜西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439.77萬人,占總人口的11.38%,其中以農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獨居老人為主,農村養老壓力不斷加大。傳統家庭養老負擔過重,機構養老不能及時有效補充。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村互助養老應運而生,且需求旺盛。分析互助養老現狀進而形成有效供給機制,有助于解決陜西省農村養老問題。
2波特鉆石模型的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現狀分析
波特鉆石模型主要從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性產業、產業主體的戰略、機會和政府角色6方面分析產業及產業發展相關影響因素[1]。基于當前陜西農村嚴峻的養老形勢,運用鉆石模型分析陜西農村互助養老產業發展的競爭力,對于擴充養老模式和緩解養老壓力至關重要。
2.1生產要素
邁克爾·波特認為,生產要素可以被歸納為思想意愿、人力資源、資本資源和基礎設施等方面,這些生產要素一般是伴隨在一起的。
思想意愿是接受互助養老的重要基礎,是推動互助養老的重要因素。從思想意愿層面看,陜西農村絕大部分老人贊成“養兒防老”,認為養老就應該依賴于子女家庭養老,導致子女負擔較重。陜西農村絕大部分老人對互助養老等其他養老方式的認識程度較低,僅僅只是聽說而已[2]。
2.2需求條件
近些年來,在陜西農村大部分地區,由于人口老齡化和家庭結構“4-2-1”轉變,導致家庭子女養老面臨的負擔越來越大。互助養老特有的“主體小、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的特性凸顯出來。互助養老發揮了有利的補充作用,擁有巨大的市場前景[3]。
2.3相關與支持性產業
一方面,陜西地處西北內陸,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思想觀念較為保守,互助養老相關與支持性產業體現出弱小、松散的特征。另一方面,養老產業的關聯度較高,輔助性行業較多,產業鏈較寬,未來發展前景很廣。應大力發展養老產業化,提供專業化服務和多層次的服務產品。
2.4產業主體戰略
陜西農村互助養老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主要是由村委會組織主辦和發起的。互助養老作為新興的養老模式,對于完善農村養老市場、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和新農村建設的意義重大。各級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戰略規劃,對互助養老給予全方位的扶持和指導,鼓勵全社會廣泛參與[4]。
2.5機會
截至2018年底,陜西省常住人口3 864.40萬人,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649.17萬人,老年人口占總人口17.24%。其中,陜西農村老年人口297.52萬人,占45.66%。上述數據顯示,養老形勢日益嚴峻。在此關鍵節點上,探索農村互助養老模式是多元化養老模式的有力補充,可以為全面做好養老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2.6政府角色
政府要統籌養老服務資源,加大資金和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積極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同時,調整消費結構,積極鼓勵老年人口消費,加快發展老年人口基本日常護理、醫療保健、心理健康咨詢等“銀發”產業[5]。
3陜西農村互助養老體系構建策略
依據上述模型,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應從促進陜西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促進農村居民增收、拓寬農村居民養老途徑等方面入手,建立互助養老服務供給聯動機制。發揮陜西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的巨大優勢,逐步推廣并助力老齡化產業發展。
3.1完善互助養老政策法規,大力建設養老市場
結合陜西農村互助養老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方針政策,進行總體規劃、統籌推進,逐步完善互助養老服務的相關政策法規體系。同時,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多元化的產品,不斷拓展養老服務市場。
3.2思想觀念再教育,改變其傳統養老觀念
立足農村實際,加強對“獨立、參與、照顧、自我充實、尊嚴”思想觀念的宣傳和引導。啟發老年人改變傳統養老觀念,樹立新型養老意識,改變根深蒂固的“養兒防老”觀念。
3.3大力發展區域經濟,促進農村居民增收
跟東南沿海城市相比,陜西經濟發展較慢,農村地區經濟水平尤其低下。長期以來,廣大農村居民形成了“不敢消費”的觀念,導致農村居民消費能力較低。增加農村居民收入是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根本保證。要大力發展區域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增加農村居民收入。陜西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應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在可持續發展前提下適度開發旅游資源,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村居民的收入。
3.4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惠農利農政策的投入力度
一直以來,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陜西農村基礎設施投入較少,社會保障體系嚴重不健全,存在基礎設施覆蓋范圍小、社會化程度低等缺陷。因此,要集中精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居民生活生產環境。政府要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加大對農民進行農業科學技術培訓,提高農業補貼,加大惠農政策投入力度。
3.5鼓勵多方參與,加強互助養老人力資源培養
要構建陜西農村互助養老服務供給聯動體系,應從供給側入手,加大力度進行宣傳教育,鼓勵社會多方參與。提升農村互助養老服務水平,創新服務方式,進一步提高農村互助養的覆蓋度。針對農村老年人的服務需求,提供生活照料、醫療衛生服務、心理咨詢和精神慰藉服務、文化娛樂服務等服務。在咸陽、寶雞、銅川、韓城等地區開展定點宣傳和推廣,吸納優質人力資源,提升農村互助養老的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召青,邢亞男,曲婧,等.基于鉆石模型理論的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8(34):46-50.
[2]劉璇.陜西省農村互助式養老探究——以西安市臨潼區為例[J].新西部,2018(1):58-60.
[3]陳學千,王維.基于波特鉆石模型的齊齊哈爾市養老產業發展條件評價[J].商業經濟,2017(4):31-33.
[4]陳靜.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村養老服務供給模式研究[J].農村經濟,2016(6):101-106.
[5]薛苗.我國農村養老模式的研究綜述[J].管理觀察,2015(33):45-48.
(編輯:郭?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