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黃金



摘要:指出了道路景觀是城市景觀體系中重要的景觀類型之一,園林植物在城市道路景觀配置和設計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徐州市新城區迎賓大道景觀植物配置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結合城市道路植物的養護管理現狀,分析了徐州市迎賓大道植物配置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徐州市;迎賓大道;植物配置現狀;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 17-0121-02
1 引言
城市道路集功能性、景觀性、生態性于一身,能直觀展現城市發展狀態,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道路系統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越發的凸顯,所以城市道路景觀需要得到應有的關注利重視,特別是城市道路景觀植物配置模式研究。本文通過對徐州市迎賓大道植物配置進行調查和分析,結合城市道路植物的養護管理現狀,明確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道路綠化建議,選擇適應性強和觀賞價值高的觀賞植物,為徐州市乃至周邊地區的園林景觀發展提供一定參考[1]。
2調查內容與方法
本文以徐州市迎賓大道及周邊的公園、植物園和花圃等地種植的觀賞草作為主要的調查內容。筆者通過多種渠道捜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和文獻,
對徐州市迎賓大道周邊的植物進行了實地調查和研究,深入了解觀賞草的種類、景觀特點和生長情況等,發掘徐州市迎賓大道植物配置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議。
3調查結果與分析
3. 1喬木種植現狀
徐州市迎賓大道周邊種植的主要喬木樹種有白蠟、樸樹、柿樹、石榴、皂莢、碧桃、桂花、櫻花、銀杏、柞木、烏柏、黑松、榔榆、榆樹、泡桐、紅楓、白玉蘭、元寶楓、龍爪槐、金枝柳、懸鈴木、紫葉李、鉛筆柏、雞爪械、榆葉梅、山茱萸、白皮松、大葉女貞、北美海棠、叢生蒙古櫟、西府海棠(表1)。
3.2 灌木種植現狀
主要灌木樹種有海桐、衛矛、棣棠、紫薇、木槿、紫荊、連翹、金絲桃、扶芳藤、金葉女貞、金邊黃楊、大葉黃楊、瓜子黃楊、紅葉石楠、貼梗海棠、紫葉小檗(表2)。
3.3植物配置現狀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主要包括中心島綠化帶植物配置、分車帶植物配置、行道樹綠化帶植物配置、道路綠帶植物配置和人行道綠化帶植物配置,這些植物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
3.3.1中心島綠化帶植物配置
迎賓大道中心島的車流量比較大,種植的植物應該具有比較強的滯塵能力。從配置的情況來看,迎賓大道中心島的植物配置以1株叢生五角楓作為主體,周邊種植了圓柏球,綠帶則由常綠的大葉黃楊和鋪地柏組成[2]。
3.3.2 分車帶植物配置
迎賓大道分車帶植物配置來看,迎賓大道的分車帶兩端配置了大湖石,種植了黑松、低矮灌木,還鋪設了草坪,這樣的配置形成了豐富的自然群落景觀,太湖石周邊配上由龍柏、瓜子黃楊等形成的帶狀景觀。分車帶的中間一段則鋪滿了草坪。然而由于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僅僅是劃分了種植區域,很多植物還未及時栽種,并且分乍帶種植的植物以木本植物居多,色彩單調,景觀也不夠豐富。
3.3.3 行道樹綠化帶植物配置
迎賓大道的主道行道樹是銀杏,樹下栽植了灌木叢,周邊也栽植了抗污染能夠較強的植物,形成多層次的群落結構
3.3.4 道路綠帶植物配置
迎賓大道的道路綠帶主要種植了高大的喬,搭配花灌木,在喬木下面種植灌木球,近人行道的那側以瓜子黃楊、金邊黃楊等形成綠化帶,中間種植棣棠和連翹等,不同的綠色之間用黃色的小花骨朵進行點綴,別有一番韻味。后面是以北美圓柏作為背景,下面用草坪鋪滿。由于地域有寬有窄,種植方式主要是自然式種植,能與地形緊密結合,一些山石點綴其中[3],再配上灌木球,景觀效果更佳。
3.3.5 人行道綠化帶植物配置
迎賓大道的人行道綠化帶的中層及高層以高大櫻花和國槐交替種植,下層以瓜子黃楊球和大葉黃楊球等灌木球分段種植,在周邊種植麥冬草,產生鑲邊的效果,道路綠化整齊統一卻又顯得非常的生命力和活力。種植的樹種以常綠灌木居多,在色彩上顯得比較單調,一眼望去全都是綠色。
3.4道路植物的養護管理現狀
從圖1所示的栽植養護現狀來看,從整體的角度而言,筆者進行實地調查的這些道路中的各種植物生長情況都比較差,特別是行道樹下面種植的灌木,死亡率偏高,這對道路的整體景觀效果造成了極其不良的影響,而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導致這些植物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在種植過程中對植物的損害和養護管理不到位等。
4總結
從調査和分析的結果來看,徐州市迎賓大道植物配置的總體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同時也不能否認其中也確實存在一定的不足,這些不足主要表現為植物配置重復化嚴重、樹種使用不合理、城市特色不突出和管理不到位等。
4. 1存在的問題
4. 1. 1 植物配置重復化嚴重
從迎賓大道整體的植物搭配來看,不否認有些局部的景觀效果確實比較好,但是在整體中毫無規律地出現相同的景觀搭配則難免顯得單調,植物配置重復化嚴重,不具備靈活的多變性,使人們容易產生審美疲勞,致使整體景觀對人無法產生較大的吸引力。
4.1.2 樹種使用不合理
從樹種的使用情況來看,因為過度地注重景觀效果,迎賓大道在進行植物配置的時候并未考慮和根據多方面的環境因素來選擇具有較強適應性和各種抗性、能夠形成穩定群落結構的鄉土樹種,用的更多的還是外來樹種,外來樹種多數都是無法適應本地氣候條件的,從而導致后期的景觀效果比較差。此外,樹種還是以常綠樹種居多,觀花觀葉的樹種非常少,常綠樹種的種植既不能夠增強道路植物物種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且死亡率比較高,樹種使用不合理,使得成本明顯增加。
4.1.3 城市特色不突出
最初,為了達到道路綠化的效果,迎賓大道種植了一些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這一效果的樹種,缺少具有四個季節季相的景觀變化,一眼望過去只看到一大片的綠色。特別是在北方的冬天,由于氣溫比較低,能夠存活的樹種多數都是針葉樹種,闊葉樹種比較少。我國園林樹木種類繁多,不同的樹種具有不同的特性,然而,卻沒有充分利用植物自身具有的自然美來進行植物造景,通過多種樹種的合理搭配,展現城市特色。沒有實現從單純的“綠化”到更加豐富的城市景觀的重大轉變,與現代化園林城市的建設要求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4.1.4 管理不到位
在搬運的過程中,因為負責搬運苗木的人員未嚴格依照公司要求進行作業,致使植株體受到損傷。在栽植的過程中,樹池挖得也不夠深,沒有用土完全遮蓋植株的根系,致使植株的整體死亡率比較高,對道路景觀產生嚴重的影響。在完成栽植以后,也沒有及時地進行養護管理,養護管理是園林綠化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管理不到位,沒有做好養護管理工作,那栽植也將變得毫無意義[4]。
4.2 建議
針對于上述幾個主要問題,筆者經過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幾個較為合理可行的道路綠化建議,如植物配置多樣化、合理使用樹種、進一步豐富景觀層次和提高養護管理標準等。
4.2.1 植物配置多樣化
針對植物配置重復化嚴重的問題,在最開始的設計工作中,需要以整體的規劃作為出發點,設計出富于多變的景觀。盡管植物配置方法的種類不是很多,但是通過不同的植物是可以彌補這個不足之處。設計人員需要根據本地的地域條件,設計出與本地域相符的景觀搭配。在施工的過程中,園林公司應實地接觸工程,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來及時地對設計方面進行合理的調整,進而實現最佳的景觀效果。與此同時,還要對園林公司進行嚴格的監督,以確保其能夠按照設計圖進行施工。
4.2.2 合理使用樹種
外來樹種多數都是無法適應本地氣候條件的,從而導致后期的景觀效果比較差。相比之下鄉土樹種則具有較強的適應件和各種抗性,能夠形成穩定群落結構。選擇種植鄉土樹種既顯現出地方特色.時也能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因而被廣泛運用于植物造景中。針對徐州迎賓大道植物配置中存在的樹種使用不合理的問題,應在運用大量鄉土樹種的前提下,選擇一些各方面狀況都比較好的外來樹種,將兩類樹種進行合理的搭配,充分發揮這些樹種的美化作用和生態價值,產生更好的景觀效果,同時還能進一步豐富徐州市的植物資源。
4.2.3 進一步豐富景觀層次
針對城市特色不突出、景觀層次不豐富的問題,可以參考比較常用的“5層綠化”方法。表3所示為植物分層配置表,如表3所示,第1層以高為8~16 m、冠幅為5~10 m、干徑到30~40 m的高大喬木造景;第2層以髙為4~5 m的大灌木或小喬木造景;第3層以高度為2~3 m的灌木造景;第4層種種植較高的草本花卉和小型灌木;第5層則種植地被物和草坪等,運用這樣的方法,能夠進一步豐富景觀層次,促使道路環境更富有生機[5]。
4.2.4提高養護管理標準
針對于徐州迎賓大道植物配置存在的管理不到位的問題,有關管理部門需要提高養護管理標準,嚴格按照制度進一步加強管理。從實際情況來看,技術員在施工過程需要積極地做好監督工作,對施工人員進行正確的指導。從公司的角度而言,公司需要建立規范化的植物養護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制度執行,實現城市道路景觀養護工作的規劃化和制度化,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參考文獻:
[1]魏保枝.城市道路綠化植物配置及養護[J]江西農業,2018(10):82~83.
[2]葉婷.張申豪.市政道路綠化中的植物配置[J].現代園藝,2018(6):162.
[3]胡方瑤,金 鳳.濱海鹽堿地區城市道路綠化植物配置設計——以啟東長江口支新村沙道路為例[J].園林,2018(6):60-63.
[4]胡燕玲.鄉鎮道路録化植物配置分析[J].現代園藝,2018(8):135?136.
[5]張佳琪.灃西新城白馬河路城市道路林帶景觀設計[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犬學,2018.
收稿日期:2019-10-28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編號:2O17SJB1O37)
作者簡介:楊沛(1976 —),男,副教授,主要從事于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