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關鍵詞:信息生態位理論;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
摘 要:文章介紹了信息生態位理論的概念及內涵,分析了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引入信息生態位理論的意義,又從參與主體、功能模塊、運維機制三個角度探究了知識服務模式的構建方式,最后指出了構建知識服務模式的相關舉措。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12-0086-03
信息生態位理論是信息時代興起的全新服務理念,Web技術的發展、知識社區的興起、信息生產工具的便捷化以及信息獲取條件的便利,促進了信息生態位理論的發展。基于信息生態位的知識服務具有高效、便捷的優勢,不僅成為圖書情報機關降低服務成本的有效途徑,也為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創新提供了有益參考。基于信息生態位理論的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是指基于信息生態位理論,按照信息資源的生態地位對信息進行優化重組,依照讀者參與高校圖書館的知識獲取進行生態價值判斷,使知識資源得到高效利用。基于信息生態位理論構建知識服務模式,可以依托社區生態系統的群體智慧彌補高校圖書館員在知識服務、專業能力、知識素養、知識結構等方面的缺陷,從而提高知識服務水平。
1 信息生態位理論概述
1.1 信息生態位的概念
1997年,美國學者蘭森·布蘭斯克在著作《信息生態學:掌握信息與知識環境》一書中首次提出了信息生態位理論。1999年,學者唐納德在《信息生態:用心使用技術》這本著作中系統闡述了信息生態位理論的作用及內涵,并指出信息生態位理論是在特定社會情景中由人、技術、工具、實踐、價值構成的交互系統,并認為在信息生態位理論中,實現價值的不是技術和工具,而是信息環境中的信息人。信息生態位理論是推動信息學發展的重要理論系統,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信息生態位理論為圖書情報機構的信息服務提供了新視野。
1.2 信息生態位理論的內涵
從本質上講,信息生態位理論是從信息系統、生態學及人本位角度闡述信息的獲取與流通,將社會信息獲取與使用群體劃分為多種類型的信息人,將人看作信息生態系統的頂端,旨在發揮人的群體作用去創造并使用信息。結合信息生態位理論構建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打破了圖書館傳統知識服務的界限,有利于實現信息資源在不同社會主體之間的流轉,并可以伴隨科學技術發展形成新的知識共享體系。同時,信息生態位理論使高校圖書館可以對社會各領域分散的信息資源進行集中,并以知識服務的方式將多種資源呈現給用戶,吸引用戶更為主動地參與到知識服務中,降低知識服務成本[1]。
1.3 信息生態位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基本流程
對國內外高校圖書館進行分析可知,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生態系統的信息參與者主要包括信息資源發布者、信息生態構建者及相關利益方等。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主要是指對不同信息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并提取出知識信息,然后根據不同信息參與方的需求,為某個組織或用戶提供知識服務。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包括知識資源收集、知識聚類、知識優化、知識發布、知識獲取、用戶服務反饋等步驟。具體來講,高校圖書館要先對各種知識信息進行聚合分類,針對知識類型設置知識主題,然后根據用戶申請發布知識資源,再由用戶根據自身知識服務體驗對圖書館提供的知識服務做出評價[2]。需要圖書館員注意的是,用戶是知識資源需求主體,圖書館是知識資源提供者,知識服務模式必須以用戶為核心,既要考慮用戶享受知識服務的主觀感受,也要考慮用戶在信息資源環境中的主體地位。
2 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引入信息生態位理論的意義
互聯網時代,用戶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這就對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引入信息生態位這一高效、可靠的服務理論對改變服務現狀是有重要意義的。
2.1 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主要由圖書館知識服務專員完成,他們在線為用戶提供常見的知識問題咨詢解答,同時為用戶提供科技查新、主題類知識資源聚合、圖書目錄索引指導等服務。但是,由于受自身技術、人力資源等方面的限制,高校圖書館在知識服務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問題[3]。一方面,高校圖書館面向用戶提供的知識服務主要利用線上媒體以及博客類工具實現,而用戶數量龐大,提出的問題多種多樣,這就對圖書館員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伴隨多種先進技術及工具應用于圖書檢索領域,高校圖書館知識資源檢索能力得到提升,同時,伴隨著眾多交叉學科及新知識的出現,用戶的知識需求更加復雜。而高校圖書館由于受自身體制限制,在專業交叉學科服務領域還存在不足,且高校圖書館員知識結構單一、新知識更新速度較慢,很難滿足讀者對交叉學科領域知識資源獲取的需求。
2.2 高校圖書館引入信息生態位理論的必要性
高校圖書館作為非營利性服務機構,與具有專業知識需求的用戶存在著密切互動,這些因素均為高校圖書館引入信息生態位理論創造了有利條件[4]。信息生態理論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的知識服務能夠突破不同組織的服務邊界,擴展知識覆蓋范圍,提升服務效率。信息生態位理論的引入,有助于發揮高校圖書館知識資源高效利用的引領作用,可以依托群體智慧完成知識服務專員無法完成的任務,提升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效率。
2.3 高校圖書館引入信息生態位理論的可行性
目前,高校圖書館還沒有建立統一的知識服務標準,而大部分圖書館知識服務專員由于自身水平有限,難以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知識服務。以信息生態位理論為基礎構建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能幫助高校圖書館與社會各個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及服務機構開展有效的互動交流,可以從多個角度汲取群體智慧彌補現有知識服務體系的不足,構建全新的知識服務系統。同時,信息生態位理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需要多種社會協同參與,具有響應速度快、知識覆蓋面廣等優勢,對提高圖書館知識資源組織能力,建立完善的知識服務體系具有積極作用。
3 基于信息生態位視角的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構建方式
根據信息生態位理論構建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需結合當前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現狀,重新定位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地位,并從用戶、信息生態系統、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平臺構建等角度出發構建知識服務框架,劃分出相關的功能模塊,建立高效的運維機制,詳見圖1。
3.1 知識服務模式的參與主體
信息生態位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的構建,首先應該明確這種服務模式下的參與主體,即用戶、知識資源庫、知識服務專員、知識服務平臺等,并要考慮與知識服務模式建設相關的經濟成本、服務流程、反饋系統等要素[5]。用戶是知識資源獲取主體,也是信息生態系統構建的重要參與者,更是高校圖書館的知識服務對象。知識資源庫是聚合圖書館館藏資源與其他知識信息的存儲構件,由其為知識服務提供資源支撐。知識服務專員是知識服務的參與主體,他們根據自身的知識水平結合知識資源庫為用戶提供知識咨詢服務。知識服務平臺是線上智能系統,由用戶利用服務終端向其發出知識服務請求或提出專業知識問題。
3.2 知識服務模式的功能模塊
知識服務平臺是高校圖書館開展知識服務的重要載體,也是知識資源聚合的基礎,圖書館應圍繞用戶需求構建信息生態系統,設計知識資源搜集、知識資源整合、知識資源組織等功能模塊。知識資源搜集是指從各類知識社區及網絡空間搜集知識信息。知識資源整合模塊的功能是借助各類社交媒體實現珍貴知識資源的高效獲取,為高校圖書館節約資金[6]。知識資源組織模塊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選擇適合的社交媒體及知識服務工具將知識資源分享給用戶,聚集群體智慧實現對知識資源的深度加工。
3.3 知識服務模式的運維機制
根據信息生態位理論構建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還需要有高效的運維機制提供支持,需要將管理制度體系、組織架構和運轉流程嵌入運維機制中。信息生態系統需要更多元的參與主體,圖書館可以采用競爭評選的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擴大知識服務專員團隊規模,也可以與第三方支持服務機構合作,共同為用戶提供知識服務。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基本保障,對于知識服務參與者具有管理、引導的作用。信息生態位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的構建不僅需要協同多種參與主體,還需要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維護各個參與者的利益,以便為高校圖書館知識資源的深度利用與開發提供支持。
4 基于信息生態位視角的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構建的重要舉措
4.1 加強信息生態位理念的宣傳推廣力度
在知識服務中引入信息生態位理念并不是要完全替代傳統的知識服務模式,而是要將用戶作為信息生態的主體和重要的知識服務對象,是對已有知識服務模式的補充和完善。高校圖書館應認清信息生態位理念的指導作用,對知識服務進行明確定位,加強信息生態位理念的宣傳推廣力度,吸引更多用戶參與其中,從而更好地輔助知識服務專家解決各類疑難問題。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微信、微博、自媒體社交工具向用戶展示傳統知識服務模式與信息生態位視角下知識服務模式的不同之處,使更多用戶深入理解基于信息生態位理論的知識服務模式,并通過有效參與感受這種新型知識服務模式的特別之處;另一方面,圖書館可以發揮自身的信息傳播優勢,通過開展多種閱讀推廣活動,讓用戶了解信息生態位視角下知識服務的內容、作用與實施流程。
4.2 完善信息生態位知識服務激勵機制
調查表明,用戶接受知識服務的目的是解決知識學習、科學研究方面的問題,而用戶接受知識服務的持續性與圖書館知識資源的價值等因素有關。圖書館要吸引用戶持續參與,就需要通過有效的手段滿足他們的知識需求,提升用戶對知識服務的滿意度。如圖2所示,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要考慮到知識服務的內容對用戶、圖書館員、知識服務志愿者的影響。高校圖書館可以制定有針對性的激勵機制,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
4.3 整合資源擴大知識服務范圍
信息生態位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的構建需要整合技術、資金、人力等資源,進一步擴大知識服務范圍。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出現了較多不同類型的知識服務平臺,圖書館使用知識服務平臺與第三方知識機構合作,不僅可以獲得技術、資金支持,也可以為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構建提供全新思路,彌補當前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方面存在的缺陷。同時,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也可以通過引入線上、線下兼職知識服務館員的方式開發用戶資源,提升知識服務效果。
5 結語
高校圖書館作為重要的知識資源載體,要加強信息生態位理念的宣傳推廣力度,擴大知識服務范圍,完善知識服務激勵機制,為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知識資源,使他們能擁有更好的知識服務體驗。
參考文獻:
[1] 劉惠.面向交互式閱讀療法的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11):35-37.
[2] 胡桂梅.基于媒體融合的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體系構建[J].圖書館學刊,2017(5):70-73.
[3] 陳遠方.智慧圖書館知識服務延伸情境建構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8.
[4] 湯尚.Human Library對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啟示[J].長沙大學學報,2016(4):42-44.
[5] 唐海芳.高校圖書館現代轉型的必要性探究:評《大學圖書館學科知識服務能力理論與實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2):118-120.
[6] 王云鳳.高校圖書館大數據服務體系構建的戰略思考[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7(9):38-40.
(編校:周雪芹)
收稿日期:2019-11-12
作者簡介:王 紅(1971— ),山東體育學院日照校區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