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李 羅悅 劉繡 沈華恒



摘要:通過對荊坪古村庭院農作物景觀的現狀進行分析,統計了出荊坪古村庭院中的帯用農作物,并對其進行了分類。分析了農作物的實用性、美學特征,總結出了農作物在庭院景觀中的設計原則、設計要點及在庭院景觀中的運用形式。同時基于以上的調查、分析、總結,對農作物在荊坪古村庭院景觀改造設計中提出了設計方法和相關改造舉措,以期打造美觀具有鄉村地域內涵的鄉村庭院景觀。
關鍵詞:鄉村景觀;農作物造景;古村落庭院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 17-0124-03
1農作物在庭院景觀中的理論與方法
1.1農作物在庭院景觀中的設計原則
(1)實用性原則。農作物的實用之處是可食用,不同的生態習性選擇不同的種植方式能保證其生長良好,尤其是農作物的混種。
(2)美觀性原則。美觀性就是農作物形成的觀賞性,根據不同作物的景觀特性,將其與觀賞植物結合進行造景,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根據四季變化,呈現不同的景觀效果,特別是蔬菜,在夏秋季的變化非常明顯,使得景觀充滿活力。
(3)互動性原則。庭院農作物的栽植不僅是一方菜地,還是一角花園,可以延長人在室外活動的時間,促進人與自然親近。
(4)生態性原則。農作物產品要綠色安全無公害。農作物景觀也需要處于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狀態,才能永久利用[1]。
1.2農作物在庭院景觀中的設計要點
(1)植物分區合理。從功能與造景角度分析農作物的功能分區,以方便種植、采摘為主,設置合理的種植間距;造景以豐富空間層次為主,盡量形成一個開敞的空間。
(2)突出農作物特色。根據農作物的生長形態、色彩、氣味的特點,在配置中將其布置在不同位置。
(3)體現四季變化。農作物的生長變化使得四季分明體現時間的變遷[2]。選擇應季作物播種培育,及時更換輪作。
1.3 農作物在庭院景觀中的運用形式
(1)花境式。花境式是將農作物以帶狀形式栽植,介于規則式與自然式之間的一種模式,適合于較大面積的綠地或者長條形的綠地[4]。花境式的農作物搭配形式多樣,可以像園林植物那樣,從地被到低中層進行搭配。
(2)臺地式。臺地式是指將農作物種植于順應地勢平整的土臺上。對于無法提供大塊平地的庭院,土臺對原場地影響較小,并且能充分利用垂直方向的空間來豐富景觀層次。
(3)廊架式。廊架式是將攀援式農作物種植在棚架下或棚架周圍使其攀援生長的一種形式。棚架往往以支架或頂棚形式處于庭院中心處或靠墻的一面。這類景觀往往能達到夏季遮陰,冬季透陽的效果。
(4)盆栽式。盆栽式是將農作物種植于花盆、種植箱等容器內的一種形式,可土培也可水培。造景形式多樣,占地面積和體積可大可小,且容器本身可以單獨、組合擺放,可以放在地上、窗臺上等,利用垂直空間。
2 荊坪古村庭院調查現狀與分析
2.1庭院硬質鋪裝面積占比大
在走訪的院落中,地面的鋪裝幾乎都是硬質的磚石或水泥地(圖1、圖2),水泥磚石大面積地使用不利于良好小氣候的營造。同時大片的硬質鋪磚使得庭院單調乏味,缺乏美感。
2.2植物搭配雜亂,沒有科學管理部分庭院開辟出有生產用地,種植農作物,但其農作物種植散亂,生長自由,不僅沒有景觀性可言,反而還顯得雜亂。
2.3景觀效果不佳有些庭院存在農作物搭配,但是不夠明顯,生產性與觀賞性沒有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在垂直綠化這方面,大部分也是簡單的一個棚架,豎立在庭院中間或者綠地中,沒有考慮景觀的整體性。
2.4 荊坪古村庭院中的主要農作物及景觀特性
主要將荊坪古村的農作物湘西庭院中的農作物進行分類(表1),既按農作物的地表常見生長形態分類。按地表生長形態可分為匍匐類、直立類、爬藤類,直立類有“有明顯主干、分支”和“無明顯主干、分支”。大部分的庭院農作物為草本,而木本的果樹在庭院中雖然基數小但是體積大且普遍存在大多數庭院中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類,故單獨進行總結。
3 荊坪古村庭院農作物景觀改造設計方法
3. 1空間布局
(1)自然式。自然式能給人飽滿、渾然天成的感覺。因其層次豐富,空間利用率高,較適合布置在小庭院當中。低層搭配相對葉片小而多的作物能填補空間、遮蓋黃土。具有葉小而密這一特征的作物相對比較矮小,只能生長在底層,例如菠菜、香菜、韭菜、莧菜、空心菜等。所以上層宜種植葉片、枝條稀疏、冠幅不大的落葉植物或松柏;亦或在其旁邊背陽側搭垂直支架種植攀爬的植物如豇豆、四季豆、苦瓜、葫蘆等。
(2)規則式。規則式的庭院農作物空間層次比較簡單,給人整潔有序甚至是莊嚴的感覺。規則式多采用一種或幾種植物整齊的組合排列形成平面圖案、紋路,搭配一些相對整齊集中的廊架。規則式庭院種植農作物底層最好選外形比較好控制的作物,如白菜、生菜這類葉片比較集中的蔬菜。匍匐類的植物宜種植在庭院內部外圍種植其他植物并控制其生長范圍。鑲邊植物宜選用直立無明顯主干、較矮、長勢比較集中的植物,如小蔥、大蒜、香菜、白菜。高層的支架和廊架宜安置在邊緣或中間位置,保證規則式構圖的平衡。一個庭院中的作物品種相對較多時,果樹不宜作為主景種植。
大部分荊坪古村的庭院面積較小會更適合自然式種植和用容器種植,且自然式與荊坪古村的文化氣質更加符合。荊坪古村一些比較重要的節點如三疊月塘、節孝坊、潘氏祠堂,這種高度凝結古村集體精神記憶的地方周邊庭院適合布置規則式的庭院,讓人產生肅然起敬的神圣感。
3.2 色彩搭配
庭院顏色也是庭院景觀中的重要元素,能起到重要的調節氛圍的作用[5]。農作物的顏色主要在葉片、花朵和果實上,葉片的顏色有紫紅、青、綠、深綠、淺綠和老化時期的黃色。花朵大致是淺粉色、白色、紅色、淺紫、黃色。春夏有紫紅、青綠.春、夏、秋三季都有結果的植物開花。
果樹、花椒、葡萄這些植物一年中除了萌蘗和落葉時顏色變化不大,開花、掛果時皆可單獨成景,一般在景觀中都十分和諧,也不會與其他植物顏色有沖突之處。此處主要探討低、中層植物色彩的搭配[6]。
自然式庭院的色彩以綠色為主色調、彩葉蔬菜點綴較合適。彩色蔬菜的位置宜前不宜后,宜側不宜中,放在中間時也只能少量。鮮艷的顏色放置在前最能產生景觀層次感,中間、邊緣放少量彩葉蔬菜能避免單調產生視覺疲勞。春天和初夏時是庭院顏色最豐富的時候,薔薇科、直立型豆科植物、油菜花等的白色、淺粉、淡藍、淡紫、黃色大大小小的花順次盛開。夏、秋季辣椒、茄子的等茄科植物和黃秋葵、玉米等植物開花結果。茄科植物的花(茄子花白中帶紫)盛夏開放花白且小,如星點般落在葉間。辣椒果實顏色豐富而鮮艷,茄子紫色油亮。爬藤豆科開白、紫花,花朵近一指節大小;葫蘆科植物開白、黃花能有手掌大小。秋季很多農作物的綠色開始褪去,黃色的比重加大,庭院中植物的顏色層次更加豐富鮮明。
除了同科的農作物,大部分農作物的開花時間少有重疊的時候,故很少有各色顏色絢麗的花朵同時開放產生讓人眼花繚亂的景象。需要注意的是開小花的植物種植不要過于分散,且本身小花花色都比較淺,更沒有大花序,小花分散容易產生離散和破碎感。小面積的集中比大面積分散,視覺上更顯飽滿和整體。同時段不同顏色的花盡可能避免配置在一起,以防無序對比的產生。
規則式的庭院在彩葉蔬菜生長的時期可以將不同色系的蔬菜間隔種植,或相近顏色進行排列產生漸變的圖塊和紋樣。因為彩色蔬菜的比例可以隨意調節,規則式的庭院色調可以鮮艷可淡雅,既能活力奔放、也能恬靜雅致。但是彩葉蔬菜生長的時間有限,鮮艷的色彩不能一直維持。
3.3豐富種類
三疊月塘荷花也是荊坪古村的一大特點,荊坪古村有條件、有能力種植荷花,所以在庭院中種植蓮藕、茭白等水生蔬菜可行性非常高。大庭院可以挖水塘種植、小庭院則可以用水缸種植。
3.4可持續利用
農作物采收過后除了食用的部分,剩余的枝、葉可用于飼養動物、發酵堆肥;玉米的葉、桿可曬干冬天覆蓋地表保溫,保護幼苗過冬,還能做工藝品、小品裝點庭院,如果未來條件允許,還可回收制作燃料。
4結語
農作物運用到庭院景觀設計中,不僅僅是將農作物請進家門,還能將生活與景觀緊密相連,打造參與性更強的庭院景觀。在農作物景觀營造過程中,人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勞作,將古人的農耕智慧傳承給子孫后代;并且積極響應“美麗鄉村”的建設,使庭院農作物景觀成為湘西古村落的一道風景線。
參考文獻:
[1]馮 勇.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與可持續發展[J].農技服務,2017,34(7):162.
[2 ]汪柳麗.農田條狀取土引發的水土災害及防治修復措施[J].南方農機,2017,48(24):175.
[3]段玲玲.農園景觀在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院,2013:49.
[4]馬 喆,米冬云.觀賞藥用植物在北方園林中的應用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 11):93-98.
[5]宋婷玉,劉朋朋.淺談私家庭院景觀設計特點[J].房地產導刊,2014(15):74.
[6]楊小燕,慧麗. 彩葉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5(16):119.
收稿日期;2019-10-08
基金項目:懷化學院生態景觀規劃設計重點實驗室和武陵山片區園林資源研究中心委托項目;懷化學院開放實驗室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室(編號:3571/0013)
作者簡介:向李(1998-).女,懷化學院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院學生。
通訊作者:沈華恒 (1990 — ),男.講師,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