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艷亭
摘要: 通過訪談與問卷調查,分析農村空巢老人養老現狀、互助養老選擇以及存在的問題,構建農村空巢老人自助互助養老院,為進一步實施提供參考。
Abstract: By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pension system, the choice of mutual-support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 builds self-help and mutual-support nursing home of rural empty-nest elderly,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lementation.
關鍵詞: 農村空巢老人;互助養老;河南
Key words: rural empty-nest elderly;mutual-support;Henan
中圖分類號:D66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7-0045-02
0 引言
根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總量占1.78億,人口老齡化水平高達13.26%,表明我國將面臨愈加嚴峻的老齡化問題。中國農村老年人口占全國老年人口的75%左右[1]。關于農村空巢老人問題日益引起關注[2-3]。農村空巢老人,是指子女長期不在身邊的農村老人,包括無子女或雖有子女但因其外出求學、打工或結婚等原因而遠離老人,導致獨自生活的老人[2、4]。農村空巢家庭的增多帶來的是更多農村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
本文即是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分析河南農村空巢老人養老現狀和互助養老意愿,為進一步構建農村空巢老人互助養老模式奠定基礎。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選取河南省60歲及以上的農村空巢老人作為調查對象。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樣的方法,選取河南新鄭、駐馬店、洛陽、周口、信陽、鄭州、安陽、南陽、開封等九個地市的22個農村空巢老人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圍繞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基本情況和互助養老意愿等方面的內容,采用自行設計的農村空巢老人養老模式調查問卷,分為被調查者一般情況、生活滿意度、健康情況、養老方式情況等四部分??紤]到空巢老人理解力、文化水平、視力等方面可能存在限制,研究小組首先選取若干調查員進行培訓,使其了解互助養老的含義,在調查中結合訪談法協助空巢老人完善資料。
2 樣本一般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200份,剔除無效問卷1份,有效問卷199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9.5%。199份有效問卷中,性別方面:男性84人,占42.21%,女性115人,占57.79%;年齡方面,60-65歲71人,占35.68%,66-69歲60人,占30.15%,70-75歲64人,占32.16%,75歲以上4人,占2.01%;婚姻方面,有配偶149人,占74.87%,離婚6人,占3.02%,喪偶42人,占21.11%,未婚2人,占1.01%;學歷方面,文盲88人,占44.22%,小學73人,占36.68%,初中31人,占15.58%,大專7人,占3.52%;從事過的主要工作,鄉鎮公務員5人,占2.51%,鄉鎮企業員工8人,占4.02%,村干部5人,占2.51%,務工41人,占20.6%,務農123人,占61.81%,教師等其他17人,占8.54%;家庭子女情況,獨生子女2人,占1.01%,兩個子女69人,占34.67%,三個子女65人,占32.66%,三個子女以上60人,占30.15%,無子女3人,占1.51%;103人需要幫助照顧孩子,占51.76%,96人不需要幫助照顧孩子,占48.24%;151人還能從事一些輕體力活動,占75.88%,48人不能從事體力活動,占24.12%。
3 農村空巢老人養老現狀
在與子女關系方面,農村老人“養兒防老”思想以及“居家養老”思維(51.76%)依然根深蒂固。但由于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不再滿足農村生活,開始到城市中尋找發展機會,他們從農村轉移到城鎮地區學習、務工、經商或生活,這種從農村到城鎮的人口遷移使得留在農村的大多數人口都是兒童、婦女、老人,即俗稱的“六一、三八、九九”。
因此,即使在調查中,認為子女對自己比較孝順(45.73%)和非常孝順(32.66%)的占了絕大多數,而由于距離老人較遠或比較忙,子女回家看望老人的次數卻是比較少,頻次最多的是一個月看望一次(41.21%),打電話的次數最多的是一周一次(48.74%)。
在與鄉鄰關系方面,認為鄉鄰關系總體較好(45.23%)和很好(47.24%)的農村老人占了絕大多數。農村尊敬老人風氣一般的占42.71%,較好的占48.74%。
在娛樂消遣方面,農村老人娛樂方式較為單一,大多數通過與同村老人聊天(67.34%)、打牌(10.55%)的形式放松自己。
精神生活方面,雖然大多時候空守在家里,與子女遠離,但大多老年人認為很少(35.18%)、甚至沒有(21.61%)感到寂寞和孤獨,僅26.13%的老年人認為有時會有此感覺,9.55%的老年人經常有此感覺。
身體健康方面,60.8%的空巢老人表示僅有小病或一般病痛,如果生病,則大多(80.4%)由子女照護。
總體生活滿意度方面,大多數老年人(55.72%)滿足于現狀,僅2.01%的老年人表示非常不滿意當前的農村生活。
當被問詢到目前最擔心的問題,37.19%的老年人擔心醫藥費問題,33.67%的老人年則擔心目前的生活狀態,尤其是生病后會增加子女的負擔。
當被問到養老中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時,39.7%空巢老人選擇精神上的依托,33.67%選擇需要更多的服務照護,24.6%選擇經濟上的支持。
關于養老模式,57.79%知道家庭兒女養老,75.38%知道家庭兒女養老和敬老院養老,僅17.09%的空巢老人知道互助養老??梢娀ブB老并不為大多數老年人,甚至中青年人知道。普及養老知識,讓老年人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養老模式顯得至關重要。
4 互助養老方式選擇
互助養老模式有多種,包括鄰里互助、托養寄養、入住互助養老中心和日間照料、時間銀行等幾種模式[5]。研究小組和空巢老人解釋了互助養老的內涵,以及互助養老的優勢后,在互助養老模式的選擇上,農村空巢老人中35.18%選擇鄰里互助,12.56%選擇時間銀行,5.03%選擇托養寄養,40.69%選擇入住互助養老中心,7.1%選擇日間照料。
5 構建適合河南農村空巢老人的互助養老模式
河南屬于農業人口大省,城鎮化率較低,且隨著每年大批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涌入城鎮,不可避免地出現大量空巢老人,河南農村實際空巢率已經接近50%[6]。養老觀念里根深蒂固的兒女養老已經很大程度上被弱化。這種情況下,依靠抱團養老、社會養老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
互助養老正是在這種困境下出現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農村互助養老是在農村社區以集中居住和老人互助為基本方式,由家庭提供經濟供養資源與入住老人互助提供照護和精神慰藉的養老模式[7]。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農村家庭養老的無力與社會養老的不足。
結合調研結果,根據河南農村空巢老人基本情況,本研究認為,構建以自助互助福利院為基礎,遵循入住自愿原則,院內老人互幫互助為目標,發展農村空巢老人力所能及的小型經濟為支撐的互助養老模式,是本研究所要建構的河南農村空巢老人互助養老模式。
該養老模式遵循自愿原則,以村或鄉鎮為單位,將農村空巢老人統一集中在一起。老人入住的場所可以由村、鄉或鎮政府協助解決。入住需簽訂合同,并交納一定費用,用于生活費和服務人員的服務費。入住后,鼓勵空巢老人之間開展互助服務,互相照料生活,鼓勵相對年輕老人照顧高齡老人,無病老人照顧患病老人。鼓勵的形式可采用結對互助和幫扶的形式。豐富精神生活,開展下棋、廣場舞、打拳、唱戲、老年運動會等多彩的娛樂活動。發展小型經濟,各村、鄉或鎮可根據自身特點發展小型經濟,如養殖、農作物種植、手工藝品加工、農產品粗加工或包裝等,售出所得費用,一部分歸自助互助福利院所得,一部分歸勞動者自身,一方面解決了福利院的費用問題,另一方面,增加了空巢老人收入和自身價值感,也為社會發揮了余熱。
自助互助福利院的養老模式有如下特點:一、加入福利院的對象一般是農村空巢老人,其他子女在身邊的老年也允許加入。二、老人們實行自我管理,庭院自主經營。三、政府部門應關心福利院的建立與發展,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一定支持。
6 結論與不足
6.1 結論
①當前河南農村傳統養老模式不能承擔農村養老重擔,社會養老尚不足,空巢老人生活狀況堪憂。
②自助互助養老院是在家庭養老功能弱化和社會養老不足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是對當前農村養老模式的有效補充。它可緩解農村老齡化的壓力、減輕了家庭子女的負擔,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是對老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有好處的一種養老模式。
③農村自助互助養老院的構建應政府主導,多方參與。
6.2 不足
①本文是以文獻檢索為基礎,同時結合訪談與問卷調查。由于時間與條件限制,并不能對河南每個村落進行更大樣本調研。
②本研究是在理論研究基礎上構建的農村空巢老人互助養老模式,具體的實施還有很多不可預估的問題,因此,進一步的實施需要首先進行試點,以完善該養老模式。
參考文獻:
[1]張芳芳.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對家庭養老的影響研究——基于對河南省M村的調查[D].華中科技大學,2012.
[2]劉梅.河南省“空巢”老人養老問題研究——基于鶴壁市小河鎮空巢老人訪談分析[D].河南師范大學,2015.
[3]岳紅偉.農村空巢老人養老服務研究[J].價值工程,2014(36):303-304.
[4]王飛鵬,王君玲,林琴波.農村空巢老人的養老困境及對策研究——以重慶市潼南縣Z村調查為例[J].西北人口,2013,34(1):67-72.
[5]劉芳.互助養老—農村留守老人養老的新路徑[J].天中學刊,2014,29(4):58-60.
[6]劉振杰.農村人口加速老齡化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以農業人口大省河南為例[J].河南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4,27(1):13-18.
[7]趙志強.農村互助養老模式研究綜述[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