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提琴的特色就在于其渾厚深沉的音色,其音色在演奏的過程中對于音樂意境的構建、情緒渲染及形象塑造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大提琴音色的構成切入,分析了大提琴演奏音色的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對其表現技巧進行探討,希望可以為廣大大提琴演奏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提高大提琴演奏效果。
【關鍵詞】音色;大提琴演奏;表現技巧
【中圖分類號】J62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作為音樂構成的主要元素,音色對于樂器演奏的效果有著顯著的影響,不同樂器的音色存在明顯差別。大提琴屬于弓弦類樂器,其音域偏低,音色渾厚而又純凈,在演奏的過程中,想要將其音色的魅力充分表現出來,演奏者必須掌握嫻熟的技巧,對弓與弦的接觸點及弓速進行有效的控制,以此獲得穩定且優美的音色。
一、大提琴演奏中的音色概述
不同種類樂器的音色存在差異且各有特色,這種差異是因泛音的不同造就的,多種泛音組合形成的頻率構成了豐富多彩的音色。音色主要由波形、共振峰及聲波起振三項要素構成,樂器演奏就是此三者相互遞進和疊加關系的總和。在聲音形成的過程中,首先由振動形成聲波,振動包含起振、內部變化及衰減三個環節,不同時間段形成的聲波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因而形成了各有特色的音色。
(一)大提琴音色在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對于樂器演奏者而言,樂器是其抒發內心情感的重要工具,就像筆之于作家。大提琴是一種比較廣為人知的弦樂器,其音色莊重渾厚,在樂曲演奏中通常負責旋律性較強的部分及和聲和低音部分,這使得其能夠表達出各式各樣的情感。想要將一首曲子的情感充分表達出來,需要使用到不同節奏的低音或是高音,因此,正確發出音色就成了大提琴演奏的關鍵點。只有準確把握音色,才能將大提琴這種樂器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構造出具有詩意的情境。
一個大提琴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很大程度上要看其音色的表現效果,不僅要美妙動聽,而且要蘊含真摯的情感。音色本質上代表的是聲音的感覺特性,這是一種很難用語言準確描述的概念。發聲體內部構造、體積大小、材質構成等因素的差異均會使其發出不同的音色。以人類個體為例,不同人的嗓音特色也不同,表現出甜美、溫潤、細膩、低沉等多種不同的質感,此處所說的嗓音泛指的就是音色。人類發明出各式各樣的樂器,其音色也千差萬別。在樂曲演奏的過程中,不同樂器的音色特質使其具備了不同的情感表達擅長領域,因此,正確嫻熟地掌握音色對演奏者來講至關重要。
根據上文中關于音色構成的內容可知,不同樂器音色的差異性主要取決于泛音的不同。所有樂器發出的聲音中,均包含基音和泛音。不同泛音的頻率存在差異,這使得其發出的音色也有所區別。拋開樂器本身的影響,大提琴演奏者對音色的聽辨能力很大程度上可以衡量出其演奏水平的高低。因此,大提琴演奏者在演奏前,要對所演奏曲目的基調具備一個整體的認知,準確把握曲目各個部分音色的高低,如此才能完美地完成演奏。
(二)大提琴音色的影響因素分析
在大提琴演奏的過程中,其音色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可以大致概括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客觀因素主要是大提琴的制作工藝和材料應用。大提琴所使用材料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其演奏效果,若是質量很差,即使使用最優良的制造工藝,演奏者的技巧再好都無法獲得良好的演奏效果。因此,在選材上必須做到慎重,具體可以從品種、密度及干燥程度三個角度入手對材料進行篩選。理想情況下,大提琴的面板應該選用優質的魚鱗云杉,背板選用彈性良好的楓木。為了確保其干燥性,需要通過十幾年的自然干燥劑。由此可見,大提琴不同部位對材料的要求也不同,其中對音色影響最顯著的一個部位有拉弦板、琴枕等,這些部位的材料選用影響著琴的振動效果。一個大提琴發出的音色是衡量其制作是否精良的重要指標,一副好琴能夠為演奏者的演奏效果增色不少。在當今世界上,意大利制作的大提琴在穿透力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而瓜氏琴的音色則更具顆粒感。
在主觀因素方面,演奏者所使用演奏方法的差異性也是造成音色不同的主要原因,在琴差別不大的情況下,演奏者演奏技巧的高低及情感表達能力的強弱也決定了音色。例如,不同演奏者的握弓姿勢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不同的姿勢下演奏者的發力情況也不同。除此之外,按弦方式、弓速等方面的差異也會造成音色的不同。
二、大提琴演奏中音色的表現技巧研究
(一)大提琴演奏的發音技巧
在大提琴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需要雙手相互配合,共同運作。一般情況下是由右手運弓,但也不排除手法不同的情況,而這必然會使大提琴發出的音色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為了獲得更加清晰、準確的音色,演奏者在運弓時應盡可能保障弓和琴弦處于垂直狀態,這樣可以使琴弦產生規律的振動。而且在此過程中,演奏者的身體必須處于放松的狀態下,確保自身肢體的協調性,達到人與琴高度融合的狀態。
同時,弓點位置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音色。一般來講,運弓點越靠下,大提琴所發出的音色也就越渾厚低沉,隨著運弓點的增高,其音色將變得越來越黯淡。這就需要演奏者對自己演奏曲目的整體音調具備一個清晰的把握,深入分析其所要表達的情感,在此基礎上選擇不同的運弓方式,如此才能獲得令自己和觀眾滿意的音色。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經過長期不輟的刻苦練習,進行高強度的拉弓訓練,才能準確掌握所有音節的力度,并對各個音色具備一個清晰的感知。
此外,大提琴演奏中的左手按弦、換把及揉弦技巧也十分重要。演奏者使用手指肚進行按弦,手指與琴弦的接觸面積、所用力度的大小均會對音色的發出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揉弦方面,具體可以分為快、中、慢三種手法,需要演奏者根據曲目的情感表達選擇最恰當的方法。為了嫻熟地掌握揉弦技巧,在平時的訓練中演奏者要注重自己手臂、手腕及手指之間相互配合協調度的提升。
還有大提琴演奏者雙手之間的配合對于音色的發出也具有顯著影響,雙手的協調性越好演奏的整體效果也就越好。在演奏開始前,演奏者要放松身心,醞釀感情,保持注意力集中,使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在演奏時,演奏者要力求進入物我兩忘的狀態,使自己融入到樂曲中,成為樂曲的一部分,使自己的情感和樂曲情感達成契合,并通過大提琴將其表現出來。
(二)大提琴音色的控制方法
選擇合適的弓法。弓法就是大提琴拉奏的方式。首先,分弓時要盡可能保持上、下弓的平衡,弓子要和琴弦緊密貼合在一起;其次,連弓是指一個弓出現兩個以上的音,連弓要做到連續不停頓。此外,還有頓弓同樣是一弓多音,但相比連弓更加難以掌握,需要演奏者靈活地使用拇指和食指進行配合,由慢轉快;最后是跳弓,即上下或是左右方向進行弓和弦的分離,但要注意接觸點必須固定,且左右和高度要做到完美配合。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提琴演奏的過程中,為了獲得良好的音色,演奏者必須要對音色的影響因素進行充分的把握,在此基礎上合理采用發音技巧和控制技巧,才能使大提琴發出的音色與其所要表達的情感形成完美的契合,為觀眾呈現更加完美的演出效果。
參考文獻
[1]秦玲.現代大提琴演奏音色與發音技巧研究[J].藝術評鑒,2016(5):96-97,110.
[2]伊冉.分析音色在大提琴演奏中的意義及表現技巧[J/OL].黃河之聲,2019(14):61.
[3]施嵐.大提琴演奏中音色問題的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4.
[4]徐嘉瞳.淺談大提琴的演奏技巧與運用[J].戲劇之家,2014(7):137.
[5]原野. 音色在大提琴演奏中的意義及表現技巧[J]. 北方音樂,2016,36(5):61.
作者簡介:陳思思(1986—),女,漢族,江西高安人,三級演奏員,本科學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