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丹丹

【摘要】目的 分析對自閉癥兒童采用結構化教育進行康復訓練的臨床作用。方法 從選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56例自閉癥兒童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每組各28例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28例自閉癥兒童在康復訓練中未進行結構化教育,觀察組28例自閉癥兒童在康復訓練中進行結構化教育,比較56例自閉癥兒童在分別進行康復訓練后,其自閉癥各項指標情況。結果 56例自閉癥兒童分別進行康復訓練后,觀察組28例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能力、交往能力、自理能力、運動能力以及感覺能力等自閉癥各項指標均明顯比對照組28例自閉癥兒童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自閉癥兒童采用結構化教育進行康復訓練,可以顯著改善患兒的自閉癥情況,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關鍵詞】自閉癥兒童;結構化教育;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B8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8..01
為了進一步分析對自閉癥兒童采用結構化教育進行康復訓練的臨床作用,從選取我院所收治的56例自閉癥兒童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選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56例自閉癥兒童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56例自閉癥兒童經各項專業檢查后均確診為自閉癥,家屬知曉研究內容并均已簽署同意書。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28例和對照組28例,其中觀察組28例自閉癥兒童中,男15例,女13例;28例患兒的年齡3~8歲,平均(4.21±1.38)歲。對照組28例自閉癥兒童中,男13例,女15例;28例自閉癥兒童的年齡4~7歲,平均(4.51±3.21)歲。兩組56例自閉癥兒童其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28例自閉癥兒童在康復訓練中未進行結構化教育。
觀察組28例自閉癥兒童在康復訓練中進行結構化教育,教育內容包括:①安排環境:可以通過按不同功能劃分教學環境的方式幫助兒童對特定環境的行為要求進行了解和掌握[1];②設定程序時間表:可以通過文字、照片、圖片等方式將作息時間表編制出來,使兒童逐漸了解某一時間段內需要進行的行為活動;③制定個體工作體系:為兒童設計一個能夠使其有次序并獨立完成工作的系統,讓兒童了解工作量、工作類型以及完成工作都需要作出哪些行為等;④視覺安排:讓兒童通過視覺清晰、視覺組織以及視覺步驟三部分來明確需做工作的方式及內容[2]。
1.3 觀察指標
比較56例自閉癥兒童在分別進行康復訓練后,其自閉癥各項指標情況。其中自閉癥各項指標采用ABC量表進行測評,包括語言能力、交往能力、自理能力、運動能力以及感覺能力等,分數越高則代表自閉情況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均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檢測,56例自閉癥兒童的自閉癥各項指標情況行t檢測。P<0.05,表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自閉癥兒童臨床效果比較
56例自閉癥兒童分別進行康復訓練后,觀察組28例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能力、交往能力、自理能力、運動能力以及感覺能力等自閉癥各項指標均明顯比對照組28例自閉癥兒童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
3 討 論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來看,56例自閉癥兒童分別進行康復訓練后,觀察組28例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能力、交往能力、自理能力、運動能力以及感覺能力等自閉癥各項指標均明顯比對照組28例自閉癥兒童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自閉癥兒童采用結構化教育進行康復訓練,可以顯著改善患兒的自閉癥情況,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 斌,戚艷杰,張之霞,等.結構化教育在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中的應用療效[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8,45(6):1060-1063.
[2] 高會軍,曹清花.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中應用結構化教育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20):26-27.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