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濤



【摘要】車爾尼鋼琴練習曲是鋼琴學習中由低級到高級的一套非常系統的教材,在訓練各種鋼琴技術能力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樣也是目前國內各大藝術類院校主要使用的經典教材之一。本文主要針對同音換指這一技術課題在初中高級不同程度中的貫穿進行歸納分析,從中總結出如何舉一反三的進行學習鋼琴技術課題,從而掌握訓練鋼琴技術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練習曲;同音換指;技術特點;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J62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卡爾·車爾尼,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是奧地利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家。車爾尼一生創作了大量的練習曲,不同程度類型帶有編號的有78本之多。這些練習曲中流傳最廣的有599實用初級練習100首、139簡易練習100首、849流暢練習曲30首、718左手練習曲24首、299的快速練習曲40首、740手指靈巧的技術練習曲50首、821八小節的練習曲160首。他創作的鋼琴練習曲是鋼琴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在這里主要根據599、849、299、740這幾本常用教材中的同音換指技術課題進行舉例說明。
同音換指分為兩種:一種是同音無聲換指,如下面這首為了使低音連貫,4指彈完快速由3指接過,在這中間不再發出聲音,這種叫同音無聲換指。
第二種同音換指是由不同的手指分別在同一個鍵上依次彈奏,這種也稱輪指。如圖。
由于鋼琴發聲原理的特點,彈完之后聲音不能持續延長,只會越來越弱直至消失,所以為了使某一音高得到持續延長,則采用不停使之發聲的辦法來進行延長,為了減輕一個手指連續彈奏疲勞以及使音樂更加流動,所以采用不同手指交替彈奏來解決,這種技術方法稱為輪指。輪指這個詞實際來源于彈撥樂器的一種演奏技巧,如琵琶、古典吉他。
這一技術課題分別在車爾尼599初級練習曲的第68課,849流暢練習曲第12課、第26課,299快速練習曲第22課,740手指技術練習曲第7課,由低級到高級都出現了這一技術課題,所以,我們在學習這些練習曲時就要有聯系的學習,歸納技術要點來學會舉一反三。
如下圖599No68在學習這首練習曲時需要掌握輪指的具體技術方法,對于這一課的技術點在李弦老師的《車爾尼練習曲指導》一書曾說道:“手指一個一個擊鍵后應立刻離開,使琴鍵恢復原狀。擊鍵后還應該注意迅速把手指的力量去掉,而這個鍵的復原是被按著的手指上舉。手指要用靠近的,便迅速交替自然合理地彈奏。”凌遠老師在講解這首練習曲技術特點也曾說道:“彈奏這首作品需要注意手指的第一關節敏捷的指觸,這時候有兩種奏法:一種是讓開彈完馬上起來,讓給下一個手指,第二種是往里勾,我傾向于讓過去這樣更輕快而不容易出重音。”常樺老師在講解這首練習曲時說:“當四指彈的時候三指做準備,當三指彈的時候二指準備,二指彈時一指準備,不彈的時候手指不能松懈在琴上,不能榻。另一點在彈奏輪指時手腕要幫上忙,手腕要有一點點方向,從左到右。”這是以上各位老師提出練習輪指的技術的具體方法,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可以采用不同的技術手段進行嘗試,目的是使聲音盡可能均勻,流動、不死板,方法可以不同。
如下圖849No12這首練習曲與599No68采用的同樣的技術技巧,有所改變的是由4321的輪指順序改為了321的輪指順序,另外,在輪指的基礎上加入了旋律線條,這就要在聲音均勻流動的基礎上做到把旋律音勾出來,以及整個大句子的走向。
如下圖299No22練習曲,這首作品不僅在篇幅上比前兩首有所增加,而且還增加了左手輪指的練習以及雙手同時進行的練習,在難度上與左右手協調上都更加困難。
下圖740No7練習曲,這首作品相對于之前技術輪指的基礎上加入了八度音程技術,這里需要很好地移動重心來彈奏。這四首由初級到高級的作品技術類型基本相同,只是根據程度的提高,在篇幅上、變化上以及速度上音樂上要求更高使之更加豐富,在核心技術技巧上都是相同的,那么我們在對于這一課題手指技術能力的訓練是就可以相互聯系,舉一反三,像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我們在學習時只要用心觀察都不難發現。
鋼琴作品浩如煙海,如果每首都重新學習,窮其一生可能也學不完,但是鋼琴的技術技巧以及風格類型是有限的,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歸納總結。就像我們從學習的角度要學習各種練習曲類型的,以積累手指技術能力,學習復調類型作品訓練多聲部思維以及控制協調能力,學習奏鳴曲了解音樂結構等。那么從音型角度有單音技術如音階、琶音,雙音技術如三度、六度、八度,和弦技術,從奏法角度有連奏、非連奏等,從手的結構分有手指技術、手腕技術、手臂技術等。總之,學習要學會舉一反三,要學會歸納總結,這樣久而久之我們將會對這一學科形成一定認識,也就學會了如何學習。
參考文獻
[1]車爾尼練習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車爾尼練習曲指導[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