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琳 牟小玲
摘要:以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的構成因素及發展趨勢為切入點,展開了具體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了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方法及其具體應用方式。為在實際開展園林植物景觀評價工作時,能夠注重評價方法的選擇,對園林植物的生長環境進行深入分析,在建立完善的評級制度的基礎上,積極為人們健康生活創建良好環境。
關鍵詞: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方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7-0080-02
1 引言
積極開展園林植物景觀評價工作,是景觀建設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現階段,我國城市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人們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從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的構成因素及發展趨勢入手,緊緊同繞其評價方法展開闡述,針對如何應用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方法的內容進行深入探討。現代城市在提升經濟發展水平的同時,應重視園林植物景觀合理配置,運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評價,為建設生態文明環境奠定基礎。
2 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的構成因素及發展趨勢
2.1 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的構成因素
2.1.1 自然生態
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的構成因素具有多樣性與豐富性。園林植物景觀選擇的植物景觀種類比較廣泛,要充分考慮園林附近的整體環境、園林景觀所表達的深刻含義、園林景觀設計結構等因素,這樣能夠使園林植物景觀充分發揮協調功能,在滿足植物種類多樣的同時,能夠使自然生態環境均衡發展。植物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鄉土草本植物可以促進城市植物景觀的多樣化和多樣性,其不僅具有地域性、適應性和抗逆性的優點[1,2],而且具有迅速有效地提高景觀效果和豐富植物多樣性的作用[3]。
2.1.2 美學藝術
園林植物景觀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表達該地區的文化特色與景觀特色。其中園林植物景觀的觀賞性、設計構圖、植物的色彩搭配以及區域文化特色等都是構成美學藝術的重要因素。同時,不應只注重形式上的“美景”,且要考慮到安全設計、人性設計、情感設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精神追求逐漸提高,人們渴望與空間交流溝通,希望在植物空間中獲得情感體驗,因此設計師應把情感當作是構成植物空間的主要因素,設計滿足人們交流、活動的功能場所,滿足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的需求,創建一種和諧、宜人且安全的植物情感空間。在對園林植物景觀色彩搭配過程中,要注重考慮搭配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植物的葉色與花色的搭配工作要以符合美學基本要求為核心進行展開,結合季節特點對其進行科學裝飾,在注重考慮園林植物景觀整體造型的基礎上,對園林植物景觀進行綜合評價。
2.1.3 文化歷史
園林植物景觀是體現一個地區、一個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代表。因此,在對園林植物景觀進行設計和評價時,要從當地的文化特色、歷史發展事件、以及相關的教育功能出發,進行全方位考慮。現階段,我國各個地區的園林植物景觀在建設過程中,會注重硬質景觀的設置,在整體上要使同林植物景觀充分展現文化內涵,將文化知識與景觀特色進行有效結合,進一步展現其教育功能。
2.2 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的未來發展趨勢
現階段,我國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加快,國家各個地區越來越重視園林建設工作的開展。我國園林植物景觀體系在不斷發展,具有以下幾方面具體發展趨勢。
2.2.1 構建統一性的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
不同地區的園林植物景觀對植物的需求以及評價不同,在未來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要積極構建統一性的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這樣便于后期對其進行比較,能夠有效為各個地區提供園林植物景觀建設的評價依據。
2.2.2 重視應用研究,實現人類、景觀、經濟建設協調發展
未來在開展園林植物景觀評價工作期間,要積極開展評價工作,協調人類、景觀、經濟全面發展,使園林植物景觀建設評價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進一步提升園林植物景觀建設的科學性,促進我國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的全面發展。
2.2.3 構建量化評價因子篩選體系
構建量化評價因子篩選體系,能夠有效改變評價因子的主觀問題。除此之外,還要積極運用計算機評價體系對園林植物景觀建設的數據進行整理,在提升園林植物景觀搭配科學性的同時,在未來使園林植物景觀充分發揮其應用價值。
3 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方法
3.1 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HP)主要就是運用多種因素分級處理來確定因素的權重。其基本思路是,評價者通過每個層次的元素,將復雜的問題分解成相互關聯的層次。通過比較,判斷其相對重要性,構建判斷矩陣,計算各指標對評價目標的相對重要[4]。它具有一定的層次性、系統性以及定性等特點,是一種簡單且靈活的園林景觀評價方法。層次分析法能夠將園林植物景觀的復雜內容進行簡單化處理,其需要的數據信息比較少,被人們廣泛使用。
3.2 美景度評價法
美景度評價法(SEB),是心理物理評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法與園林景觀的景色息息相關。我國有很多專業人士在積極運用SEB方式對園林植物景觀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更加注重對植物景觀樣本的評價,存不斷優化園林植物景觀整體評價體系時,提升其研究結果的準確性與科學性。
3.3 人體生理心理指標測試法
人體生理心理指標測試法是人們最常用的一評價方法。這種方式與其他方式相比較,更加注重人們對園林景觀的心理和身體感受。其中注意力恢復量表、焦慮問卷等方式都是常用的心理測試方式;而人體體溫、心率以及血壓等指標是生理測試重點測試的指標。
4 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方法的應用
(1)結合園林植物景觀生長的實際狀況進行的分析,運用合理的評價方式對其進行評價,能夠使園林管理工作向規化、科學化方向發展,對于今后為人們提升舒適的生活具有一定影響。例如:針對園林面積比較大、或是園林中的植物景觀比較大的狀況,就可以運用BIB- ICJ的方式對植物景觀進行評價;也可以運用SBE對其進行全面評價[5]。而運用SD法與人體生理心理指標測試法,能夠準確地表達出園林景觀對人的影響,在充分考慮人的感受同時,能夠對景觀做出真實評價。
(2)實際上,對園林中的植物景觀進行評價時,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復雜性[2]。現階段對園林植物景觀進行評價時,會對植物景觀進行定性描述:但是卻很少將我國的植物景觀與兩方發達國家的園林植物景觀進行對比分析,這樣評價的結果就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此之外.我國園林植物景觀制度缺乏全面性。在實際開展評價工作時,被試者的主觀性具有領導作用,缺乏一定科學性。基于此,在開展評價工作前期,就要對該地區的園林植物景觀進行深入研究,以植物群落的配置狀況、植物品種的選擇方式等因素為突破點進行重點研究,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園林植物景觀的生態效益,也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在評價過程中,要將理論知識與同林景觀實際管理狀況進行融合,不斷優化評價體系,進一步提升該地區整體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
(3)在應用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方法對其進行評價時,要充分考慮園林植物的服務功能;要將園林植物的布置狀況與歷史文化進行有效結合,不斷豐富植物種類的同時,要使植物景觀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植物群落。如草本植物在景觀中的應用不僅可以發揮其多樣性的優勢,而且可以創造更多的空間和色彩豐富的配置形式。城市中的草本植物種類繁多,且不同城市野生草本的品種也不同,這些土生土長的植物抗逆性極強,生長繁殖快,適應性強,容易順應和借助自然力量形成城市的植被覆蓋區[7]。它還具有應用價值,例如節省綠化成本,防止水土流失,保土養土,改善當地的小氣候,豐富城市生物多樣性和生態恢復[8]。這樣既能提升園林的美觀度,也能體現出植物景觀的協調性與層次性,對于今后展現該地區的園林藝術特點具有重要幫助。
5結語
園林植物景觀是展現一個區域城市文化的重要因素。我國的國情和生態狀況告訴我們,我國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能源、資源與環境因素的制約,這就要求走以養護、低消耗和生態恢復與保護為基礎的道路,持續發展園林景觀綠化是當然選擇。
在對園林植物景觀進行設計、評價時,要綜合考慮與園林植物相關的因素。在滿足各項需求的同時,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積極運用層次分析法、美景度評價法、人體生理心理指標測試法進行客觀評價,在提升同林植物景觀美感度的同時,全面促進城市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周 高,地域鄉土植物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南方農業,2018.12(14):84-85.
[2]陳本菊.草本花卉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J].湖南林業科技,2003.30(4):83-84.
[3]李樹華,建造以鄉土植物為主體的園林綠地[J].中國園林.2005(1):47-50.
[4] 胡競愷,賴巧暉,高陽.基于 AHP 法對廣州市公園濱水植物景觀評價[J].亞熱帶植物科學,2016,45(2):172--176.
[5]張秦英,羅開喜,白云鵬,等.基于SBE法的天津常綠園林植物景觀評價研究[J].北方園藝,2015(23):90-93.
[6]何亞梅.王志泰,安順市鄉土草本植物資源特征及應用評價[J].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19(3):46-55.
[7]牛 萌.王思元,野草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山西農業科學,2009,37(6):62-64.
[8]冷平生,城市植物生態學[M].北京:中國建筑出版社.1995.
收稿日期:2019-10-28
作者簡介:白琳(1992-),女,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從事園林、林學方面研究。
通訊作者:牟小玲(1984-),女,助理講師,研究方向為園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